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税博弈:拼的是心理(右头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2 01:1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黄烨 实习生 嵇芸芸
日前,欧盟委员会负责气候事务的委员康妮·赫泽高在出席欧盟成员国环境部长会议时表示,“如一些国家决定采取针对欧洲公司的歧视性措施,欧盟委员会将与受牵涉的成员国政府密切协作,立即采取适当措施。”赫泽高随后还借助社交工具推特补充说,“欧盟所有国家都支持这一路线。”这被业内解读为对欧盟之外国家“反制欧盟航空碳税”的“针对性警告”。
3月9日,欧洲飞机制造公司——空中客车公司表示,来自中国航空公司的35架A330客机订单被推迟,香港航空的10架A380客机的订单也被阻止,此举旨在抗议欧盟的排放交易收费计划。据称,这些订单总标价为12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总裁刘绍勇在全国两会期间对媒体透露,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计划6月中旬在北京召开大会,“会上将通报国际航协与欧盟谈判情况,并出台最终解决方案”。
贸易战开打?
去年3月,欧盟公布了首个航空业年度排放限额:2012年不超过2.13亿吨,2013年起不超过2.09亿吨,并计划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然而,单方面征收“买路钱”的举动一直遭到中国、美国、俄罗斯等诸多国家的强烈反对。
而据媒体援引一位接近空客的人士分析,空客透露订单取消信息旨在“含蓄地告知欧盟方面”,目前空客的业绩已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影响。这一影响的根源在于欧盟今年开征的碳税。数据显示,中国一直是空客的主要用户,2006年1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法国期间,空客曾获得过“史上最大的订单”。
虽然中国未有明确的反制表态,但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已经打算出台针对欧盟碳税的反制措施:美国交通运输部早前已通知9家欧盟航企及7家美国航企提供碳排放的相关数据,美国国会也正在考虑通过类似“碳税”立法。
而在2月22日的莫斯科欧盟碳排放会议上,包括俄罗斯、美国、中国在内的29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反对欧盟征收民航国际碳排放税的联合宣言。宣言提出,利用法律禁止本国航空公司参与碳排放交易体系;对欧盟征收碳税的行为进行评估,看其是否符合WTO的规定和原则;修改与欧盟国家的“开放天空”协议;考虑向欧盟航空公司征收附加税费等。
对此,欧盟轮值主席国丹麦的能源大臣马丁·利德高称,“尽管遭到多方反对及有可能遭遇贸易报复措施,但欧盟不会改变其向在欧盟境内飞行的航班征收‘碳排放税’的政策。”这与康妮·赫泽高的上述表态形成呼应。
碳税或流产?
业界专家担心,美国和欧盟的报复与反报复措施或将引发全球经济新一轮的贸易战。“这将形成‘三输’局面。”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对欧盟国家来说,一旦引发贸易大战,进入欧洲的客流和产品会因征收航空“碳税”出现明显回落,欧洲本已恶化的经济将“雪上加霜”。对于开打贸易战的美国等国来说,不光航空公司受损,本国经济最终也将受负面影响。
不过,能源专家徐秋文认为,目前双方对峙的态度不会造成全球贸易大战的发生。而且一旦对峙持续,航空业的“碳税”极有可能流产。
“眼下,欧洲经济陷于危机。对于欧洲政客而言,他们需要处理更重要的问题:欧债危机。相比之下,征收碳税显得无足轻重。”徐秋文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而且,双方心里明白,扯皮对各方都没有好处。”
此前,还有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另一种结局可能是“经过艰苦谈判后,双方各让一步,增加碳排放的配额,以温和局面收场”。
IATA也提供了替代方案:发展可持续的生物燃料;对机场航班时刻管理法则进行修订,使航空公司在没有运输需求的情况下不必安排航班;增加空域容量,实现空管成本减半。但这一厢情愿的建议并未得到博弈方的积极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