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洛杉矶时报>网络版开始收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6 21:0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新华网洛杉矶3月5日电(记者王军)作为美国西海岸首屈一指的老牌都市报纸,《洛杉矶时报》于5日起采取新的运作策略,开始对阅读其网络版新闻的网民收费。

  早在去年12月,美国就有媒体说,《洛杉矶时报》将停止向网民提供免费新闻的一贯做法,转而采取以网民“消费”新闻的个性化需求为基础的“频次模式”收费策略。今年2月下旬,该报在报纸上刊登启事,声明将从3月5日起正式实施这项“新订阅计划”。

  网络版收费颇具个性化

  根据这项新规定,每位网络版读者每月可免费阅读和下载15篇稿件。此后,如想继续享受服务,必须加入这项新计划。一旦加入新计划,网民即获得阅读和下载所有文章和各类信息的权利。读者在加入新计划之初可获得优惠,即第一个月只需支付99美分,就可以阅读网络版全部内容,没有篇幅限制。第二个月起,每周订费增加到3.99美元。为方便读者,报社还推出了不同收费标准的套餐,其中包括每周支付1.99美元,即可不受限制地阅读网络版和星期日特刊的消息。

  印刷版订户阅读网络版无需另外付费。该报总裁和首席运营官凯茜·汤姆逊说,读者希望实现新闻产品的个性化,他们将满足读者这个愿望。

  美国报业从2009年开始出现不景气,发行量下降,广告收入减少和缺乏后续运营资金。《洛杉矶时报》也不例外。该报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营状况就不佳,发行量持续下滑,而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不断分流读者,使读者人数减少了30%之多。2010年2月,该报被迫减版和缩小报纸版面,此后还被迫裁员。与此同时,阅读网络版的读者却不断增加,每月平均有1700万人,形成了潜在的巨大市场。该报推出网络版收费举措,目的就是为了找到新的业绩增长点,通过网络版收入来弥补印刷版销量每况愈下的局面。

  (责任编辑:郭彩萍)

  

  “收费墙”在英美报界不断出现

  近年来,业界人士给类似《洛杉矶时报》这种向网民收费的做法起了个通俗名称,即“收费墙”。这种收费模式犹如一道高墙,把信息来源和终端用户隔离开来,虽然它能给办报者带来收益,但也拉大了读者与媒体之间的距离。

  首开网络版内容收费先河的是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该集团旗下的《泰晤士报》和《华尔街日报》等主要报纸的网络版从2010年7月起建立“收费墙”。此后,包括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第一大都市报纸《纽约时报》在内的许多英美报社“筑起”了一道又一道无形高墙。

  英美大多数报纸所采用的收费模式,均是由《金融时报》首创的“频次模式”,即在收费之前先为网站用户提供一定数量的文章。《金融时报》允许读者每月阅读10篇网络版报道,超过这一数量就会让用户付费订阅。《泰晤士报》的收费规定是:用户只要注册就能阅读全部内容,但免费期只有一周,之后的收费标准是每天1英镑(约合10元人民币),一周2英镑(约合20元人民币)。《华尔街日报》的收费模式最为严格,所有用户只有在支付了每周3.99美元的费用后才能阅读网络新闻。

  此外,美国其他一些报纸如《波士顿环球报》和《达拉斯晨报》则实施完全不同的收费策略,即对深受读者欢迎的体育版等热门版面免费,其他版面则需付费才能阅读。一些报社还采取一揽子模式,即印刷版订户也能免费获取网络版内容。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