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新委员:海外需求并未下降 政府应助企业走出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9 14:0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全国政协委员、利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新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9日讯 全国政协委员、利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新在接受中国经济网、和讯网联合访谈时表示,海外订单明显下滑,但是海外需求并没有下降,政府应该帮助企业解决走出去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出口同比下降0.5%,进口下降15.3%。前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认为,今年的进出口贸易可能退回到个位数的增长,呼吁政府出台更多相关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出口。而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李立新看来,企业不仅仅是做好出口贸易,还应走出去到海外去投资、建厂。
“海外订单明显下滑,但不要认为国外市场需求下降!”李立新指出,索性把工厂建到海外需求地去,与消费者零距离,“成为市场的一份子,销售就会畅通许多。”
但当前民营企业“走出去”还存在着一些困难,李立新指出,首先是审批难、周期长,制约“走出去”步伐;其次融资难、成本高,制约“走出去”规模;三是政策严、门槛高,制约“走出去”积极性;四是服务缺、弯路多,制约“走出去”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李立新还建议,除推进金融创新,让民间借贷合法化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之外,政府还应继续简化审批,将民营企业境外投资审批制逐步改为登记制;设立民营企业或中小企业开拓境外投资资金;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公共服务体系等。
代表委员谈相关话题:
宗庆后:民企海外并购要谨慎 否则等于"送钱"
2012年3月2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接受中国经济网专访时表示,目前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好机会,但民营企业海外收购要谨慎一点,否则等于给外国企业“送钱”。 【点击进入访谈专题】
孔庆平:欧美不动产跌价50% 海外投资的最佳时机
全国政协委员、中海地产董事局主席孔庆平在经济界别小组讨论会发言时表示,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主要用来购买欧美国家长期债券,一方面美元债务风险在提高,另一方面收益率非常低。他认为,目前欧美国家的不动产已经从高峰时跌价50%,现在是一个海外投资的最佳时机。
孔庆平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道中也提及加强对境外投资的指导,强化政策的支持,引导一系列的行业在境外的投资合作的并购,我觉得这个提法是非常到位的,因为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非常高,到去年12月底已经有3.18万亿美元,这些外汇大部分都是用于购买境外的发达经济体的政府长期的债券。 【详细阅读】
更多精彩请参看:
2012年中国经济网全国两会专题
(责任编辑:张元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