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从世界石油格局 看我国原油期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7 09:3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世界石油期货发展现状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石油需求与供给严重不统一,油价经历多次大起大落,全球经济备受冲击。在遭遇数次石油危机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衍生工具的重要性,石油期货应运而生,并成为目前商品期货市场上最大的交易品种。可以预见,未来几十年,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石油仍将是不可替代的能源,并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的走向。

  1.石油期货产生的历史背景

  事实上,世界石油期货的历史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短。早在19世纪下半叶,“汽油交易所”就在纽约繁荣一时。20世纪30年代早期,市场秩序被俄克拉荷马和德克萨斯快速增长的石油生产打乱,油价大幅下跌,加利福尼亚就出现过一个石油期货市场。不过由于大型跨国公司和美国政府很快重建了稳定的垄断市场结构,这一石油期货萌芽也就很快消失了。到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先后爆发,为石油期货的产生提供了先决条件,直接导致了石油期货市场的产生。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了震撼世界的第一次石油危机。这次石油危机触发了二战后最大规模的全球经济危机,并对此后的世界经济产生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1978年12月,伊朗爆发推翻巴列维王朝的革命,从1978年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输出石油60天。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两国石油生产完全停顿,油价创下每桶41美元的纪录,酿成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尚未恢复元气的世界经济再一次遭受重创。

  面对石油危机,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了各种经济手段。由于商品期货出现较早,发展日趋完善,许多欧美投资者开始运用期货来解决石油价格波动问题。最初的尝试并非一帆风顺,纽约棉花交易所1967年、1974年两次强行推出石油期货,但均以失败告终。1978年年底,纽约商业交易所推出了2号取暖油期货。合约推出初期,一些小型的公司和独立的市场参与者为了在动荡的市场中寻找稳定的替代供给源,纷纷进行交易。随后,石油现货交易商与其他金融和商品市场的纯投机者也加入进来,给石油期货市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2.世界石油期货发展现状

  自1978年上市以来,石油期货已经历30多年的发展过程。随着国际油价的大起大落,石油期货得到了迅猛发展,并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期货品种。原油期货是石油期货最重要的品种,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的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英国伦敦洲际交易所(ICE)的布伦特原油期货目前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其中WTI原油期货是美国以及西半球其他市场常用的原油价格标杆,而Brent原油期货则是西欧、地中海和西非地区原油价格的标杆。

  作价方面,目前国际原油现货交易主要采取基准价升贴水的计价方式,WTI、Brent等期货交易价格经常被用作基准价。目前世界三分之二以上交易量的原油是以北海布伦特原油为基准价的。1988年6月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推出Brent原油期货合约,包括北欧、北海、非洲以及也门等国家和地区,都以此为基准。虽然WTI原油期价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全球仍有70%左右的交易量以Brent原油为基准作价。

  我国石油期市的初次尝试及经验总结

  1.我国石油期货发展的历程

  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价格体制、企业体制和流通体制的改革,我国石油期货市场建立的理论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更多学者对国外石油期货市场进行研究,并开始着眼于我国石油期货市场建设的理论研究。

  我国早期石油交易所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石油期货交易所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但由于早期期货业发展极不规范,1993年和1998年我国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期货行业规范整顿,到1998年,我国仅保留上海、大连和郑州三家期货交易所,并取缔了所有石油期货交易品种。

  我国早期石油期货市场发展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监管权力分散。在我国期货市场建立之初,期货交易所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会同地方政府以及行业内大型骨干企业共同组建的。因此,各地石油期货交易所管理委员会都带有行政色彩,有些负责人甚至未与原行政机构脱钩,过多依赖行政权力,而过多的行政手段加于市场必然使得交易成本上升,交易效率降低。

  第二,市场缺乏统一的政策、法规规范。在建立期货交易所时,我国并没有制定统一的期货法规来规范期货交易市场的发展。国内对期货市场各种主体,包括期货经纪公司的设立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第三,交易所组织形式多样化。在初创阶段,交易所都不是会员制,并不拥有交易所产权。当时,我国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期货交易所:一是股份制交易所,如北京商品交易所;二是事业法人型交易所,大部分的交易所都采用这种形式。

  2.我国石油期货市场失败的经验教训

  第一,石油市场机制的形成和石油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交替发展的过程。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石油期货市场的建立与石油生产、流通、消费和管理体制等市场环境密切相关,监管层要根据市场化的进程,特别是垄断行业的改革来发展期货市场,为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建设寻找解决途径。

  第二,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是石油供求企业的共同需要。石油期货是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石油市场的体制建设和国际化进程提供全面的支持,监管层要根据改革开放进程,认真学习国外石油期货的成功经验,积极培育规范的石油现货市场,有步骤地进行现代石油期货市场体系的建设。

  新形势下推出原油期货意义重大

  随着国际油价不断创出新高,世界通胀局势日益加重。我国作为第二大原油消费国,经济发展与油价息息相关。推进原油期货上市,争夺能源定价权,对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稳定意义重大。

  1.世界石油的长期供需与短期风险

  (1)当前世界石油供需格局

  据推测,未来20 年,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耗年增长率将在1.6%左右。其中,石油需求增幅在0.9%左右。石油在人类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地位长期都无法撼动。OPEC 和其中的中东国家虽然在全球能源供给中的份额已经不能与石油危机之前相比,但仍然处于核心地位。中亚和俄罗斯作为新兴石油输出国虽然产量增加很快,但储量与OPEC 国家仍有差距。

  OPEC大部分成员石油储产比都非常高。2009 年统计数据显示,OPEC主要成员国储产比都高于50,其中储量排全球前三的是沙特、委瑞内拉、伊朗,其储产比分别高达75、115、89。整个OPEC 2009年储产比高达85.3,明显高于全球45.7的平均水平。

  全球石油需求格局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虽然以OECD 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始终消费了全球二分之一以上的石油,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自从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需求就超过OECD,成为新增石油需求的主要力量。从目前世界石油需求来看,美国以21.7%的全球占比位居第一,中国紧随其后。在全球10 大石油消费国中,“金砖”四国都位列其中,成为未来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2)伊朗石油禁运风波下的短期风险

  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冲突一直影响国际油价走势。刚刚过去的两周,原油期货价格连续上涨,一度突破110美元/桶,伊朗禁运事件已经对国际油价产生巨大影响。对于我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而言,能源价格上升将使得通胀压力再度加大,货币政策宽松进程可能受到影响。而对于金融市场而言,禁运将使得市场避险情绪再度提升,风险资产再度面临下行压力。

  2.石油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软肋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需求国,2011年进口石油20400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56%。如何解决日益严峻的石油安全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稳定的重大问题。从1994 年开始,我国就一直是石油净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程度越来越大。早在2007 年,我国石油消费中净进口所占比例就超过了50%的红线,2010 年则高达55.6%,并且仍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我国原油月度供需数据

  

从世界石油格局看我国原油期货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剧,我国的石油需求也将不断增加。预计到2015 年,我国石油缺口将达到1090 万桶/日。根据权威机构预测,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赖程度最高可能达到76%。目前我国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地区,其中沙特占20%,伊朗占11%,因此,世界政治格局特别是中东地区冲突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石油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乃至综合国力提升的软肋。

  3.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推出原油期货正当其时

  尽管未来石油安全问题非常严峻,但好在我国已经展开了积极的布局,逐步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制,探索多元化石油进口渠道,投资国外石油生产,确保油源,以减少中国未来可能发生的石油供应风险。

  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我国已经具备了建立和完善原油期货的有利条件,现阶段发展原油期货市场是必然趋势。近几年,国内原油期货上市呼声愈烈,监管层也多次在正式场合表示对原油期货的重视。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原油期货关系到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国家要抓紧建设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上海期货交易所也把原油作为2012年重点筹备的商品期货品种,积极准备原油期货的上市。

  (1)我国原油期货上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建立国内原油期货市场无疑是重要的。2004年以来,国际油价波动剧烈,我国原油价格已经与世界接轨。我国经济增长以及金融市场稳定与原油价格波动息息相关,建立完善的原油期货市场,争夺我国能源定价权是国之战略。

  同时,我国已经具备发展原油期货的先行条件。一、我国商品期市的发展为原油期货交易提供了条件。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期货市场法制不断健全,合规建设不断完善,自律管理日益加深,制度环境、法律环境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为原油期货运作打下了牢固基础。二、市场需求日益扩大,市场条件日益完备。

  (2)我国原油期货上市需要做的准备

  第一,要解决我国原油流通体制的市场化。目前我国的石油勘探开发、炼制以及石油化工等多数业务基本被三大石油公司控制,不利于原油期货的市场化发展。现行体制下,保值增值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原始动机受到抑制。

  第二,要不断开发我国的金融市场,使得原油标价货币在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有消息称,上海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即计划以美元计价,人民币结算。

  第三,要不断健全期货市场法律法规,并强化市场监管力度。(新湖期货研究所 付得玲)

  来源:期货日报

  (责任编辑:刘潇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