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65件皇帝圣旨 "中华圣旨博物馆"5000万起整体拍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6 15:2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65件皇帝圣旨 “中华圣旨博物馆”5000万起整体拍卖!

  

65件皇帝圣旨"中华圣旨博物馆"5000万起整体拍卖

  中华圣旨博物馆(共65件圣旨)中最令人惊叹的是:拥有国内唯一的“清朝11帝圣旨大全套”

  “圣旨到——”随着一声长喝,手捧圣旨的太监走到早已跪倒、准备接旨的官员面前,展开圣旨,朗声念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是古装电视剧里经常会出现的情景,但生活中,见到真正圣旨的人却很少。日前,记者从北京佳士凯国际拍卖公司总经理赵晓凯处了解到,由国内资深圣旨收藏家张先生收藏并筹备多年的“中华圣旨博物馆”将整体拍卖,65件圣旨起拍价5000万元人民币。据悉,这次拍卖的“中华圣旨博物馆”的65件藏品中有许多奇珍异宝,包括国内最长的圣旨、皇帝盖章最多的圣旨、国内仅有的银册圣旨、国内唯一的“清朝11帝圣旨大全套”等。

  国内仅有“山东聊城”“江苏徐州”两座圣旨博物馆

  圣旨的存世量极少,收藏门槛儿高,因此圣旨收藏的队伍不大,藏品超过十件的几位收藏家,掰着指头都能数得出。其中最出名的要数江苏徐州的周庆明先生和山东聊城的吕乃涛先生,他们分别建起了自己的《江苏徐州圣旨博物馆》和《山东聊城圣旨博物馆》。

  徐州圣旨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最早以收藏圣旨为主的民营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江苏省九里山两汉文化旅游区内,与西汉楚襄王刘注墓相毗邻。博物馆由爱新觉罗·溥杰先生题写馆名,占地1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全部采用汉代建筑风格。

  作为国内首家皇牍文化博物馆,徐州圣旨博物馆自2000年开馆以来,吸引了上百万游客前来参观。博物馆的主殿为“汉风阁”,偏殿“康强逢吉”和“步履杖朝”由游廊相连,与正门一起构成了一座四合院式的院落。目前有馆藏文物三万余件,根据类别分别设置了青铜馆、玉器馆、瓷器馆、石刻馆、书画馆、遗珍馆、楹联匾牌馆、科举资料馆等,都是从全国各地搜集整理来的。当然,最珍贵的藏品还是馆中那数十道圣旨。

  在徐州圣旨博物馆馆藏的数十道诰命圣旨中,明清两代均有之,有明代正统、嘉靖、万历、天启等皇帝的圣旨。

  如今的徐州圣旨博物馆,已成了徐州市的著名旅游景点,新馆建设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划拨给博物馆几十亩土地。新馆已经落成,计划2012年春天开馆。徐州圣旨博物馆的经营已步入正轨,正朝着品牌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山东聊城的吕乃涛先生,出生于1968年,从十八九岁时就开始收藏,收藏生涯已有20多年。当时他在银行工作,工作之余主要收藏古钱币、牌匾等文史资料类物品。在银行的工资不高,收藏有限。后来他索性辞职下海,成立了汽车贸易和房地产公司,企业规模逐渐变大,收藏才开始变得游刃有余。

  吕乃涛说,圣旨的收藏始于1993年,“因为大家都知道我喜欢收藏,有一次一个朋友把他出差时买的两道圣旨送给了我。我那时候对圣旨收藏一无所知,也不知道真假。但这两道圣旨激发了我极大的兴趣,觉得圣旨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就开始注意收集和研究。”

  吕乃涛说,圣旨的收集不外乎三种渠道:赠、收、拍。“赠”是一些朋友听说他喜欢收藏圣旨,送给他的;“收”是他听说某地有圣旨之后,想尽办法买来的。让吕乃涛至今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沈阳的收藏爱好者:“几年前,一位沈阳的收藏爱好者听说我要办圣旨博物馆,主动联系过来,将自己花了4年时间收集来的圣旨以8000元的低价转让给我,让我感动至今。”

  “收圣旨的过程充满艰难。”吕乃涛说,“有一道伪满洲国皇帝溥仪下的圣旨,新中国成立后被人埋在地下不敢拿出来,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从地里挖了出来。后来被一个辽宁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收藏了。我听说了之后就去找这个人,希望他能把这道圣旨转让给我,但是他死活不同意。后来我就一次次去拜访他,告诉他我不是倒卖文物,只是想办一个圣旨博物馆,传播传统文化。去了几次之后,这位收藏爱好者终于被我的诚心打动,将这道圣旨转让给了我。”

  随着文物收藏在民间日益兴盛,朋友“赠送”和低价收集的情况越来越少,最近几年吕乃涛开始频频在文物拍卖市场出手,“拍”成了他收集圣旨的重要渠道。2009年,吕乃涛在聊城坐镇指挥,通过朋友在香港拍卖会上拍下一道嘉庆皇帝的圣旨,“那道圣旨的起拍价格是4万多元,最后以140多万成交,可见竞争之激烈。”

  如今,《山东聊城圣旨博物馆》已拥有70多件圣旨,已成为当地城市的一张名片。

  “中华圣旨博物馆”65件藏品熠熠生辉!

  “中华圣旨博物馆”的主人张先生,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专题收藏圣旨收藏多年。十多年来,他一直筹划着在陕西兵马佣附近建立“中华圣旨博物馆”,但由于项目用地等问题,一直没有建成。他带着他的这批宝物惊显京城,决定用整体拍卖的方式,转让给建馆条件更好的单位或个人。张先生告诉记者:我非常钟爱这个项目和这批宝物,里边倾注了我数十年的心血,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难以割舍。可要建博物馆,我又感到自己的精力和条件不够,只好忍痛割爱,想为这个项目找个好东家,也给这批国宝找到一个好的归宿。

  张先生是从事煤炭行业的企业家,因为财力雄厚,所以在收藏时,他主要瞄准级别高、品种稀少的圣旨,经过十多年的积累,他的“中华圣旨博物馆”藏品中,有许多都是圣旨中的极品。

  1,其中明朝嘉靖皇帝的一道敕谕,是《明嘉靖朝皇家大礼之争》的历史见证,非常珍贵。

  这道敕谕,宽66厘米、长161厘米。全文共294字,书写在敕谕诏书专用的洒金纸上,从侧面可看到防伪图案,是一条腾云的金龙。

  敕谕,是圣旨的一种,是皇帝下令开馆修书﹑修史由皇帝颁发的诏书。是由詹事府撰拟﹑颁发,而诰命及敕命是由翰林院颁发的。

  这道敕谕反映了大明王朝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大礼仪之争”: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荒淫过度,三十一岁便一命呜呼,因无子嗣,由其堂弟朱厚熜承继皇位,是为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即位后仅仅六天,即下诏礼部,令大臣们商议给他父亲兴献王加一个皇帝尊号,这一不符合传统礼制的做法,因遭到大多数大臣的反对而暂时搁置。三年后,嘉靖皇帝突然下诏,称其已死去的父亲为“恭穆皇帝”,大臣们以“护礼”为名继续抗争,二百多位大臣齐跪在左顺门外哭谏,恼羞成怒的嘉靖采取杖击﹑囚禁﹑削籍谪戍等残暴的手段将群臣镇压,这便是历史上的“大礼仪之争”。

  事发的第二年,即嘉靖四年,嘉靖皇帝又要按已故皇帝的待遇,为他那只做过王爷而并未做过皇帝的老子编写“皇帝实录”。嘉靖四年七月二十五日,下旨由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石珤以及太傅兼太子太师定国公徐光祚(徐达之七世孙)等人,组成“编修班子”开始编写“皇帝实录”。

  这道敕谕,就是当时嘉靖皇帝为此事而下的谕旨。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屈春海先生,2002年见到这道敕谕后,连连称赞,并撰写《明嘉靖朝皇家大礼之争》一文,刊载在《档案大观》报。

  2,“中华圣旨博物馆”中,嘉庆皇帝的银册圣旨也非常引人瞩目,它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唯一发现的银册圣旨。该银册长42厘米,高22.8厘米,形制为银质册页,厚约1毫米,分四页,中间银片连缀,满文、汉文各两页,表面经烤蓝处理。颁发时间为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十六日,内容是嘉庆皇帝册封图卜特氏为仪慎亲王继福晋。嘉庆为乾隆第十五子。仪慎亲王名永璇,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第八子,是嘉庆皇帝的兄长。乾隆四十四年封仪郡王,嘉庆四年正月进封亲王,总理吏部,死于道光十二年,终年八十八岁。

  该银册原是张先生的父亲于解放前偶然收得。文革开始后,红卫兵挨家挨户地搜查“封、资、修”物品,张先生的母亲怕银册落到红卫兵的手中,就将它藏于自家院里水井中,直到九十年代才又从井下取出。银册在水下静静地躺了近20年,现在我们在上面能清晰地看到很多水锈,正是对那段坎坷经历的见证。

  3,在一道圣旨上,能充分反映出清代爵位的荫袭制度的圣旨,也在“中华圣旨博物馆”中。

  清?康雍乾宗室五彩诰命圣旨,34.8×368厘米,手工彩绘云龙边饰,图案富丽堂皇,自清康熙四十三年至乾隆五十年的八十一年间,六次袭封,印玺十二枚。

  康熙四十三年五月十三日,封奉国将军(皇宗室爵第十三级)勒塞礼之子达里祐为奉恩将军(宗室爵位第十四位)。康熙五十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勒塞礼因病爵位被休致,其子达里祐改为袭封奉恩将军,至乾隆五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达里祐的后人四次袭封奉恩将军。此轴诰命对研究清代爵位的荫袭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4,堪称稀世珍宝的清?天聪五彩缂丝诰命圣旨,尺寸为31.3×410厘米,这道圣旨绝在拥有四奇:

  第一奇是年份奇:天聪八年即明崇祯七年,明朝还没有灭亡,清军还未入关,首都在辽宁盛京(今沈阳市),这个时期颁布的诰命实属罕见。

  第二奇是时间长:自天聪八年五月十七日,授阿哈泥戡为拜他喇布勒哈番,至乾隆五十年,本诰命横跨历史151年,阿哈尼戡及其子孙先后受天聪、顺治、康熙、乾隆四位皇帝七次诰封,钤玺十四枚,祥细记录了阿哈尼戡及其后人历次龚封的过程。

  第三奇是一张诰命用两种印玺:天聪八年及顺治七年所钤“制诰之宝”为汉字;而顺治九年之后用玺为满汉两种文字——由此可推断使用满汉合壁两种文字的“制诰之宝”应始于顺治七年至顺治九年间。

  第四奇是内容多:本诰命文字达470多字,因为诰封次数多,历时长,为研究清朝历史提供了一份珍贵的资料。

  在清朝初期,阿哈尼堪是个重要人物。《清史稿》卷二四一?列传二十八中这样记载:

  阿哈尼堪,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世居叶赫。天命时,曾祖椿布伦,偕兄楚隆阿、弟昂古里来归。阿哈尼堪初授牛录额真。天聪九年,同蒙古两黄旗将领布哈、阿济拜略明宁远,明兵千人追至,还击,败之。崇德二年,从征朝鲜,取江华岛。五年,从承政萨穆什喀、索海伐虎尔哈部,克雅克萨城。博穆博果尔以两乌喇兵六千来袭正蓝旗后队,索海设伏击之,阿哈尼堪与焉。又攻挂喇尔,先入屯,授世职牛录章京。擢礼部参政。六年,从伐明,围锦州,击败松山援兵。又与固山额真宗室拜音图败明总督洪承畴兵。松山守将夜袭我军,又遣步兵犯正黄旗蒙古汛地,阿哈尼堪击却之。擢镶黄旗梅勒额真。

  顺治元年,从入关,击李自成。世祖将迁都燕京,命内大臣何洛会镇盛京,阿哈尼堪与梅勒额真硕詹将左右翼为之佐。寻命偕固山额真阿山等率兵之蒲州,助剿流寇。二年,进世职三等甲喇章京。大将军豫亲王多铎南征,命阿哈尼堪会师,自河南下江南攻扬州,明兵来援,率甲喇额真班代等连战连捷,与固山额真玛喇希克常熟。三年,从豫亲王北讨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遁走,追击,斩百馀级,俘获无算,进世职一等。四年,擢兵部尚书。

  六年,郑亲王济尔哈朗师略湖广,阿哈尼堪与固山额真刘之源别将兵趋宝庆,明将王进才、马进忠城守。师夜薄城,平旦明兵出战,急击歼之,遂克宝庆。明将马有志等九营屯南山,阿哈尼堪乘胜奋进,阵斩有志等。师徇洪江,又破袁宗第十营,克沅州。师复进,留阿哈尼堪驻守。明将王强等来攻,阿哈尼堪遣署巴牙喇纛章京都尔德等迎击,战沅水上,大破之,斩裨将三、兵七百馀。七年,师还,赐白金三百。调礼部尚书,加世职拖沙喇哈番。

  以上史料反映,阿哈尼堪出身平民,因随皇太极及顺治皇帝,在大清建国初期的征战中,战功卓著,被一步步提升,官职由最初的牛录额真,升至兵部、礼部尚书,是大清朝建国时的猛将,建国后的重臣。

  在本馆收藏的诰命中,记录着他早年曾奉命前往宁远刺探军情,立功受奖,也详细地记录了阿哈尼堪屡次加封的过程,以及他的后人承袭的沿革,还记录了阿哈尼堪去世之年,可以填补清代历史的一个空白。

  2002年12月,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佟悦先生见到该诰命后,认为这是圣旨中的极品,弥足珍贵。

  这批圣旨中还有许多奇珍异宝,令人叹为观止,例如清?康熙诰命,是至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最长的圣旨,尺寸为30.5×460厘米,康熙元年六月二十七日,赠兵部尚书孟乔芳为太保。

  “中华圣旨博物馆”中,最令人称奇的,是拥有国内唯一的清朝11帝大全套,从皇太极到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无一缺漏。

  北京佳士凯国际拍卖公司赵晓凯总经理介绍,可能是受17届6中全会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精神的鼓舞,“中华圣旨博物馆”将整体拍卖的消息,刚对外宣布没几天,就已有不少买家与他们洽谈,纷纷表示出要购买“中华圣旨博物馆”全部藏品的意向。

  来源:贵州网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