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新型证券犯罪现身 证监会通报“闪电”期货盗码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5 03:2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颖桦

   在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强调“证监会必须要当好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守护人”之后,3月2日下午,证监会通报两期案件,分别涉及内幕交易与期货盗码。

   其中,方琛团伙期货盗码案为证监会查处的首起期货盗码案件,据了解,涉案人方琛等人通过盗取他人期货交易密码,对敲转移保证金,构成盗窃罪。

   “目前仍有期货盗码案仍在查处中。”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而这背后凸显了一种新的证券市场违法犯罪模式,“在期货盗码交易案中,违法犯罪分子往往通过不同手段获取期货客户的账号和密码,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自身控制账户与受害人账户之间,同时进行方向相反、价格相同的期货合约对敲交易,通过高抛低吸方式转移受害人账户内资金,谋取不当利益。”上述负责人指出。

   “闪电”期货盗码案

   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方琛等团队利用“大白鲨”、“波尔”等木马软件从多名投资者电脑中获取期货交易密码。

   除了运用木马软件外,为了侵占他人期货保证金,方琛伙同彭勇等人借用王有生、冯三保、谢丰的身份证先后在长沙一期营业部开立期货账户,利用期货远期合约不活跃的特点,在控制的期货账户与受害人账户之间多次对敲远期合约。

   而这就造成了受害人账户亏损,而方琛团队的实际控制账户盈利的结果,随后,方琛团队通过快速转账取现实现了他们的目的。

   这种盗码的特点在于时间极短。证监会调查数据显示,从开始对敲交易到取款平均时间为30分钟。

   最终,2011年2月23日,王有生被公安机关逮捕,方琛、彭勇、熊畅、谢丰等4名犯罪嫌疑人也相继抓捕归案。其中,王有生因提供期货账户给方琛等从事犯罪活动,并分得赃款1000元,被定性为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1000元。其他犯罪嫌疑人已被提起公诉。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仍有期货盗码案仍在查处中。

   上述负责人指出,目前发现的期货盗码交易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木马盗码。犯罪分子通过网站漏洞把盗号木马病毒挂上网站,达到控制机器,窃取他人的期货账号和密码,或采取向他人购买的形式,获取他人的期货账号和密码,然后实施对敲交易。二是偷窥盗码。犯罪分子在有意无意之间偷听到客户谈话,或偷窥到客户记载的交易账户和密码,实施对敲交易。三是职务盗码。犯罪分子利用职务便利,获取交易密码。专业人员受托为期货投资者操作其账户,在委托结束后投资者未修改密码,被专业人员非法交易。

   前董秘内幕交易

   除了期货盗码这种新型的案件外,证监会还通报了周和华涉嫌内幕交易案。

   在该案件中,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达机电,600499.SH)控股子公司董事周和华的前董秘身份引人关注。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该案发生在科达机电收购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力泰)过程中。2010年2月,科达机电收购恒力泰框架基本设定,收购标的为恒力泰100%股权,包括恒力泰所持点石公司51%的股权。

   通过初步估算,恒力泰年利润约为7000万元至8000万元。2010年3月23日,科达机电临时停牌,自3月24日起连续停牌,直至当年4月29日复牌。

   而在这其中,时任科达机电控股子公司佛山市科达石材机械有限公司董事周和华,在2010年3月17日利用其妻账户,先亏损卖出该账户内股票,随后将账户内全部资金买入科达机电。

   而周和华此前曾担任科达机电公司的董秘,且直到上述交易信息发生之时,周和华的有关交接工作还在进行中。同时,在2010年3月15日至19日期间,周和华曾与时任科达机电董事会秘书周某及科达机电法定代表人、总经理边某联系甚密,内幕交易特征明显。

   最终,周和华被认定涉及内幕交易行为,被没收违法所得7.4万元,并处以14.8万元的罚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