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振峰两会观察】电力改革10年 需系统化方案出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4 06:1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两会前夕,有媒体披露了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多个部门开始着手启动下一步电改方案。其中,涉及输配电价分开环节的电价改革也已启动。

  电价改革的话题各方极为关注。2002年至今,电改已经喊了10年。

  2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对媒体表示,能源资源价格改革中,要加强对电网企业的成本约束,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输配电价形成机制。3月2日,媒体又披露,今年电力缺口可能增加三成,达4000万千瓦。有鉴于火电连续6年减少,中电联认为提高火电投资积极性,很重要的是调整电价。(3月02日《广州日报》)

  今年元月,政协委员、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琳说,导致火电企业连年亏损的原因在于电改滞后。而全国政协委员邵秉仁在一次政协会上发言中,大呼“要打破垄断”。

  一直以来,事关电力改革和市场建设争议不断,随着国家电网规模不断扩充,对经济影响日趋举足轻重,而相关的改革和监管却缓慢和跟进不足,整个发供电行业系统里的利益关系也长期得不到理顺。由于涉及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工作、“节能减排”工作,以及输配电价格机制的相关改革都没有在深层次上达到预期效果,以至于,电力系统里面的“直购电”思路与发改委“电价管控”冲突。

  从电力行业的现状看,如果电力体制的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等改革仍然驻足不前,“网厂分离”的改革设想也难免会变成现实中的半拉子工程。

  实际上,不要每次等到发生“电荒”时社会各界才会把注意力放在电改层面上来。一边是电网企业的经济性垄断;另一边是掌控投资、价格管理的行政性垄断。,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电力改革从某个层面上就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层面映射。面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如果缺乏解决的智慧,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是无助于电力改革走向成熟的。拖沓下去,其改革的成本必将加大,各种症结也就越缠越多,越打不开。

  当然,中国的电改是在行业内解决的,应该把它放在与之关联的价格体制、能源体制、国有企业改革等多领域的改革当中,统筹并举、协调推进。通过系统化改革方有成功的可能,而要达到最终的改革目标,仅仅依靠行政手段无疑是一段艰难的改革之路。

  面对电改喊这么多年了,有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将会为电改取得实质性进展提供足够的智慧。(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CE两会原创评论:

  【振峰两会观察】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关键词——巩固

  【振峰两会观察】发展实体经济的三个关键词

  【陶冉两会围观】税制改革的“馒头”有望成功出锅

  【邱林说两会】打好“保胃战” 监管机制亟需改革

  【浩俊评两会】应尽快公布房产税试点方案的时间表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