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突然回到学龄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4 04:00 来源: 信息时报

  音乐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毫无疑问地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从早先默片时代,人们就懂得用现场演奏方式来调动观众情感,电影人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既而好莱坞出现的歌舞片,香港出现了黄梅调,无一不风生水起,兴盛一时,许多配乐大师既而产生。然而即便如此,这些大师们仍鲜有转行做导演的,因为他们知道,音乐,是为了剧情服务的。

  萌,是新近流行起来的词汇,然而远远望去,我们看卓别林,那也不失为一种萌,众多美得让人陶醉的女星们,一个眼神就能杀死男人的所有细胞,起的也是这样的作用,但把萌做为主体的,少之又少。

  《快乐的大脚2》就是这两种辅助手段结合体,小企鹅的萌,加上无休无止的音乐,构成主线。剧情?让剧情见鬼去吧,这就是拍成未成年儿童或者怀春期少女的爆米花,对了,还有广大腐女津津乐道的基清四射,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如果你看过第一部,如果你为那个励志的故事所打动,再看第二部时千万要放下所有的期待,否则,你一定会如我般走出影院忿忿不平。

  我曾想,这个号称3D却感受不到3D效果的电影拍出来到底有多少的技术难度?答案是,没有。一个高中毕业生就可以完全胜任编剧的剧情,从头到尾平得如一池湖水,唯一的难度大概就是窜改歌词了。你知道,那么多首歌改变歌词,那是我们班上最无聊的学生才有能力干的事,而我的那些无聊的同学都已经不做电影了,所以要找出这样的人似乎还是有难度的……

  电影,不是一个简单的拼贴,如果几首歌就能挽救电影的话,那么,这电影也太好拍了。我曾拿它和《穿靴子的猫》做比较,两者有个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萌,而《快乐的大脚2》甚至还不如《穿靴子的猫》,至少《穿靴子的猫》有着一个无比低智的剧情,有起伏,有反复,而《快乐的大脚2》可以称之为零剧情,整部电影我唯一看到的就是小企鹅张大眼睛瞅着屏幕以及鹅妈妈那数不尽的“劲歌金曲”,电影做到这份上,导演得给全体观众道歉,给全体同行道歉。

  走出影院的时候我勉强看到几张欢乐的脸,均是女性,均是40岁左右,她们所想的或许是可以带自己的小孩来看吧,一部合家欢式的儿童片,还能普及小孩的美国流行音乐教育,这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不管怎么说,都比那个山寨的《喜洋洋与灰太狼》强得多吧?我想起很多人在谈分级,我倒有个天真的想法,能不能有些电影准确地划分下年龄段?比如《快乐的大脚2》,可以明确地划分为“学龄前儿童”观看,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大抱怨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