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日韩自贸区:不再遥远的期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9 10:4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日韩自贸区:不再遥远的期待

  

中日韩自贸区:不再遥远的期待

  

中日韩自贸区:不再遥远的期待

  

中日韩自贸区:不再遥远的期待

  

中日韩自贸区:不再遥远的期待

  

中日韩自贸区:不再遥远的期待

  

中日韩自贸区:不再遥远的期待

  

中日韩自贸区:不再遥远的期待

  

中日韩自贸区:不再遥远的期待

  中日韩自贸区(FTA)构想最早提出是在2001年,但到2011年,却始终未能有实质性推进。直到进入2012年,随着全球经济格局因金融危机发生了质的变化,中日韩FTA进程也在10年后出现了突破的迹象。

  3月7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两会记者会上透露,中日韩FTA官产学的研究已经结束,中日韩FTA谈判有望在今年5月正式启动。

  曾经被认为将长期搁置的中日韩FTA谈判将重回桌面,究竟此次能否最终走向成功?对此,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和青岛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中日韩自贸区(青岛)高层学术研讨会上,多位业内专家就中日韩FTA签署的可行性、必要性、下一步发展和地方政府在其间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王泺:

  FTA签署地方可使力

  虽说FTA是国家层面协议的签署,但实际上,地方也能在协议签署上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

  由于中日韩FTA涉及所有的货物贸易,预计包括降低关税、全面产业开放等内容,因而地方与日韩企业的产业互动能令政府对FTA对国内产业的冲击和影响有客观理解,进而在FTA签署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谈判工作。

  比如,青岛这种原本就与日韩经贸领域合作颇多的城市就具备为中日韩FTA提供第一手资料的条件,完全可以考虑选取某些特定的领域或产业,探索在FTA签署前,尝试一些与自贸区相关的政策。具体来说,可以考虑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前提下,将原本的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成为进口加工区;或是从消费领域做文章,鼓励资本在一个划定的区域经营一些日韩免税商店等,即便日后FTA谈判出现意料外的拖滞,这些尝试也可以给地方政府带来收益。

  另外,对于农业问题这个长期困扰中日韩FTA谈判的主要阻碍之一,也完全可以考虑从地方、企业层面推进合作。例如,加强中日韩地方性自治体、农协组织和农业企业合作,搭建地方农业合作平台,创建针对日韩市场的农产品出口基地等,弱化和分散日韩两国国内对农产品市场开放的阻力,一定程度上减少日韩FTA谈判难度。

  林桂军:

  不排除一对一FTA

  尽管当前中日韩FTA曙光乍现,但不能否认三国间根深蒂固的政治性矛盾依然存在,我们希望能够克服,但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经济形势的催化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长期积累的矛盾,前景并不乐观。毕竟韩日的基本外交政策还是以美国为基础的,所以,对于中日韩FTA前景,我是看好的,但是具体执行方面,我仍觉得困难不小,需要三国共同努力。比较而言,中日或中韩之间先行一对一签署FTA短时间内或许更为可行。

  张燕生:

  危机催化中日韩FTA重生

  近期,中日韩FTA重现新机,这不得不归功于目前动荡的国际经济形势。可以说,这场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加速了中日韩FTA的建立。

  下一步,就要看中日韩三国能否把握好这个时机,推进FTA谈判出现质的飞跃,在我看来,需要共同解决“开大门”和“开小门”的问题。

  所谓“开大门”,是指中日韩三国协商,在保证自身利益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货物贸易零关税,实现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实现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等目标。

  所谓“开小门”,则是指中日韩三国需要解决中日韩之间市场经济规则、管理、标准等一系列问题。只有三国间制度、体制的差距解决了,加之通商、市场开放的前提,才能避免今后在FTA项下仍可能出现的摩擦争端,方能建立一个高质量的中日韩FTA。

  赵晋平:

  中日韩FTA天时地利待人和

  中日韩FTA构想最早可追溯至2001年,但却因种种原因而一直未能有实质性推进。直到2009年后,全球经济格局因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方为三国FTA的签署提供了难得的天时,再加上三国长期以来贸易交往已具规模,制度和市场进一步合作条件成熟;以及日本谋求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行为,令农产品市场准入等困扰FTA进程的老问题客观消除等因素叠加。

  而随着天时的到来,三国间地利的优势也就显得更加必要和突出,这个可以从三方面论述。

  一是宏观经济影响。有测算结果显示,如果中日韩三国间FTA能够成型,仅就中国而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力就会提升0.5%,国内就业则会提升0.96%~0.1%。

  二是贸易创造的效益显著。FTA最大的优势在于降低签署国间的贸易成本,实现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因此,它的最大效果反映在贸易的创造性上,它会产生更多的贸易机会。如果中日韩FTA成功签署,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可能就会提升4.43%,进口的增长速度将达到6.32%。

  三是地缘政治影响重大。目前中国GDP按照2011年计算已经达到了7.5万亿美元,日本是6万亿美元左右,韩国是1万亿美元,三国加起来基本上能够和美国、欧盟的经济相匹敌,它会成为继美国、欧盟后,整个全球经济又一重要板块。

  当天时、地利都具备了,目前最需要的就是中日韩三国间的人和,如果三国能放低姿态,在重要问题上寻得互利的妥协,拖延多年的中日韩FTA谈判进程出现质的突破将成为可能。

   李永:

  利用博弈关系推动FTA谈判

  中日韩FTA表面看,是三国间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有美国利益牵扯其中。所以,日后,如果想要此次三国谈判热度维持下去直至FTA签署成功,就要明确三国加美国间的利益联系,进而利用这种博弈关系,推动中日韩FTA谈判最终成功。

  先看韩国。虽与中国和日本相比,韩国看似是三者间的弱者,可实际上它已经和美国、欧盟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这令其产品出口欧美几乎畅通无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韩国已占据了“亚洲经贸大哥”的位置,但这也不表示其后期贸易的高枕无忧。对于韩国来说,对中国市场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尽管目前其对中国的依赖不如日本来得急迫,但是一旦日本和中国间签署了FTA,韩日这两个产业同质化严重的国家再与中国做贸易时将会面临关税差异,韩国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就很难保证。

  至于日本,则长期处在左右摇摆的状态。一方面政治上它希望依靠美国,于是积极谋求加入TPP。但事实是,国内的阻力和国外的压力下,日本加入TPP前景并不光明。截至目前,一轮谈判后,9个国家中只有3个国家表示支持其加入。另一方面,它经济上又不得不依靠中国的市场。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间,日本对中国市场贸易依赖从6.3%增加到19.4%,反观其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则从29.7%降到15.4%。

  因此,考虑到这种背景,推动FTA时完全可以利用三国博弈关系。

  袁晓莉:

  FTA签订前三国实力要看清

  中日韩三国合作趋势已成,但在具体谈判和签署协议过程中,还需从各自产业优势劣势考量,在合作的前提下,争取自身利益实现最大化。

  分行业来看,农业方面,中日韩三国间,中国产业优势最大;矿业来讲,则是韩国更具优势;制造业方面,整体来看,日韩两国优势大于中国,分项来看,中国较弱的行业是化工、机械运输设备,相对较强的是办公和电信设备,基本和韩国的制造水平相当,而纺织品服装方面,中国则是具备绝对的竞争优势。

  当三国产业优劣势明了后,再进行FTA谈判时就需要一些技巧,为本国弱势产业尽可能争取良好的适应和发展空间,必要情况下不惜用本国优势产业的适度让步来争取。

  具体中国而言,在农产品开放领域,必然要在与日韩的谈判中下足功夫,大力争取,而在自身相对薄弱的产业,比如石化、钢铁、机械设备运输方面,则应尽可能逐步开放,必要时申请一定的保护期。其他如金融、文化和娱乐服务等服务贸易方面,中国也应该适当保护。

  庄芮:

  关注谈判政企要自我保护

  截至目前,中日韩FTA刚刚完成官产学的研究,距FTA的最后签署还有一段距离。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相关企业都大有可为。

  我建议地方政府和企业密切关注FTA谈判进程,特别是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产业调研时,要借机提出产业要求和问题,保护自身的利益。因为FTA的谈判会分为三部分,一是货物贸易谈判,就产品关税减让达成共识;二是服务贸易领域,协调要价和出价问题;三是与投资保护相关的问题和争端解决机制,而三部分协议的达成均需通过对相关产业调研后才能决定。

   王文正:

  FTA带给企业的不仅是优惠

  提到FTA,企业最先想到的往往是零关税、市场更开放等一系列优势,但实际上,在最大限度享受区域一体化带来的优惠背后,企业还要面临比过去更严峻的竞争形势。

  目前,我所在的青岛众地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对日本出口床上用品最大的公司,日本市场占公司出口超过50%,一旦中日韩FTA成功签署,对于公司来说,仅关税的降低,就将节省一大笔成本,缓解公司近几年逐日上升的人力成本压力。

  不过,公司也意识到,中日韩自贸区概念能够实现同时也意味着未来三国企业需在同一平台上竞争。而在我看来,公司目前的管理模式显然无法与日韩先进的经营模式抗衡,这就需要企业在认清自身情况的前提下,尽早为自身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以在中国加入FTA后更好地生存下去。

  以众地集团来说,公司已着手为FTA签署后面临的挑战进行准备,具体工作包括提升企业员工和企业管理层的素质;收购日本市场知名百货企业,践行本土化战略;在东京建立公司专门的研发机构等。

  刘文俭:

  有能力城市可争取“先行先试”

  中日韩FTA执行的意义不仅局限在国家层面,其实对于城市而言,也意味着机遇。比如,之前中国—东盟自贸区,广西南宁市就从中受益颇多。因此,有条件的城市完全可以考虑在三国签署FTA后,争取市场开放关税减免等先行试点,尽早赢得商机。

  以青岛为例。青岛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在争取中日韩FTA试点上就有很大优势。毕竟地理位置决定青岛与日韩两国经贸往来已久且关联度极高,目前更已成为日韩投资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资料显示,韩国和日本分别为青岛市第一和第三大外资来源地。日本和韩国分别为青岛市第二大和第三大贸易伙伴。近5年来,青岛市对日韩贸易更突破700亿美元大关,达到760.86亿美元,占全省、全国的40.36%和3.20%。

  在此背景下,如果后期中日韩三国能够成功签署FTA,青岛完全能够凭借自身区位优势和日韩长期经贸合作关系申请成为中日韩FTA先行先试城市之一,就可以先一步享受到更多FTA带来的优惠。青岛关于在其西海岸建设一个国际贸易中心;建立董家口保税港区;推进前湾保税港区成为自由贸易港试点;加强中日韩区域主要港口合作,进一步扩大双方的贸易规模;拓展以青岛为中转,内地转口至日韩的贸易航线以及日韩货物出口欧亚的陆路运输等加强与日韩贸易往来的计划执行也会更为顺畅。

  圆桌嘉宾:

  张燕生: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赵晋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林桂军: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兼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

  李永: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

  王泺:商务部研究院亚非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庄芮: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王文正:青岛众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袁晓莉:青岛科技大学东北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文俭:青岛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教授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