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PM2.5只是一个起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9 05:29 来源: 深圳商报深圳正式公布18个环境质量监测站的PM2.5逐小时值和24小时滑动值,正视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主动把空气质量这个隐性问题变成显性压力,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进步。不过,我们认为公布PM2.5值只是第一步,只是一个起点,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利用公布PM2.5的契机去形成共识,去扎扎实实地改善空气质量。
PM2.5从一个公众相对陌生的专业术语到家喻户晓,再到政府实时公布监测数值,这里有民间组织的推动因素,有舆论的力量,但更是民意推动的结果,政府从善如流的结果。本来,对这样一个数据的出炉,我们有着一定的期待,期待通过PM2.5不仅让相关部门承认公众诉求的合理性,更承认公众感受的合理性。可从昨天人居委公布今年1月和2月的PM2.5监测结果来看,却多少让人有些担心,按照官方公布的数据,这两个月只有1天的PM2.5值超标,显然这与公众的实际感受有着巨大差距,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值得我们研究,也值得相关部门反思。
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为什么与公众感受不一致,第一个受质疑的问题就是监测数据与评价标准是否客观真实。我们现在用的PM2.5的评价标准是“年均值35微克/立方米、日均值75微克/立方米”,但事实上早在2005年,基于PM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世卫组织首次向世界各国推出了指导值,即PM2.5年均值不能超过10微克/立方米,日均值不能超过25微克/立方米。
为什么两者差距会如此之大?官方的说法是,世卫组织对PM2.5评价分指导值和阶段目标,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选用,指导值不是标准,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强制性。目前,我们采用的标准是世卫组织第一阶段目标值,虽然比较宽松,但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相适应的。可问题是,如果PM2.5的评价标准不能客观反映空气质量,那我们公布这样的结果有意义吗?由此得出的“优”或“良”又有多少人会相信?又有多少公信力呢?
其次,公众质疑的另外一问题是监测站的选址是否合理?深圳此次公布的18个监测站大部分分布在公园和学校,根据一般常识判断,这些地方的环境与空气质量是要优于大部分区域的。相关部门的回应称,监测站选址要求在比较空旷的地方,要能反映5公里内的空气质量,但问题是大白天有多少人能去逛公园呢?空气再好又能代表什么呢?普通市民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马路边、住宅区和写字楼里,那为什么不能让监测值更接近市民?告诉大家自己周边的PM2.5是多少呢?
其实,在是否公布PM2.5的博弈中,大家都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毕竟空气大家每天都在呼吸,好与坏每个人都可以感觉得到。可现在大家明明感觉不尽人意,却非要让大家相信空气质量不是“优”,就是“良”,这恐怕只会适得其反,只会伤害政府的公信力。要知道,老百姓要的是空气质量的改善,不是空气质量数据的改善。
用相对严格的PM2.5标准评价空气质量,可能短时间内会让空气质量数据看起来比较差,可这却能与老百姓的实际感受一致,能真实反映公众的诉求,也是一个形成全民共识的机会。事实上,从PM2.5的讨论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公众对PM2.5的认识和理解还是十分理性的,公布客观的PM2.5的数据和评价标准,政府的压力并不会因此增大,反而会更有利于公共政策的推动和责任分担,让公众清楚自己的环保义务和责任,这对社会,对政府,对百姓都是有好处的。
□ 本报评论员 李 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