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吉奥模式树起汽车重组样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9 00:02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本报记者苏利川
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的诉求日益紧迫,中国汽车业的兼并重组大幕已经拉开。然而,过去的发展轨迹似乎并没有多少经验可供借鉴,在国内,从十年前一汽天汽的联合到两年前长安重组原中航工业旗下汽车资产,在国企与国企之间,号称当时中国汽车业最大的并购案时有发生,但往往是重组的目标还没有实现,新的问题已经产生,重组双方总是摆脱不了“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怪圈。
只有一个例外。2010年12月9日,广汽集团和吉奥集团按51:49的股本比例,正式成立全新的合资公司——广汽吉奥,缪雪中从吉奥老板变身广汽吉奥总经理,其顶头上司为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只要是为了吉奥好,我怎么样都行。就像亲生的父母对孩子毫无私心的期盼。”这是在合资公司的成立仪式上,缪雪中说的最多的话。
一年多来,广汽集团的实力和吉奥汽车对市场的敏感反应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市场整体增速放缓的趋势下,广汽吉奥国内外销量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我们在产品品质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当然我们也保持了广汽吉奥那种灵活的经营,我们的表现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而且无论从内还是外,我们整体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广汽吉奥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业辉说。
1+1>2
翻开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史,人们不难发现,汽车民企是在国企的狭缝中发展出来的。由于先天固有的原因,它们对自身的独立发展有更多的坚守。而国企大集团一向自视为“正规军”,对民企有居高临下之势。一些专家认为,这两种互为抵制的姿态和意识首先都必须放开。特别是国企要敢于引入民企的力量,以荡涤自身固化的机制。
一方面,国内800多万户私企,真正实现股份制的企业才2万多家,只占百分之零点几。近年来,民营企业进行资产重组、资源整合,成立股份公司、甚至改制上市,民营企业就从单个资本转向社会资本,这是质的飞跃。另一方面,不少业内人士都在反思,通过30年的合资发展,为什么自主品牌在资本上有相对雄厚的实力的各大国有汽车集团迟迟难以推出,反而是在民营车企内首先出现?导致国有汽车企业难以在技术创新上有重大突破的原因是其始终没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有经营管理模式。
民营车企与国有车企的组合是动力与实力的组合,而保障这一组合顺利运转的则是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这种制度带来的结果应该是1+1大于2,而不是1+1=2。观察人士认为,民营车企与国有车企的合并,应该是各有需求的结果,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把国有车企的实力和民营车企灵活的效率机制互补起来,而实现这一有效互补的关键是有效制度的建立,而不是靠某一个人。所以,汽车行业下一步改革的一个方向应该是体制和机制融合与改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汽车企业国企与民企战略合作第一案,广汽与吉奥的合作被看做是国企、民企合作的“破冰之旅”。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用“绝配”形容广汽与吉奥的合资。在他看来,就中国汽车产业的现象而言,兼并重组无论是政府主导的,成功的案例不多,失败的则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广汽吉奥的合作模式成为值得借鉴的范例。一位国资委负责人更将广汽吉奥评价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广汽吉奥的范本意义
如何才能让在这种对民营企业来说,首先要解决一个观念问题。民营企业好不容易自己做大了当了老板,将来和人家合作去给人家当“伙计”,这一关很难过。因此,民营企业要认真研究一下广汽和吉奥的联合重组经验。从这个当中得到一些启发,将来逐步创造条件走联合发展之路,走体制制度创新之路,这条路走下去之后管理、经营和技术创新方面都会得到相关政策的扶持,这是一个大方向大趋势。
作为广汽集团的总经理,曾庆洪始终思考着国有企业体制机制的问题,更亲身体会到体制创新带来的企业快速发展。从1997年成立开始,1998年重组一直到2005年股份制的改造、2007年重组广汽日野、2010年8月30日广汽集团A股上市,都是体制创新的典型案例。曾庆洪说:“1997年,广汽年产不到10000辆,到2005年是24万辆,现在已经达到年产100万辆。2010年广汽集团收入1600亿元,今年预计是2000亿元。这证明我们走改革重组、创新变革做强做大的道路取得了成效。”他更明确表示,现阶段“工作重点就是广汽吉奥”。
对合资双方而言,广汽吉奥的合资合作都是一个共赢。对曾庆洪而言,吉奥为其带来灵活的体制、长三角的优势地域以及产品线上的互补。而缪雪中则认识到,作为民营企业,靠孤军奋战很难获得持续发展。合资公司成立之初,对于广汽和吉奥如何实现国企和民企两种企业文化的融合,不少人抱有观望和疑问态度,但一年来广汽吉奥取得的成果和展现的良好发展态势足以化解质疑。以首款车型奥轩G5上市为契机,广汽吉奥在生产对应、品质保证、成本改善、服务优化等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质变。
对于广汽吉奥的范本意义,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安庆衡认为:“在国企和民营企业在汽车整车企业的机制体制创新当中,广汽吉奥应该作为一种案例,作为一种启示。对于国内汽车企业而言,应该研究他们合资成功在哪,机制在哪,发挥国有企业的哪些优势,还有民营企业的哪些优势。”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则认为,广汽吉奥解决了两个问题。“国有企业的活力,通过和民营企业重组能够得到进一步的释放。自主创新的平台和机制则使双方在技术上可以互补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