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雷锋的世界影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6 11:3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几十年来,雷锋精神启发和感染了无数人。图为去年3月,乘客从上海地铁8号线站厅内的学习雷锋宣传海报前经过。本报记者 裴鑫/摄
“感谢你们对一个中国好人如此怀念!”这是2004年4月,德国人彼特在参观了抚顺雷锋纪念馆后的留言。
“一个中国好人”,这是对雷锋最准确也最简洁的描述,更是外国人了解雷锋、感知雷锋精神后的最直接表达。
2012年是雷锋殉职50周年,也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9周年。释放内心的善念,做一个好人,正在成为新时期不少中国民众的呼唤和自觉行动。雷锋精神无国界。在世界范围内,雷锋的事迹亦感动了无数来自国外的参观者,那些了解雷锋事迹的人们,有的将雷锋的故事传播到世界,有的则在平时的生活中以身作则地践行着“学习雷锋”的承诺……
走进雷锋纪念馆的外国游客
外国友人对雷锋7岁便成孤儿非常同情,他们参观纪念馆时往往“特别仔细,甚至对中文书写的《雷锋日记》都要研究一阵子”,有些人还很“较真儿”地提出了一些问题,想更多地了解雷锋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初杭发自抚顺抚顺的雷锋纪念馆所在地有个好听的名字“望花区和平路东段”。这里的建筑气宇轩昂、庄严肃穆。
每年2月末3月初,尽管东北春寒料峭,但抚顺雷锋纪念馆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它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杰出人物纪念馆之一,自建馆以来已经接待了中外游客超过6000万人次。其中,更不乏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一个上世纪60年代涌现的中国“英雄”、“好人”,在半个世纪过去后,仍吸引着世界的诸多目光。
除了自发前来的外国游客,几乎所有抚顺人都会把雷锋纪念馆作为外宾接待的重要场所。抚顺被称为雷锋的“第二故乡”,1962年雷锋因公牺牲于此后,这座城市深深地打上了雷锋印记——以雷锋命名的站、岗、亭、车、路、班组和团队遍布抚顺城乡。
“那个年轻士兵”的吸引力
穿着棉布军装、带着“大耳朵”的棉帽子、端着机枪——这个年轻人到底是谁?英国人欧伦刚到中国时常常在艺术品上、T恤衫上见到这个形象。后来从同事口中,欧仑获知,这个青年人是中国拥有个人纪念馆最多的人,他叫“雷锋”。于是一到抚顺,欧伦第一站就奔向了雷锋纪念馆。
同样来自美国的乔书华刚到中国不满7个月时就两次走进雷锋纪念馆。他说,早在美国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雷锋,老师讲授政治和历史课程时曾经提到过这位中国英雄。在他的印象里,雷锋是个时刻都准备好帮助他人的好人。在抚顺,只要有空闲,他就会到雷锋纪念馆,认真了解雷锋的故事。
“外国人去抚顺,雷锋纪念馆是必到的一站,雷锋是中国人民敬仰的英雄,纪念馆是了解中国人爱与憎的最好窗口。”常年在沈阳从事导游工作的张晓芳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在她带的旅游团里,常常有国外游客主动提及雷锋,问起雷锋的人生和事迹。
外国游客认真听讲并好奇提问
25岁的讲解员秦雨希去年刚从渤海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现在,她和其他5名讲解员每天要面对近万名观众,讲上十几遍雷锋的故事。工作之外,她还要抽空强化英文、学习手语,以方便接待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及聋哑残障人士。
在2002年雷锋纪念馆改扩建之后,纪念馆新招的讲解员全部都是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相较于其他事业单位,抚顺雷锋纪念馆的招聘条件显得格外“苛刻”:除了对文化程度、身高、视力有具体要求之外,雷锋纪念馆还要求讲解员在仪容仪表、气质风度、普通话、诗歌才艺等方面有突出表现。毕业后,秦雨希和另外两个同事一路“过关斩将”,才获得了讲解员资格。
“大多数外国人不是特别了解雷锋的事迹,我们的讲解更着重于故事解读,外文解说词比中文更口语化一点。”秦雨希说,讲解中,许多外国朋友都对雷锋7岁就成为孤儿感到同情,而讲到乐于助人的雷锋22岁就不幸牺牲时,许多外国友人还会发自内心地感到难过。在秦雨希眼中,外国游客参观纪念馆时往往“特别仔细,甚至对中文书写的《雷锋日记》都要研究一阵子”。
参加工作前,秦雨希以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已经能够胜任解说工作,但实践中,面对两万余字的英文解说本和来自几十个国家的游客,她时常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服务外宾难”,曾经在上世纪70年代末担任过讲解员的纪念馆原馆长张淑芬对此深有感触,“不少国外游客的问题可谓‘尖锐’,常常让解说员难以根据既定的解说词讲解”。80年代末,美联社的记者参观时特别“较真儿”:在馆内研究了一整天,提出了许多疑问,比如,“雷锋做好事不留名怎么还留下这么多照片?”、“雷锋不富裕怎么能买得起手表、皮夹克?”
面对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为了解开他们的疑虑,讲解员耐心解答,“雷锋助人为乐从不留名,他经常把做过的好事写在日记里,以鞭策自己”;“雷锋在去世前就已经成为先进模范,许多照片是当时的记者根据报刊、雷锋日记以及雷锋部队提供的雷锋事迹补拍的。拍摄时间虽不准确,但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实的”;“雷锋在参军前曾经做过公务员和企业职工,薪金不低,可以负担得起一些奢侈品,但在受到老领导批评后,雷锋完成了思想转变,更加重视艰苦朴素”……
当美国记者听完讲解员的答复后,信服地说:“雷锋做的事是真实的,他很平凡,但能经常坚持下来就很伟大。”美国记者临别时还在留言簿上写下:“雷锋精神是人类的财富。”
留言簿里传递的雷锋情结
如今,抚顺雷锋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已经写满了各个国家游客留下的文字,展现着他们对雷锋事迹的敬慕和对雷锋精神的崇拜。
“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的贡献是无限的。我很高兴有机会学习到雷锋的一生,我将永远记住这次参观,并尝试宣扬雷锋思想。”美国人玛丽罗基尔2005年9月22日留言道。
英国人轶悟2004年3月16日留言说,“他的生命很短暂,但他无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朝日新闻中国总局铃木晓参也有相似感慨,他于1999年3月23日写道:“雷锋是一位不平凡的人。”
外国游客们认为,雷锋精神没有国界。澳大利亚外宾苏珊·兰厄姆1999年7月19日留言道:“世界和平需要像雷锋一样无私的人。”2004年6月23日,一位名叫布莱德·威廉姆斯的美国学生在留言簿上表示:“雷锋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英雄,也是世界所有向往美好生活人们心中的英雄。”
同年9月,来纪念馆参观的欧盟代表团全体人员这样写道:“这里所体现的毫不利己,关心他人,关心最贫困和最穷苦人的精神,对全人类都有指导意义。让我们一起共同建立一个更为公正更为安定的世界。”
“感谢你们对一个中国好人如此怀念!”德国人彼特2004年4月22日的留言更像是一番总结陈词。
参观雷锋事迹后,一些外国友人不仅对雷锋精神产生了认同,还主动加入“学雷锋”的队伍。美国人罗杰斯为宣扬雷锋精神,无偿翻译了《雷锋日记》的精华部分赠送给抚顺雷锋纪念馆,并在生活中勤于助人,被周围群众称为“洋雷锋”。
就这样,从认知到认同,再到实践,雷锋纪念馆启发和感染着前来参观的中外游客。“截至今年2月,纪念馆至少已接待了几十万人次的外国参观者。”馆长陈茁希望,雷锋精神能从这里传向中国,传向全世界。
英文版《雷锋日记》现被抚顺雷锋纪念馆收藏。图为纪念馆的英文解说员在交流业务。
翻译雷锋日记的美国人
【作者】罗杰斯/口述 本报记者 王军 采访/整理)
【编者按】罗杰斯,全名雷夫·艾里克·罗杰斯,来自美国西雅图,现任辽宁锦州市商业银行国际部经理助理。2005年8月,他首次踏上中国土地,因“雷夫”被误读为“雷锋”,从此便和这位中国英雄结缘。罗杰斯以“雷锋精神”激励自己,他曾慰问儿童医院的脑瘫患儿,援救在海外遇到困难的中国留学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他曾荣获辽宁省“雷锋奖章”。工作之余,他将《雷锋日记》翻译成英文,并自费印刷若干份送给在美国的朋友。
2012年2月27日,本报记者专程到锦州采访了罗杰斯,听他细说自己的雷锋情结。
我在中国的所有领导和同事都支持我。他们常说“你辛苦了”,这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在中国,雷锋的精神其实存在于很多人身上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在谈到雷锋对我的影响之前,我想先谈谈父母对我的影响。
孩提时,我的父母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工作。1978年,我们搬到东非的坦桑尼亚,我在那里待了4年半,之后搬回美国,不久我家又搬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我记得,我们住的地方是一个遥远偏僻而又贫穷的小镇。在那里,我的父母总是奉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父母的行为举止对我的成长非常有影响,在以后的岁月里我想我也乐意像他们那样生活。
生命中有很多意外和惊喜。对我而言,最完美的莫过于我来到中国,因为我与雷锋名字的联系,我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榜样并追随他的足迹。我的所有经历,好像东西方世界的一个完美结合。
雷锋的话媲美林肯的警句
来中国之前,我的父亲就非常喜欢中国,他到访过中国很多次。所以,当一个美国客户向我推荐在锦州的工作机会时,我答应了:“好吧,我要试一试。”经历过被误认为叫“雷锋”的那个夜晚后,我开始尽可能地收集与雷锋有关的各种资料。
2007年,我想全面了解雷锋的欲望越来越浓,这时我的同事建议我,“你为什么不试试把《雷锋日记》翻译成英文呢?”
这对我而言确实很难。第一,我不是翻译;第二,我汉语不太好,但我还是想尝试看看。一个同事帮我读汉语,我用笔记下来。晚上,我和我的中国太太一起翻译“日记”,写下不同的段落。仅凭我一个人,是不可能把整本“日记”翻译出来的。所以更多情况下,我试着把精彩的、著名的片段,以及能感动我的东西记下来。
这个过程中,我不想改动雷锋的任何话语。但有时,英汉是不能对等的。所以我曾向两个在锦州的英语老师寻求帮助,请教他们如何尽可能小地改动原文,把意思翻译出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只有几处词语是做过改动的。
当我把翻译好的《雷锋日记》送给亲朋好友时,我不会说“必须学习”,而是跟他们讲“嘿嘿,瞧瞧这个”。而我得到的回应总是:“哇,(这句话说得)太漂亮了。我原先不知道雷锋。哇!好!”我认为,雷锋的一些话就像马丁·路德·金、林肯等人的警句一样出彩。有一天晚上,大约凌晨4点,我给妈妈打电话。我阅读了“日记”里的几段话,妈妈说:“太感动了,这太美了,谁说的?”
原本,很多西方人知道的雷锋形象只是一名军人手握钢枪的画面,但读过英文版《雷锋日记》后,他们觉得为什么人们没有更多了解雷锋呢?雷锋的话,都是国际化的。
对我们今天的世界而言,他的话尤其重要。现在人们会崇拜一些奢侈品,互相比较名牌。雷锋的话其实很适用,比如他说生活真正的美好就是农民的手、工人脏脏的制服、军人的脚,这些才是最美丽的。我也认为这些才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那些奢侈品的美丽都是虚假和浮华的。
捐钱数目多少不是我的目的
在我看来,雷锋精神就是乐于助人,或者舍己为人。雷锋从来不会说自己是怎样帮助别人的,都是别人在流传他的故事。我也希望走他这条路。不是今天我要去帮助他人,而是每天如此。
现在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去孤儿院。孩子们平时会给我写信,有的孩子告诉我,父亲去世了,还有的告诉我她的梦想是怎样的。我尝试帮助他们。在美国商会,我们每年都筹资给大连孤儿院、天津孤儿院等。不过相形之下,我去的更多的地方是锦州孤儿院。在那里,我可以了解更多他们的故事,越了解就会越感动。
在做公益方面,我没有任何计划,只是一件一件做,事情来了我就做。说实话,如果我开始数捐了多少钱,帮助了多少人;如果我说:“哦,我捐了100万!”那不是我的目的,也不是我的追求。我想,美国的任何一家公司如果知道我做的不是生意,可能会认为我在浪费时间。但我在中国的所有领导和同事都支持我。他们常说“你辛苦了”,这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在中国,雷锋的精神其实存在于很多人身上。
我的太太是大连人,我在大连的家和我在美国的家一样重要。只要我工作在这里,我就会在这里继续居住,同时继续学雷锋。
老外们也学习雷锋好榜样
从美国军人到在华外企,雷锋的故事得到了另一种方式的传播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陈雪莲、邓亚君发自北京在意大利裔美国人马可的衣柜里,至今保留着一件印有一张鲜红色人物头像的T恤,那是2010年圣诞节回国休假时,中国同学送给他的礼物。这张肖像图是“雷锋”,也正是从那时起,马可对了解雷锋产生了兴趣。
几十年来,随着雷锋事迹被传播越来越广,学习雷锋的主体也不再仅仅是中国人。
雷锋纪念馆馆长的一次调研
国外对雷锋和雷锋精神了解多少?
2002年8月,时任抚顺雷锋纪念馆馆长张淑芬带着类似的疑问踏上了访美之旅。后来她回忆说,这也是担任馆长的16年间,她唯一一次出国调研。
张淑芬和同事一路上都比较兴奋,他们甚至在飞机上就和邻座的外国人交流:知不知道雷锋?飞机降落后,他们就在机场附近仔细观察,看美国当地所卖的纪念品上是否会有雷锋画像。“总之,我们当时对能接触到的地方和人物都尽量去了解,看雷锋的知名度到底如何。”张淑芬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令她欣慰的是,不少美国人都表示“知道雷锋”。张淑芬还把随身携带的雷锋图像资料拿给一些美国人看,“他们很高兴”。
不过,在前往传说可能展出过雷锋画像和塑像的美国西点军校求证时,张淑芬并没有得到她所希望的“第一手素材”,尽管接待他们的校方工作人员也表示听过“雷锋”这个名字。
但同年9月,当雷锋纪念馆馆长的美国之行被中国媒体报道后,原中国驻美大使馆一秘田志芳向雷锋纪念馆寄来了自己珍藏了16年的西点军校招生简章。在这份上世纪80年代印制的简章内页,印有雷锋画像。这是田志芳1984年至1985年间两次到美国西点军校参观时收集的。据他分析,至少当时,西点人对雷锋并不陌生。
而在抚顺的雷锋纪念馆里,还有关于“美国人也学过雷锋”的一则记载是:1993年,中国记者马平应美国政府新闻总署邀请赴美考察采访,在美国国防部访问时,他曾在一位官员的办公室里看到了雷锋的画像。当时他问道为什么要挂雷锋画像?这位官员表示,自己很崇拜雷锋精神,无论中国军人还是美国军人,都应该具备军人应有的牺牲精神。
“洋雷锋”在华做好事
雷锋有名言“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如今,念得出“螺丝钉”三个字的外国人并不多,但并不妨碍他们在中国“学雷锋、做好事”——
2005年2月27日,一个由30多名外国人组成的“老外学雷锋”车队,在长春市重庆路恒客隆超市门前,免费邀请近百名购物后的市民坐上了由他们驾驶的私家车回家。据报道,这些外国人听说了中国雷锋的故事后,都为雷锋竖起了大拇指,在中国快乐地当起了“义工”。
2007年3月9日,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个个头戴一顶写着“西湖社区青年志愿者”的小红帽,在湖南长沙西湖社区义务组织当地居民为贫困地区孩子捐献物资。而且,他们还定期去长沙市盲聋哑学校和湖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帮助残疾人进行听力和口语的恢复训练。
2009年,10名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喀麦隆等国家的外国人,正式加入了抚顺市志愿者的行列,成为辽宁第一支外籍志愿者团队……
这群活跃在中国各地的外国人说,他们都以雷锋为偶像。德国人康明德还特意买了本关于雷锋的书,感动之余,他用德文写了一篇文章向德国儿童介绍雷锋的事迹。他表示,雷锋做了很多好事,应该让更多人知道他。
外资公司推崇“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不仅被在华外国人学习和推崇,更有外资企业集体“学雷锋”,一时传为美谈。
日本独资的大连原田工业有限公司已经开展了超过20年的“学雷锋”活动。该公司的日方总经理表示,雷锋精神是世界上宝贵的财富,如果能把雷锋精神引入原田公司,无疑会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此,原田公司决定以建立“雷锋卡”制度的形式,奖励那些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助人为乐、思想道德品质优秀的员工。
新华社曾报道说,该公司青年女工魏莉从农村到外企工作后,勤奋努力,成为操作技术最好的女工能手。几年时间里她连续获得5枚“雷锋卡”,按规定,她被派往日本进修深造;公司司机周永新因救助车祸伤者而得到一枚“雷锋卡”,还有员工因主动在走廊渗水的花盆下放一个小盘也得到了“雷锋卡”。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把雷锋作为榜样让人学习很有必要。”在长沙当义工照料孤残儿童的英国人杰夫·希尔对雷锋精神深有感触,他用雷锋的一句话总结自己的行为:“这是我应该做的。”
不同时代,人们通过不同方式学习雷锋。图为今年2月,来自美国的志愿者和一名孩子玩耍。本报记者 周科/摄
从青年楷模到“戴皮帽子的嬉皮士”
——境外媒体上的雷锋形象
“雷锋品牌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美国《时代》周刊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陈娟发自北京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开始向全球蔓延。那一年,雷锋、李小龙、列侬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三人都成为了世界级的“模范”,在不同的领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几十年来,随着时代变迁,“雷锋”——这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名字,事实上已经成为境外媒体关注中国的一个窗口。用美国《时代》周刊的话说:“雷锋品牌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榜样
“向雷锋同志学习!”1963年,毛主席的这一号召在几亿中国人的心中播下了种子,雷锋成为全国工厂、公社和部队的榜样。这是雷锋牺牲的第二年,学雷锋活动正在中国大地上红红火火地进行着。
当年8月,日本中国友好协会第一次派遣学习代表团来华访问。他们用一个月时间行走于刚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中国,随后在9月21日出版的《日本和中国》(日本中国友好协会机关报)中刊登了一篇题为《学习是中国的关键,协会学习代表团参观记》的文章,描述了一个“想像之外的中国”:在全中国,无论城市或者农村,到处都充满着一种延安精神。
在日本代表团团员看来,建设阶段体现延安精神的“雷锋”的感染力尤其令人震撼。“雷锋的事迹和他的日记中的话以及毛主席、朱德委员长等领导人号召学习雷锋的题词,几乎贴满了工厂和农村的墙壁。”这样的环境使得“谦虚有礼貌,而且有火一样劳动热情的青年人”随处可见,他们认为这正是中国人民克服困难的精神动力所在。
全中国人民学习雷锋的消息也传到了阿尔巴尼亚。1963年11月27日,阿《青年之声报》登载了雷锋日记摘录,并在“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的标题下介绍了雷锋的生平。《青年之声报》将“雷锋的短促而丰富的一生”概括为“以高度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出来的普通人的一生”。它指出,中国人民忠实的儿子雷锋以高度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鼓舞着青年;雷锋直到他的心脏停止跳动的最后一刻,仍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并为祖国的利益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出了全部的精力。而在这场学习运动的影响下,全中国已经涌现出成千上万个“雷锋”。
自此,中国便走进外界瞩目的“全民学雷锋”时代。1977年,意大利安莎社曾评论当年中国“开展纪念雷锋活动”的目的,指出是“要以这个榜样来取代支持‘四人帮’的偏激的青年的榜样”。它还引用西方观察家的观点阐述纪念雷锋活动在特殊时期的内涵:人们正利用他作为促进生产的榜样,特别是在为了促进生产需要广大群众都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时候。
文化衫和网络游戏中的雷锋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开始下海、经商、赚钱,但“雷锋”却并没有因此变得“遥远”。外媒观察后认为,去除特定时代的烙印,重新发现雷锋的当代意义正日益成为中国人关心的话题。
“本星期,北京街头出现了横幅,公共汽车上张贴着标语,上面写着‘向雷锋同志学习’。一些共青团员擦洗了街头的公用电话亭。”1987年3月,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称,“北京的宣传者请回他们在60年代的英雄:雷锋”。
“重视雷锋精神”、“重提雷锋”、“开展纪念雷锋活动”等字眼开始频繁出现在大街小巷以及报纸、电视等媒体上,雷锋再一次点燃了中国人民的热情。
1993年,中共中央决定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英国路透社在是年1月发文关注这一“面目一新的雷锋运动”,并引用《人民日报》的评论认为,“这场运动将揭示出学习雷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意义。”
这一重要意义预示着往昔代表集体主义的雷锋精神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时代的发展使雷锋精神的定义更加丰富了,远远超出了无私的‘狭隘定义’。对于普通公众来说,雷锋精神现在也意味着对人热情,对解决社会难题的认真态度。雷锋精神有助于解决国有企业(弊端)和失业的问题。”1998年“雷锋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引用新华社的报道回答了这一疑问。该文还阐述道:“雷锋从来没有被困难压倒过。他的乐观主义能给人以勇气,能缓和社会的紧张关系。”
“雷锋”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并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2002年日本《朝日新闻》发现北京开始流行“雷锋衫”——雷锋画像印上了T恤衫;2005年,美联社报道“雷锋进入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中华英雄谱》里有了解放军战士雷锋。“虽然正统的理想已经让位于市场经济,但是中国领导人号召建立和谐社会,鼓励人们学习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于是微笑的雷锋形象再次频频出现。” 美联社如是解读。
人性化形象更易被年轻人接受
不断倡导重拾雷锋精神的背后,境外媒体也注意到,中国主流媒体当下正在展现一个更人性化的、真实的雷锋。
在美丽浪漫的团山湖,“下乡知青”雷锋度过了他一生中最浪漫的时光。他学会了骑马,并骑着它沿湖边去送信;他成为县里第一个拖拉机手;他在县里的报纸上第一次发表了散文;他开始写小说、诗歌,渴望成为一名记录激情时代的文艺青年;他还和农场的一位女同事发生了一段隐约的朦胧情感……《雷锋1940-1962》一书中如是描述文艺青年雷锋的生活,被认为是雷锋的“革命说明书”。
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出版人师永刚看到雷锋当年的摄影师之一张俊先生的很多图片,照片里的雷锋骑摩托车、开拖拉机、穿时髦的衣服,留着刘海……完全一个生活化的雷锋形象。于是他和朋友一起编辑出版了《雷锋1940-1962》,为人们展示一个不一样但又真实的雷锋。
美国《时代》周刊看到此书后写下文章:“戴皮帽子的嬉皮士”,来讲述全新的、时尚且酷的雷锋以及雷锋照片背后的故事。而在此之前,《时代》周刊曾这样问道,为什么雷锋是留下照片最多的模范?为什么他做的一切好事身边都有人拍照记录?
一个中国英雄的形象在更新和充实,而这也并不妨碍中国人理解“英雄”的概念多样化。
香港《南华早报》认为,“毛泽东时期的偶像仍是新时期的英雄”,只不过需要“变身”。2011年,身着绿色军装,外披红色斗篷,头戴棉帽,骑着一辆中国产的凤凰牌自行车的“雷锋侠”一度红火于网络。他会变身成超级英雄引导盲人过马路,还会刮掉贴在路灯灯柱上骗人的小广告。虽然“雷锋侠”原型乃是中国一位做好事的普通清洁工,但人们口口相传的是:“雷锋”又回来了。
在《南华早报》看来,这种真实而谦逊地塑造人物的方式,使这个英雄得到了许多中国年轻人的喜爱。相比过去,新时期的公众对一个心肠好又亲切的小人物会更加认同。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责任编辑:刘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