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政协委员齐呼电影票降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9 00:02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本报记者何悦
自电影产业化以来一直是热门话题的票价最近又成为焦点。两会期间,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和导演张艺谋、冯小刚、尹力、冯小宁、陈国星等6位全国政协委员在“加强对电影产业支持和整顿”的联名提案中一致呼吁:电影票价该降!著名导演冯小宁说:“应该再降低票价,让更多的人走进电影院。这样才能形成电影市场的真正繁荣。”这一提案吸引了外界关注的目光,大多数人认为这个提案确实为民着想,认同度相当高。
就在两会前,广电总局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影市场票务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今后电影院推出的各种优惠票价格,不得低于影院挂牌价的7折。这则电影票“限价令”,犹如在社会上丢下一颗舆论炸弹,受到了公众广泛的冷嘲热讽兼口诛笔伐,各界人士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种以行政手段干预价格管理的做法,究竟能让谁获益?它真的能执行到位吗?
可是电影票价降到多少合适?最简单的办法是将票价交给市场,降到能调动大多数观众有进影院观影的愿望为止。北京现在多数影院会在上午时间以半价出售电影票,票价在40元上下,这个价格还有10-15元的降低幅度。而在县城,如果票价能降到10元,而且有大片、新片提供的话,那么影院将会繁荣起来。可惜的是,院线在价格认识方面太过保守,宁可影院空着,也不想办法把座位填满,让影院陷入了越冷清人越少的怪圈。
冯小刚、张艺谋等人提出电影票价下降后,观众表示支持,能够少花钱,何乐而不为?院线方面也表示愿意配合,但如何操作,仍是难题。
中国电影票价本就高
喜欢进电影院的观众都知道,现在的电影票一般定价在80元左右,一部好莱坞大片动辄上百元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更别提3D或巨幕厅的票价,看一场电影平均要花50-70元,很多人抱怨,“看电影成了贵族行为”。
电影票价如果能降,对于观众来说当然是件拍手称快的好事。有统计数据表明,在发达国家,一张电影票相当于一个人可支配月收入的0.5%。而在中国内地,一张电影票则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月收入的2.5%左右。如果就观影次数来讲,中国平均每人每年只去影院观看影片0.2次,即平均5年才去一次电影院。
几位知名导演发出“电影票价该降”的呼吁,指出电影票价高成为阻碍中国电影腾飞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学家郎咸平也曾举过例子,1982年看《少林寺》票价1角钱,2007年在北京看《变形金刚》票价80元,25年翻了800倍,而在美国看一部《变形金刚》折合人民币不过54元,而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4倍,两相对比,中国电影票价是否过高已经一目了然。
根据6位委员的提案,目前由于电影院运营成本及制片方回收电影成本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电影票价居高不下,从而制约了观影人次,“适当降低票价则有助于固定消费人群,希望能推出指导票价和最高限价。”6位委员还建议,尽快出台相关影院建设的配套政策,积极督导各地支持推进二、三线城市的影院建设,在政策审批体制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然而,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是票价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降至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在当前中国电影票价本就过高的前提下,电影票降价真的能落到实处吗?
观众期待票价降低
导演委员们呼吁降低票价,观众们都拍手称快,许多观众在微博(http://weibo.com)上感慨“电影票价涨幅超过食品”,“电影票价太高,以上海为例,当年1角钱可看场电影,1角钱可买2个大饼1根油条,学徒工月薪可看180场电影。现在80元看场电影,刚工作的大学生月薪只能看30场电影,但80元却可购大饼40个油条20根。”
对于导演们呼吁的“降价”,消费者对此有什么反响呢?记者日前对此影城进行了采访。不少市民普遍反映,“我觉得应该恢复到10元一张的时代。”“很多片子质量不大行,还不如降低票价。”在采访中,也有人认为,张艺谋、冯小刚等人的提案,是有意让“烂片”失去市场,“小片发行不好票价又低,明摆着没法跟他们的大片相比。但小片消亡肯定不是件好事,没人肯尝试了。”
“电影对于一部分文艺小资来说,会有一种浪漫情调。可票价过高,经济条件不允许人们经常享受影院的氛围。票价高,反而限制了电影业的长远发展。”电影爱好者王小姐说道:“建议降低影院的租价,限制个别演员的片酬,放松审查,限制最高定价。”
在影城门口,记者还遇见带孩子来看电影的张女士,她告诉记者说:“我儿子去年看了一部国产的3D影片,一张票要150元。他们班10个孩子一起去看,这样就要1500元,完全都由家长来掏腰包,感觉太贵了。必须把准入门槛降低,这样才能增加观影人群。我认为电影票价应该降到30-40元。”
“去年我看了六七次电影,都是团购的票,没有超过30元的,30元在我心里就是个坎儿。没团购我就不去电影院,20多元的团购票也进一样的厅看一样的片,和他们的正价票没有一点差别。”黄先生表示原价电影票太贵,自己舍不得多花钱,“真的评价特别好的进口大片才会原价去看。普通的就过段时间,自己下载看看得了,反正我也算不上电影发烧友。”
虽然几位导演们的呼吁得到观众一致拥护,但也有消费者不满地说:“张艺谋和冯小刚的每部片子一上映总是哄抬最低票价,这会儿又出来呼吁降低票价了,真是自相矛盾。去年底,《金陵十三钗》上映的时候,张伟平曾经叫嚷着涨价,现在张艺谋呼吁降价,这出二人转可不默契。”《十三钗》是“二张时代”以来主流口碑最好的一次,却也是收益回报最差的一次。张伟平得到的教训是,应急式的涨价和提高分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有数量够多的人去看。接下来的国产大制作,依然要面临这个考验。
不过,限制最高票价对大部分观众而言还是喜事,“电影是大众消费,票价对工薪阶层来说偏高,看电影成了高消费。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降低票价是必须的。”
影城跟着市场走
一方吆喝“限折”,一方呼吁“降价”,消费者是赞不绝口,但是各大影城反应如何呢?某影城马经理告诉记者,因为现在影院大多数采用的都是分账式,所以票价直接影响了影院的盈利。“会员卡都办出去了,我们不能取消那部分折扣,不然会说我们不诚信。但要是有影院门市价、团购价都在降,其他影院迫不得已也要跟着降,但每部影片都有底价,到了底价以下的票价,我们每卖出去一张票就赔一张的钱,那肯定不能实施。”
对于张艺谋、冯小刚等提案,马经理坦言:“提案从提出到实施需要几番斟酌和修改,降价目前只是设想中的事情,目前影城只要继续做好放映工作就好。”
“大家都说北京的电影票价高,二、三线城市根本没有这么高,有一部分就是虚高。一部电影本来应该定价60元,有的影院定成100元,然后再通过半价等措施吸引消费者,这里面的水分就很大。如果政策能够让虚高的票价降下来,比如消费者能接受40元的定价,那你就得把票价定成60元,而不是随意地定成80元、定成100元。限价是给市场提供了一个规范。”北京某国际影城市场部经理武女士分析说,“我们的理想是把票价制定在一个合理水平,让消费者能够接受,同时又能保证影院自身的利益。靠细致的服务和硬件设施留住消费者,培养他们良好的消费习惯。而不是在他们想看电影的时候,打开团购网站大全,全凭价格挑一个最低的。”
在大部分物价都不合理的环境中,高票价成了无关紧要而又自然而然的事。要解决这个问题,全寄希望于行政干预,不是合理办法,也非长久之计。行政法规应该负责的是监督职能,至于价格,还是尽可能交给市场来解决的好。
团购也好,打折也罢,都是降低价格的销售方式。降价固然好,但是否降低了票价,就真能如电影人所愿,吸引了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那又未必。电影毫无疑问是商品,无论怎样艺术包装,也要花钱才能进电影院。观众在决定是否买票的时候,票价肯定是一个因素,太贵,扭头就走。然而更重要的还是这个电影好不好看?花得是否值得?所以电影人只能拍出更好看的电影,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支持国产电影,而不能仅拿票价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