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讨巧“讨”到五座小金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5 00:16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木卫二
成为一部默片的努力
就一部常规的爱情通俗剧而言,《艺术家》告诉今天的观众,很多时候台词对白并不是必需品。恰恰相反,它们经常是庸余的废话。当然,受限于形式本身,影片无法表现更多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内心,只能依靠演员表演和影像本身,深度欠奉。
《艺术家》努力地表现得像一部默片。叠印手法和吧台上的小人,看似缺乏技术含量的伎俩,默片时代屡用不爽。高潮段落突然插入的字幕“BANG”,一语双关,带出了对字幕卡的妙用。在没有声音的情况下,字幕卡是默片的一大法器,它能帮助观众理解剧情,进行适当和必要的阐释。随着剧情深入,《艺术家》逐步加入一些简单的声音和音效,方便观众理解故事。在电影后半段,《艺术家》的配乐简直没有停过。默片时代,现场经常有乐队的演奏。日本等一些国家地区,甚至有“辨士”(默片解说员)这样的职业。对《艺术家》的配乐处理方式,不妨这般理解:导演把默片时代的现场配乐给加了进来,灌录一体。
《艺术家》身上还有个奇特现象,哈扎纳维希乌斯是法国人,以前就拍拍喜剧,来头不大。法国人拍《玫瑰人生》没有问题,但法国人拍默片,再现无声到有声的电影史重要阶段,那就多少有些奇怪——美国人干什么去了?
某种意义上,这也迎合了美国人的电影中心主义,欢迎四方来贺。一个法国人都能以默片情怀为题,那《艺术家》受到奥斯卡的青睐热捧,简直太好理解了。有人甚至放话说,如果《艺术家》最后压倒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那一点也不会让人意外。因为《雨果》是一个美国导演跑去了巴黎,用3D形式致敬法国的电影艺术家——乔治·梅里爱。同是乔治,《艺术家》男主角乔治·瓦伦丁就是好莱坞电影工业和明星制的化身,磨不去默片时代的清晰印记。
由于贴上了显眼的好莱坞标签,《艺术家》以通俗剧面目出现,不提影迷面对电影史的喟叹,它的故事本身并不沉重。结局处,它还流露出令人不解的美好,有如歌舞片《芝加哥》,来了一场大团圆式的完美结局。
讨巧好莱坞的轻快舞步
《艺术家》里的演员表演很卖力,却阻碍不了人物性格的扁平,缺乏悬念和转折。以男女主人公在楼梯相遇的那场戏为例,女的上台阶,男的下台阶,寓意直白。整部影片,但凡出现类似场景,基本上都是一个在下台阶,一个在上台阶。类似的间接提示,《艺术家》中还有不少:当乔治打算反抗有声片,其以“眼泪”为题的自导默片充满豪雨;默片演员遭受冷遇,落寞的乔治过马路时,街道对面的建筑上直接写着“孤独的明星”……
其次是细节上的雕琢,情感的揣摩。主人公的对手戏,从偶遇、比舞、拥衣到点痣,寥寥几笔,便拥有了淡描浓抹的效果。还是楼梯相遇的那场戏,乔治把失落写在了脸上,很是心酸。热情的佩皮掩饰不住喜悦,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时候,《艺术家》对肢体和形体的表现切换了思路。可以说,佩皮跳得越热烈,反倒让乔治的落寞程度更甚。到了结尾,那场奔放的双人舞则是内心的直接反应。
以相应的默片来讲解默片、连试四五条的现场拍摄,大量的片中片和戏中戏从开头一直铺到了结尾。《艺术家》的开场,先是银幕画面,然后是戏院观众,紧接着切到了银幕后面。电影、受众以及创作者,围绕电影的互动关系就建立起来了。连乔治的张扬性格、小狗的有趣表演,都在这一段做好了铺垫。
关于无声和有声的讨论也相当有趣,乔治回家和妻子全无交流,不开口说话。散场时面对妇人,他打趣说如果狗会说话就好了。以现在的想法来看,面对有声片的时代变革,乔治的一味拒绝、自甘沉沦,多少有些不可理解。但在默片时代,很多大人物和大牌明星的反应,真和乔治无异。在他们看来,电影就不应该有有声片这种东西。就像1927年以后,当默片成为没落的产物,卓别林依然拍摄了两部默片。相似案例还可以延续到后来的黑白片和彩色片、宽银幕和标准银幕以及现在的3D电影。
联系电影的主题和宗旨,好莱坞自然不会拒绝来自现代法国的致敬之歌,尤其是重现默片时代的暮光。反过来,理解《艺术家》的由悲转喜也不是难事,毕竟一曲赞歌必不可少。相对黑暗跟沉重,相对外来人的指手画脚,好莱坞喜欢轻快的舞步,更喜欢悦耳的声音。
不过,对于《艺术家》引进问题,目前国内片商显得毫无兴趣,原因很简单:“不好卖。”比起影迷的热情,国内片商对于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含金量”就表现出怀疑态度,引进运作的相对困难和商业价值的考量,让奥斯卡在观众中引发的话题度和实际的“吸金度”之间的反差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