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武汉造”紫薯:经历市场两重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3 06:50 来源: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武汉造”紫薯:经历市场两重天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由紫薯加工而成的饺子

  本报记者龙滢

  看上去黑乎乎的是紫薯米,能冲调到牛奶、粥里面的是薏仁薯片,能放进锅里煮的是紫薯面条……今年以来,一些市民发现,武汉超市里多了这些以前从未品尝过的紫薯加工产品,而且,这些产品都是武汉本地加工生产的。

  昔日无人问津成袋紫薯堆在农民家中

  在武汉,农户和市民原本并不识紫薯,直到2006年,由省内一家企业引进的紫薯,在本地科研机构的协助下获培育成功。由于紫薯除了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营养丰富并具有特殊保健功能,在外地市场发展不错。部分农户便在武汉黄陂、江夏、蔡甸等地小范围种植。

  但是尴尬的是,每年9、10月份,农户把紫薯从地里挖了起来,可找不到销路。蔡甸永安一带的农户种紫薯较早,当地农户介绍,家里堆着一袋袋紫薯,可没厂家收。原来,当时武汉的紫薯加工企业仅一两家,且规模较小。

  据武汉市农业部门介绍,前些年,本地紫薯六成以上用来制作食用色素。而在国外,紫薯不仅可以做色素,提取的天然花青素还可用于医疗、保健、化妆品、食品等诸多行业。

  蔡甸一家紫薯加工企业负责人说,他们将收购来的紫薯加工成食用色素,转卖给食品企业,用于面包、糕点等上色,但其产生的价值,远不能和国外相比。

  如今广受追捧新型杂粮走进世博会

  令人想不到的是,从紫薯大米、饼干、饺子、汤圆,到薯片、面条等,紫薯可以加工出来的品种多达十几种。

  而这些丰富的紫薯品类,来源于世博会启发。蔡甸区农业局介绍,2010年,以紫薯麦片为代表的杂粮饮品进入世博会部分餐厅。这是“武汉造”紫薯麦片首次经历大场面考验。此后,一批新品种研发出来。

  小小紫薯的命运,面临转机。去年农博会期间,这些新型杂粮崭露头角,因其无色素添加、健康营养,立即得到中百仓储、武商量贩等本地超市的追捧——昔日少人问津的紫薯,终于成了香饽饽。

  被称为中国紫薯大米第一人的杨宏鸽告诉记者,今年,她要在蔡甸流转一万亩土地专种紫薯,并再建两条紫薯深加工示范生产线,再开发5-10个紫薯新产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