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张晶川代表:促进中俄合作 积极打造沿边开放先导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7 15:1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7日讯(记者倪伟龄)全国人大代表、牡丹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晶川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牡丹江市作为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中心城市和沿边近海城市,今年将抓住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举办亚太经济合作峰会(APEC)和中俄互办旅游年的契机,充分发挥牡丹江口岸城市的平台、通道、基地和窗口的作用,搭建全国对俄合作大平台。

  张晶川透露,2011年,牡丹江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再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实现10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8%,占全省外贸总值的27%。其中对俄进出口总值实现53.7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全省对俄进出口总值的28%,占全国对俄进出口总值的6.8%。外贸进出口总值和对俄贸易总值,分别居全省和全国地(市)级城市首位,成为“对俄经贸第一大市”。

  据悉,牡丹江市地处中、俄、日、朝、韩、蒙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区域,有着百余年的对外开放历史,对俄贸易曾占全国的七分之一;境内的四个国家一类口岸过货能力达120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木材集散地之一。2011年“牡(牡丹江)绥(绥芬河)地区区域发展”被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牡丹江市抓住机遇,提出“打造沿边开放先导区,探索辟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构想。目前,境内8个园区中有3个上升为国家级园区。境外7个园区中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已上升为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举办亚太经济合作峰会(APEC)和中俄互办旅游年,这将为中俄两国贸易带来巨大机遇。今年全市对外贸易实现首月开门红,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实现6.9亿美元,同比增长44.5%;对俄外贸进出口总值强势增长实现5.88亿美元,同比增长64%。

  他强调,牡丹江市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挥绥芬河、东宁口岸龙头带动作用,做好进口抓落地、出口抓加工、贸易抓转型、合作抓延伸“四篇文章”,持续打造进出口加工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会展中心等“五个中心”。如今,“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已逐渐形成对俄木业加工、机电、食品、建材和轻工五大产业集群。8个境内园区累计开发面积72平方公里,落户项目705个,完成投资284.5亿元。7个境外园区累计开发面积225万平米,完成投资28.57亿元。跨境连锁加工企业达到115户,年增长率达到10%,形成了外建园区、内建基地,内外互动、联动发展的“跨国连锁加工”新模式。他还表示,到2015年,牡丹江市口岸年过货过客能力将分别达到1800万吨、370万人(次),牡丹江在东北亚经济圈开放先锋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将成为全国沿边开放最活跃、业绩最突出的地区之一。

  (责任编辑:韩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