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昨两千余名青少年“力挺”环保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1 05:50 来源: 东南快报

  □本报记者 洪冷冷 见习记者 陈木易/文 郭盛/图

  昨日,我们来到了福安和永泰,两地共两千余名青少年积极响应环保号召。至此,“学习长汀经验,建设青春家园”接力活动的山区线已经走完。今日我们将到达整个活动的最后一站闽清。

  福安是山区线的最后一站,昨日1000多名青年志愿者来到福安市阳头广场参加了接力仪式。并在仪式结束后,分散开来,到街头巷尾参加志愿服务。有的进行植树、有的进行“家园清洁”活动。

  福安市委常委、总工会主席徐燕蕴表示,福安职专、福安十中的志愿者服务队十多年来持之以恒的环保义务活动已经慢慢在福安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三年,人数发展的规模扩展到现今的6000多人。另外,在永泰站,接力仪式在永泰一中举行,现场1000名青少年参加了仪式。他们在现场展开了一场名为“绿色永泰,绿动青春”的贴标活动。随后,少先队员们在一中校园内种下了“红领巾”林,团员们种下了“共青林”,从福州专程赶来参加活动的FM987车友俱乐部的车友种下了“车友爱心林”;另外,来自福州的五十多名创业青年还在现场搞起了“共植成长树,携手创业林”的主题植树活动。

  据了解,永泰团县委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在全县各中、小学开展树木认植、认养、认管活动。

  永泰县副县长王寿钦说:“前几年,我们因为开发、种植、建设等原因,造成了水土流失,现在我们要加大治理力度,严格管理,哪个单位造成流失,哪个单位就要负责。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色家园,我们必须行动起来!”

  人物典型

  陈清先后被团中央、团省委等单位授予“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和“第三届福建青年创业奖”

  “疯狂”念头:

  放弃令人羡慕的工作带村民开荒

  1984年,陈清出生在福安市上白石镇一个叫占西坑村的偏远小山村。在他的童年记忆中,仅有700多人的小山村,单纯依靠原始的养殖和种植业勉强生计。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量的村民外出务工,只有小部分的村民,守着几亩农田过日子。原本绿油油的山峦变成了荒山。

  2006年底,在外工作两年的陈清准备回老家过年,不料却遭逢大雨,回村的唯一山路被泥石流给淹没了,他回家的愿望半路夭折了。

  不久后,陈清的脑中有了一个“要不得”的念头:回老家开荒。对许多人来说,陈清这个想法实在太疯狂,要知道当时他有着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全国千县办驻福建工作站的一员。

  顶住压力:

  村民难接受规划他坚持环保创业梦

  2007年,陈清辞去工作,回乡养殖创业。他的这一举动让家人无法接受,但他仍顶住压力开始环保创业梦。

  陈清说,他想创新一种生态养殖模式,以此带动家乡的经济发展,并吸引在外务工的年轻劳动力回来。这样一来,既增加大家的经济收入,又能带动家乡的种植业。

  2007年6月,陈清首先组织占西坑村的8户村民成立了“福安市占西坑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并规划在竹林里放养土鸡、河里养鸭,荒山闲地种草养兔,兔粪种植玉米、稻谷、小麦等农作物,农作物用来养肉鸽,秸秆用来养羊,形成一种生态循环的养殖模式。

  但这规划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村民的支持。陈清说,上白石镇占西坑村位置偏僻,合作社面临着交通不便等困境。面对质疑,他并没有放弃。

  一段时间之后,陈清的养殖模式初显效果,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这在村里造成了轰动,许多村民要求入股参与。

  转危为安:

  四年苦心研究创出环保生态模式

  此后,陈清又筹资了200多万元,建了闽东第一座大型肉鸽养殖场——“福安市添益养殖场”。起初运作,顺风顺水。没想到中间却隐藏着危机。由于养殖场生产发展过快,管理和技术没跟上,4000多对鸽子受病毒感染,出现了大规模的死亡。

  “那时候每天起码死40多对,经济损失在4000元左右。”但陈清没有退缩,他从技术入手,聘请了省农科院的教授当养殖场技术顾问。仅用三个月,养殖场就恢复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鸽子多了,每天鸽粪堆积如山,并引来无数苍蝇、蚊子。鸽子受不了,不时有疾病发生,并影响到村民。陈清采取了多种解决办法。村民闹到了政府去,要求养殖场搬迁。终于,他经过苦苦研究,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将鸽粪变成了猪饲料,危机得以顺利解决。

  将近四年的苦心研究之下,陈清终于创出鸽子粪喂猪、猪粪产生沼气做饭、产生沼气剩下的沼气渣子种茶的这条生态链。让村中每户每年收入增加近4000多元。如今,村里的山上种满了300多亩的茶叶,200多亩的树林,重新恢复了生机。

  生态名片

  福安市,是福建省宁德市辖市,是海西东北翼的交通枢纽和闽浙赣内陆的重要疏港通道,环三都澳区域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是全国及福建省畲族人口最多的县份。

  福安市被列为全省水土流失Ⅲ类县。在2000年,福安市水土流失面积达265.9平方公里,占福安土地总面积的14.8%,经过坡改梯、山塘水库等多项工程措施建设,使水土流失区增加有效灌溉面积246公顷,增加旱涝保收农田面积450公顷,保证茶果园灌溉面积150公顷,年增加直接经济效益369万元。经十多年的综合治理,现如今最新的遥感数据表明,现有水土流失总面积为232.1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降低了33.8平方公里。

  永泰县位于福州西南郊,总面积2241平方公里,辖有9镇12乡,264个村,总人口37万。永泰县属于全省22个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之一,省水保监测中心遥感测算统计,全县水土流失面积43.85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3.09%,其中轻度流失面积20.09万亩,占流失面积45.8%;中度流失面积12.53万亩,占流失面积28.6%;强度以上流失面积11.24万亩,占流失面积25.6%。

  经过多年整治,“十一五”期间,完成造林面积20.6万亩,完成封山育林面积2万亩,森林资源总量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十一五”末期,全县林地面积244.1万亩,2011年,又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6.542万亩。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3%,县城区空气污染指数均值46,空气质量优,是福州空气最好的县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