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如何破解美对我战略围堵:变"不结盟"为"准结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1 07:0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变“不结盟”为“准结盟”——破解美国对我战略围堵的方略选择

  

如何破解美对我战略围堵:变"不结盟"为"准结盟"

资料图片:2011年11月10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夏威夷大学的东西方中心发表演讲。当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夏威夷檀香山说,亚太地区将是美国今后外交战略的重心,21世纪将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新华社记者王丰丰摄

  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高调“重返亚洲”,在中国周边煽风点火、拉帮结伙,制造混乱、挖我墙角,遏制中国崛起的图谋日益昭显,围堵中国的行动日益密集。

  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必然性

  一方面,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制度性危机加剧,相对衰落征兆日显,其欲同时应对新兴大国群体式崛起、对付伊斯兰世界反美情绪高涨明显力不从心,陷入战略焦虑之中;另一方面,美国维护全球霸权的战略目标依旧,认定快速崛起的中国必然与其争夺战略空间、挑战其“世界领导者”地位。

  中国是快速崛起的新兴大国,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因而被美国认定为最有能力、最有意图挑战美国霸权的大国。中美间这种结构性矛盾决定了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取向不可能根本性改变。美国已经将中国锁定为主要战略对手,以中国作为假想敌国进行军事力量部署的态势已然形成。尽管美国仍然高喊发展与中国的合作关系,但是做的完全是另一套。这是中国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不能做“鸵鸟”,不能自欺欺人,不能继续抱持与美国“发展战略关系”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鉴此,中国必须根据安全环境的变化尽快调整国际战略,在力求稳定对美关系、力避局部对抗发展为全面对抗的同时,积极谋划破解美国战略围堵的战略与方略。一个重要思路是,变“不结盟”为“准结盟”。美国以多种形式的联盟集中对我,我亦不能单打独斗。不要说中国的综合国力相对美国差距依然甚大,即使将来综合国力超过美国,中国以一国之力也难以破解美国拉帮结伙所实施的战略围堵。再说,中国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也必须聚集众多的盟友。一个单枪匹马的“孤独大国”绝不可能成为多级世界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力量中心。因此,“结盟”还是“不结盟”,绝不应成为一成不变的教条,而应是以国家面临的安全环境变化为转移、因时因势适当调整的方略。

  (责任编辑:林秀敏)

  

  

如何破解美对我战略围堵:变"不结盟"为"准结盟"

资料图片:2011年11月16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美国总统奥巴马(前左)检阅仪仗队。当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抵达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开始对澳大利亚进行正式访问。奥巴马一行此次主要访问地点是澳首都堪培拉和北部城市达尔文。新华社发(白雪摄)

  为何要变“不结盟”为“准结盟”

  冷战中后期,中国曾实行“不结盟”政策,主要是为了避免卷入两霸对抗,同时也是基于对冷战前期与苏联结盟痛苦教训的反思。事实上,当时中国的“不结盟”也是不绝对的,在对付苏联威胁问题上实际上与美国结成了“准同盟”关系。冷战结束后,中国提出“三不”政策(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主要是为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目前看,这一目标基本实现。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动,国际秩序酝酿重大调整,中国的国际安全环境特别是周边安全环境随之发生剧烈变化。面对美国不断升级的敌对行动,中国如果继续坚持“不结盟”政策,必然导致美国更加肆无忌惮的战略围堵,中国的安全环境与发展环境必然进一步恶化,甚至有可能出现针对中国或者中国被迫卷入的大规模战争的危险。

  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尽快谋划从“不结盟”走向“结盟”的战略性调整,否则很可能陷入极大的战略被动。但是,现在就公开打出“结盟”的大旗显然缺少可行性。在未对有关国家进行相应工作的情况下,其响应我结盟号召者不会太多,所结成的联盟依旧将是一个弱势联盟。我公开号召结盟,等于正面向美国发出挑战。

  “准结盟”方略三大要点

  因此,当务之急应是大力发展“准结盟”关系,即“不是盟友的盟友”关系,为将来一旦需要结盟创造条件。

  “准结盟”方略的要点是:

  1、继续宣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三不”政策,一段时间内不公开结成军事同盟。

  这是因为,任何战略调整都要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结盟对象国的关系升级也是需要一定的磨合;从策略考虑,避免过早地引发美国的反弹,减少美国对我战略调整的干扰。与此同时,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政治、经济、安全投入,努力深化与同盟对象国首先是与我战略利益和战略理念广泛相近、正在积极谋划“重返亚洲”的俄罗斯,以及其他对我友好的周边国家的关系,争取与其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努力打造周边“睦邻友好带、战略稳定带、经济合作带”,使之成为我周边地缘战略依托。

  美国对我战略围堵的重点是,在我周边组织联盟体系,挑动周边国家向我发难。我破解美国战略围堵的着力点也是必须集中在周边,将打造“三带”作为周边外交的中心目标。“睦邻友好带”不同于“势力范围”,不具有控制性和排他性,因而易为周边国家所接受;“战略稳定带”不同于“战略缓冲带”,不是将安全危险推给周边国家,所体现的是种共同安全思维,因而不会引起周边国家的不满;“经济合作带”不是一味追求商品销售市场和能源资源基地,而是追求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因而有望受到周边国家的欢迎。

  (责任编辑:林秀敏)

  

  特别要加强上合组织的建设,确保我西部、北部周边安全稳定,并借以扩大我欧亚大陆地缘战略纵深,打造我运筹周边外交、进军海洋的战略依托。还可以考虑与俄罗斯联手倡议建立“东北亚安全机制”,应对美日同盟的强化,掌握东北亚安全事务的主导权;深化与东盟中友好国家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关系,稳定与东盟业已形成的合作关系;主动倡议建立由我主导的南海集体安全机制,引导南海秩序向着于我有利的方向发展。

  3、在周边国家中树立“靠得住、惹不起”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增强我国的周边软实力。

  周边某些小国一夜之间纷纷靠向美国、向我发难,并非因与我矛盾多么深刻所致。根本原因在于,有的小国受到外部势力的唆使,欲仗美国之势寻求其单独对我难以获取的利益;也有一些小国,看到美国强势回归亚太,害怕美国对其复制“利比亚模式”、在其国内制造动乱,进而实施所谓“人道主义干涉”、颠覆其政权,不得不讨好美国以避开美国的锋芒,为此不惜得罪我国。在此情况下,我国的应对之道应是,树立“靠得住”、“惹不起”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首先是“靠得住”。国家间交往与朋友间交往是一个道理:一看人格品行;二看实力价值。特别是弱者交朋友,重要标准之一即使“靠得住、敢担当”。在“新干涉主义”肆虐的当今世界,周边小国只有在认定我国具有保护其免受西方大国安全威胁的能力与意志,关键时刻能够“拔刀相助”、成为其“安全靠山”的情况下,才可以放心大胆、实心实意地向我靠拢。因此我国必须树立“靠得住”的国际形象,勇于担负“大国责任”,敢于维护国际正义,特别是在维护以“不干涉主权国家内政为核心的国际法基本准则”问题上有更多的担当,在维护周边地区安全稳定上有更大的作为。

  其次是“惹不起”。也就是说必须“立威”。只有具有相对强大的实力、关键时刻敢于发力的胆气、正气凛然的大国威严,才能令周边小国在投靠与我敌对大国时有所顾忌,在挑战我利益与尊严时谨慎为之。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对周边小国应当有更多的包容,对某些小国搞点“大国平衡”不必过于在意,对它们惧怕美国的心理有更多的理解。但是,绝对不能容忍某些小国傍定美国与我对着干、侵蚀我重大利益。首先可以利用经济手段,包括停止某些经济援助、撤销某些合作项目,不允许某些国家既从我国获得经济好处,又挑战我国的重大利益甚至是核心利益。军事手段应是最后的选择,而且应是基于还击的需要,不可轻言“不用”、自弃威慑力。不论运用经济手段还是军事手段,都必须做到有理、有利、有节,不动声色、把握适度,努力避免其他大国的介入,同时在争取国际舆论上做好功课。

  (责任编辑:林秀敏)

  

  三是尽力缓和对美关系,至少要推迟中美冷战的爆发,同时毫不含糊地抵御美国的打压。努力争取欧洲大国,防止其被美国拉入遏制中国的战略同盟。强化印度的新兴大国意识,似可考虑同意俄罗斯的建议,接受印度与巴基斯坦同时加入上合组织。认清日本傍定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图谋,不再对日本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要让美国牵着鼻之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主动设置议题、引导事态的发展,在国际规则制定上争取更多的主动。要避免过左过右两种极端倾向,一味低调,一味强硬,是非理性的、危险的。

  总之,面对美国日益强大的战略围堵,中国已经到了非大幅调整国际战略与方略不可的时候了。必须纵横捭阖地运筹国际关系特别是周边关系,大力发展心照不宣的“准结盟”关系,作为我应对“麻烦多发”事态、破解美国战略围堵的重要方略。(作者: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王海运)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