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让民生成为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5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让民生成为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重民生与促发展”系列时评之一
□本报编辑部
今天,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隆重开幕。两天前,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已经召开。我们衷心祝愿今年两会圆满成功。
今年是本届政府任期最后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当前,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方向发展,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的态势。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国际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经济形势犹如眼下的季节,春意萌动,但依然春寒料峭。
复杂的经济变局,期待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那么,突破的动力和方向何在?
对比改革开放前后,正是从“自力更生”,转向打开国门、开发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依靠“有形之手”配置资源,转向主要依靠“无形之手”配置资源;从“一大二公”的单一所有制,转向“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从“抓革命,促生产”,转向通过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一言以蔽之,正是坚持了一条“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民生经济”之路,中国经济方实现了举世瞩目的长期持续快速发展,中国人民才得以走上梦寐以求的小康之路。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经济的起点和落脚点,也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遭遇种种新情况和新问题。长期以来,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我们过多地依靠投资这驾马车,从而抑制了消费需求,致使经济发展的结构和动力失去平衡;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我们过度地开发和依赖外部市场,又造成内需与外需不平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这一矛盾愈加凸显;在经济增长方式上,我们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及外延式扩张,导致创新不足,能源、资源、环境面临空前的压力……有鉴于此,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更多地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现实的抉择昭示人们,改善和保障民生,正成为解决中国经济深层次矛盾的突破口。
本届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上浓墨重彩,成效卓著,被誉为民生政府。统计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全国财政用在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支出合计38108亿元,用在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合计29342亿元。也就是说,目前公共财政支出的大约三分之二花在了改善民生上。(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