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日首相发表文章致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1 07:2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日首相发表文章致谢

  上图:2011年3月14日,日本岩手县山田市地震海啸过后房倒屋塌。下图:2012年3月1日同一地点的情形。新华社发

  日本“3·11”地震一周年之际,首相野田佳彦在美国媒体发表文章,承诺克服地震、海啸和核电站事故三重灾难带来的挑战,建设“新日本”,同时感谢其他国家的援助和支持。日本各地定于11日举行追悼仪式、防灾演习等活动,纪念那场空前灾难。

  创建11座未来城市

  野田10日在《华盛顿邮报》网络版发表文章,标题为《地震一年后,建设新日本》,介绍一年来灾区重建、重振经济和福岛第一核电站辐射泄漏应对措施。

  “3月11日铭刻在日本的集体意识中……过去12个月,日本取得显著进步,”他说,“我坚信,这段困难时期必须并且将标志着日本全面复兴的开始。”

  他说,设立特别重建区并落实其他“开放式重建”观念引导下的倡议,灾区将激发新一轮国内外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现有产业恢复和强化创新。

  包括大船渡、陆前高田、东松岛3个重灾区在内,日本政府计划创建11座“未来城市”,争取建成紧凑型城市,发展使用智能电网和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离岸风电场的分散、环境友好型能源生产。

  野田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在石油危机后构筑最节能经济模式,地震一周年之际,“我们的目标不仅是使日本恢复到2011年3月11日以前,更要建设一个新日本。我们下决心战胜这一历史性考验。”

  不忘国际社会支持

  “我们不会忘记这场灾难中逝去的爱人、朋友和同事,”野田说,“不会忘记国际社会倾注支持并表示与日本团结一致。”

  在法国首都巴黎,大约2000人9日在巴黎圣母院参加弥撒。出生于重灾区宫城县的旅法日本钢琴演奏家菅野纯在仪式上感谢法国和其他国家向日本提供支持。

  日本外务省自今年2月以来在大约130家外国主要报纸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电视台发布广告,表达对国际社会灾后援助的感激。

  日本观光厅和政府观光局定于11日启动“日本·谢谢你”活动,旨在以一系列面向外国游客的旅游项目感谢各国对日本的支持。

  各地为遇难者默哀

  日本政府定于11日下午在首都东京皇宫前的国立剧场举行追悼仪式。一年前地震那一刻,当地时间14时46分,全日本将为遇难者默哀。

  届时,首都圈主要私营铁路运营商旗下数百列电车将停车,呼吁乘客默哀。位于东京银座商业区的和光百货大楼将鸣钟11响,一分钟默哀后再次鸣钟11响。

  日本驻海外大约200座大使馆和总领事馆定于11日前后举行追悼仪式。

  另外,部分地方政府当天将组织防灾疏散演习,以备今后可能发生的地震和海啸。一些演习模拟背景类似福岛第一核电站遭海啸侵袭后失去电源的情况。

  大阪府一所寺庙10日举行佛教法会,点燃大约1.6万支蜡烛并刻上每名遇难者的姓名。

  ■观察

  重建路漫漫

  特大海啸给灾区留下了海量废墟。日本环境省估算,仅宫城、岩手和福岛三县共产生灾害废墟2253万吨,其中已完成分拣、回收和掩埋最终处理的只占全部的5.6%。如果依靠县内设施独自处理,宫城和岩手县仅消化灾害废墟就分别需耗时19年和11年。

  没有人愿意在一片狼藉的废墟堆上重建家园。遍布东北灾区的废墟堆如未能及时清理,震后重建只能是纸上谈兵。但目前只有青森县、山形县以及东京都开始接收和处理灾区废墟。一项民调显示,超过86%的市区町村地方自治体因担心焚烧废墟会导致放射性物质扩散,而不愿接纳灾区废墟。

  福岛地凄凄

  福岛20公里警戒区内的废墟基本原封未动。福岛的最大敌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放射性物质,200万福岛人的最大战斗是“除染”——清除、减少起居生活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而在动辄以数十年、数百年计半衰期的放射性物质前面,福岛人的抗争显得那么无助。

  今年3月初,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表示,政府计划投入至少1万亿日元用于福岛核电站周边核污染区的除染。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全民规模的大行动。掘地三尺,栽培向日葵,高压水枪冲洗,扫落叶,甚至剥树皮。然而,除染效果如何,尚有待时间检验。

  列岛心惶惶

  事故改变的不仅仅是福岛人的生存状态,也在重新塑造许多日本人的生活行为方式,甚至开始动摇日本社会的一些传统价值观。

  为了让来自南国冲绳的孩子体验雪的感觉,青森每年冬天会运送一些雪到冲绳供孩子玩耍。然而,今年却有冲绳的家长提出反对意见,理由是担心雪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尽管青森距离福岛核电站足有三四百公里。

  涉及福岛尤其如此,媒体不时刊载辐射未超标的福岛工业产品遭拒的新闻,甚至传出不让挂福岛车牌的汽车泊位的极端例子。一些超市,开始提供快速检测的辐射测定仪;在家长们的强烈要求下,一些幼儿园、中小学校允许孩子自带午餐。据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