分享更多
字体:

外资乐不可支中资若无其事 开放交强险谁掰过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2 11:5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历经5年多运筹,中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下称“交强险”)终向外资敞开大门。2月14日,中美双方发布《关于加强中美经济关系的联合情况说明》,其中指出:目前中方已决定对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在完成修改相关法规等程序后,将正式颁布实施。

  “真的很高兴。”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驻中国总代表处总代表余晨辉表示,“对于整个中国保险业是大利好,这次开放将会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业内人士表示,外资保险公司将通过交强险全面介入车险业务,未来保险行业的份额之争将变得更为激烈。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也意味着有了更多的选择,理赔速度加快、保险费率降低,因为外资保险公司的加入,消费者有望得到更优良的服务。中资财险公司的独门“领地”

  2007年始推的交强险,五年来一直是中资财险公司独门“领地”。

  目前,没有交强险经营资格的外资保险公司一般通过与中资保险公司合作的方式开展车险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资财险公司的发展壮大。据统计,目前外资财险公司的中国车险市场份额占比还不到2%。

  交强险在整个车险市场占比约20%。就交强险国内市场而言,虽然没有外资公司的竞争,却连连亏损。从保监会公布的行业交强险承保数据分析,尽管2008、2009、2010年度交强险保费收入保持上涨,分别为553.4亿元、668亿元和841亿元,但从经营结果来看,目前该业务处于亏损中,自开办至2008年末累计盈利6.9亿元,2009年亏损29亿元、2010年亏损72亿元。虽然其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是由于其是商业车险“敲门砖”,所以无论是中资还是外资险企都对其趋之若鹜。

  对外开放讨论由来已久

  关于交强险业务将对外资险企放开的讨论由来已久。2011年8月,中国保监会曾发文明确表示,积极研究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问题。保监会对此也经过多次讨论和评估,并将已形成的方案提交给国务院。但方案何时能批复尚需时日,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2011年11月16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金坚强曾表示,交强险有望在2012年向在华外资保险公司敞开大门。“只要有经营商业车险的(外资保险)公司,就有资格。”

  目前在华外资财险公司有20家。由于交强险业务一直未放开,目前只有三星、国泰、安联、现代等几家外资险企经营了商业车险业务。

  由于政策约束原因,目前在华外资财险如要经营车险业务,必须与中资财险组合,销售中资财险的交强险,再销售自己的商业车险;或找一家代理公司,通过合作来销售车险。这种使外资财险不得不承担高昂的合作成本,同时也减弱了其在车险业务上的竞争力。因此,很多外资财险公司只得摒弃车险业务。

  中资保险公司从容接招

  外资进入会不会给中资财产险公司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阎建军表示,目前看外资财险公司在中国市场并没有明显的优势。“无论从消费者偏好、营销渠道还是技术上看,没有明显胜于中资保险公司的地方,所以暂时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未来可能会稍微有些变化,这个变化就是‘车联网’,是把车主连在一起的移动互联网。日本、美国的‘车联网’已经兴起,而且在技术上也有了很多创新,外资公司可能会在这方面有所探索。”

  国内某大型财险公司的人士表示,外资企业有丰富的商业运作经验,他们的进入对提升中国车险行业透明度有一定的帮助。但中国车险行业有明显的本土特色,利益错综复杂,在市场化有待提升的环境中,外资企业容易“水土不服”,而且消费者对车险服务的便利度要求很高。

  保监会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前三季度,51家外资财险中国业务的保费占国内财险总保费的1.08%,车险业务占比则更少。

  不过,有意思的是,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自去年10月上任伊始就集中火力解决车险理赔难的问题,着力提升车险的服务形象。而就在敲定对外资开放交强险后的第一天,即2月15日就召开了保监会综合治理车险理赔难工作会议,会上平安财险承诺车险理赔周期缩短50%,人保财险承诺缩短20%。

  (责任编辑:刘潇潇)

  

  外资保险公司跃跃欲试

  与中资险企交强险连年亏损而兴味索然的经营态度相比,外资保险对于中国交强险市场可谓垂涎已久。

  由于“开放”之说在坊间早已流传。2011年初,有关外资保险公司有望获得交强险入场券一事在业内悄然传开。2011年8月,保监会发文明确表示,正积极研究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问题,引进吸收国外交强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推动我国交强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但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不仅是保监会一个部门的问题,也是国家的统一政策,还涉及法规层面的修改。因此,实际上,很多外资险企从去年开始便已着手准备,大力拓展商业车险,储备资源。

  交强险大门的打开,对于内资保险公司有何影响?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主任郭金龙表示,这对内资保险公司而言意味着挑战。“不过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多,交强险市场自身也会不断扩大,蛋糕本身也在增加”,王稳也表示,向外资放开交强险,内资企业可以学习外资险企本身的经验、技术以及服务,但外资险企进入交强险这个领域,也会给内资险企带来经营压力。

  不过有内资险企就表示,到底会有多大影响,还有待细节落实。目前交强险连年亏损,特别是沿海地区更是亏损严重,交强险也如一根鸡肋,放外资进来是否就能带活这盘棋,还有待时日考察。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交强险市场的放开,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外资财险公司更多的是看重商业车险的这块蛋糕,做了交强险之后可以做其他车险,而商业车险才是外资财险公司的主要意图所在。

  余晨辉坦言,开放交强险对他们是“重大利好”。“这是中国保险业的重要里程碑。不过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们都知道车险业务在风险控制上是很困难的,要想盈利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关键是要给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王稳表示,虽然开放交强险目前会带来很大冲击,但长远看有很大的好处,会形成充分竞争。“外资财险在产品、创新、服务、风险管理水平上都有很好的经验。在具体经营上,虽然外资刚进来可能会水土不服,市场份额也比较小,但并不代表外资从中国保险市场获得的利益少。”

  业内多位专家认为,交强险对外资保险公司来说,虽然看似“香饽饽”,但要真正盈利,还需迈过三道门槛。首先,要做大做强车险业务,网点、人员的配置及后台系统的建设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其次,从成本上来说,前期的人力培训、资金投入也是不小的开支;第三,要在国内经营车险业务,仍需一定的经验与数据支持。>>延伸阅读

  消费者受益最大

  很多车主之前都有反映,虽然电话买车险可以省15%,但是很多新车车主只能通过“新车中心”投保而无法享受优惠。目前,950元交强险最大承保金额只有12万元,而800多元就能购买到50万元的商业三者险、不计免赔以及司机、乘客座位险等。两者巨大的价格差距让大部分车主对交强险年年亏损的信息心生疑惑。在保费制定、赔率计算等问题上,我国交强险都存在诸多问题,这最终造成了汽车保险市场的混乱状况。“在我身边,大多数朋友购车几年都只是小蹭小刮,没有人出过交强险,为何交强险每年的赔付率会如此高?”很多消费者对于赔率无法接受,尽管交强险披上了“不盈利”的外衣,但消费者对此可信度并不高。

  也有消费者认为,保险公司内部可能将赔付成本进行了转移。“商业险一般是根据个体差异进行风险评估的,而乘用车的交强险只有一个标准。”专家建议交强险更多要考虑到不同车型、不同区域、不同使用环境的差异性,应该对交强险的费率标准进一步细化。

  交强险市场的敞开,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业内人士表示,外资公司的参与能够更好地调动车险市场的竞争。开放允许外资进入,有了竞争,让车主们有了选择的空间,现在一些车险潜规则也会慢慢被打破。消费者能够不受交强险的限制而随意地选择保险公司,这就刺激了原来那些基本垄断了车险产品的公司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可靠的服务。

  (责任编辑:刘潇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