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了一粒种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0 07:12 来源: 经济日报黑龙江省龙江县的杨海军是个地道的庄稼人。5年前,他家一亩玉米地能打八九百斤就不错了;去年,他家的玉米地亩产达到了1300多斤。实实在在的丰收让他更深切地体会到科学的神奇力量,可心里也有个疑问:“现在一亩地的产量已经翻了番,这产量还能再增加吗?”
“‘八连增’之后,我国粮食增产的潜力还很大,这一点毋庸置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农业中心主任王道文说。那么,在农产品总量需求刚性增长的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的潜力如何挖掘?
要弄清粮食生产的潜力问题,首先要认识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比如,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日益加剧,农业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等。
“这些不利因素大都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来寻得突破。但‘八连增’之后,我国最迫切需要突破的是种业科技创新。”王道文委员强调说,“不要小看了一粒种子。”
目前,良种对我国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0%左右。这些年来,我国农作物品种选育水平显著提升,推广了超级杂交水稻、紧凑型玉米、优质小麦等突破性优良品种。然而,我国种业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品种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我国现有持证种子经营企业8700多家,但99%的企业没有研发能力,一些品种甚至要从国外进口。
“我们应该乐观地看待粮食生产的潜力,但切不可松懈,加快种业科技创新迫在眉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提出,以突破性优良品种为标志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是种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粮食等农作物实现稳产增产的保障。在当前的环境下,如果国内企业缺乏关键性的科技创新,就有可能在国际种业竞争中丧失主动权。
黄大昉委员建议,应注意将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选育创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新品种。
种业科技创新势在必行,但创新该如何实现?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科研院所有自身优势,一些前瞻性创新成果大多诞生在科研院所,但其与田间地头的实际应用之间存在一段距离,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还有一些偏差。
科技创新还有一个不应忽视的主体——企业。来自农技一线的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盘锦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雷对此深有体会。他表示,农业科技企业对一线农民的生产需求及反馈的信息非常敏感。
“目前,科研院所和企业良性互动的创新体系正在形成,但两者之间的分工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创新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加强。”黄大昉委员认为,科研院所应专注于科学研究,商业化的育种可逐渐交由企业完成。
针对我国种子企业数量众多但普遍规模小、研发能力弱、竞争力不强的现实,黄大昉委员建议,应培育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在种业方面,国家已经有政策出台,鼓励以“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为主体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发挥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八连增”之后,保持我国粮食生产的好势头离不开科技,科技兴农,种业须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