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官银”暂难界定 追溯立人集团集资款渠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2 03:4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伊琳

   温州立人教育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立人集团”)一起初定债务金额为40多亿的集资案中,部分债权人将当地政府诉诸法庭。3月4日,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口头通知律师,不予受理。

   立人集团集资案的两大争议背后,皆聚焦到债权人对集资款中是否存在“官银”,是否有政府公职人员参与集资的质疑。

   立人罪与罚

   温州立人集资案发后,叶阿美、刘际旺、赖爱聪、缪树清、张金等部分债权人以“国家赔偿纠纷”案由起诉泰顺县政府、县公安局,及第三人温州立人集团。

   起诉状提请了四点诉求,债权人要求法院确认泰顺县政府与泰顺公安局对立人集团非法集资行为构成不作为,确认他们支持立人集团“钓鱼式集资”、 实施“企业自救,政府帮扶”解决立人集团债务危机的行政行为违法,并要求判令被告赔偿原告损失共约7000万元。

   此后,债权人的诉求有所变更。前述几位债权人请求判令政府公布立人集团2011年5月至10月的财务进出明细账(此间借款利息高达4分左右);依法追回立人集团在上述期间向个别债权人偿还的本金和利息;判令相关机构将上述追回的款项依比例返回给原告。

   一位债权人称,2011年5月至10月为立人集团集资最为狂热的阶段,此间融资或被用来偿还部分有关系人士的债权。他们认为,立人集团13年来集资到后期无力偿债期间,受到了当地有关机构的扶持。

   对于这一说法,记者联系过数位当地公安、政府人士,均不愿意发表任何言论。一名接近政府的人士认为,此时保持沉默,或是出于稳定债权人的考虑。

   立人的集资范围除泰顺外,还涉及浙江苍南、文成、平阳、福建寿宁、福鼎及江苏、内蒙古等地。诉状称,直接借款总人数初步统计超7000人。但这一数据并未得到官方证实。

   事件刚发生不久,一名参与处置的律师对记者说,为了安定人心,立人集团董事长董顺生还出面做了电视讲话。

   今年2月3日和4日,立人集团包括董顺生在内的6名董事,因涉嫌刑事犯罪,先后被当地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企业自救,政府发现立人集团一案牵涉的社会面过大,波及太广,不得不采取司法手段。”泰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洪周荣曾经解释。

   质疑“钓鱼式”集资

   前述数位债权人认为,立人集团即将崩盘前三四个月,当地有关机构在已获悉立人因无力偿还高额到期本息将要崩盘的消息后,依旧允许其继续融资,来解决债务。

   诉状称,在此期间,立人集团推出月息3、4、5分的高息(以往集资月息针对一般借款人基本为3分以内),并不设定下限(原起点是每笔最低10万元),以提高利息、放低门槛的“钓鱼式集资”方式,向民间集资约9亿余元。此后深陷其中的多位债权人认为,该部分集资款除用于支付给有关系人士的本金及高息,尚有数亿资金去向不明。

   立人集团资金链崩塌前,在各界的眼里,这个集团信誉良好,社会责任感强,也是当地龙头企业。

   董顺生1998年以10万元开始办学。各方消息显示,他没有向银行贷款,一直是民间借贷办学和扩张。2001年,育才初中开办;2003年,他又开办了育才小学和育才幼儿园。

   此间,立人集团集资在泰顺几乎家喻户晓,在县城洋心街设有固定的收款地点,13年未变。立人集团也因此被当地人认为是泰顺县除四大国家银行之外的“第五银行”,放款人送过来的钱随送随收。

   “2005年,地方政府相关人员有提出要整顿立人集团的集资情况。”泰顺县政府一位人士透露,但考虑到牵涉面广,一时不敢轻举妄动。因为此前“立人系”教育机构集团组建不久,而且立人旗下的矿业、房地产业等跨区域跨行业投资行动频繁,“或许,撑一下能过这道槛。”

   直至去年10月,资金链断裂,立人集团轰然倒塌。一名参与债务申报的人士称,“连董顺生的司机和立人集团出纳的资金都来不及挪出来。”

   根据“立人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第3号文件,立人的债务申报于2月15日正式开始,至本月15日止。之前公布的22亿及47亿债务,分别来自立人集团自报及县政府的申报。

   “相对准确的金额,申报完毕并汇

   总后才可以确认。”一名参与债务申报人士称。不过他补充说,“申报的数据也不一定准确,现在社会上有一些谣言,说申报债务也拿不回钱了,而且有些人申报反而可能给自己惹麻烦。”

   立人债务链倒塌后,对于当地有关机构是否存在纵容行为,争议较大。

   债权人诉称,当地有关机构参与到立人的重组中,还有县领导在泰顺电视台讲话时,曾希望以“企业自救,政府帮扶”手段解决立人债务危机。

   另外,立人是否存在“钓鱼式集资”,这是第二大争议焦点。

   参与起诉的债权人称,2011年12月,立人旗下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矿传来消息,价值4.5亿的煤矿被立人转让,煤矿开采停止,转让款却不知去向。

   “官银”踪影存疑

   记者调查的数条线索显示,立人集资资金的构成耐人寻味。

   “连他们(指立人)财务、出纳、司机的钱都没拿回来,官员抽款他们是要经手的,若有苗头他们哪会陷入?”一名知情人士分析。

   “如果有官员资金存在,这案件将会显得更复杂。”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曾听说董顺生谈起过,当地有关机构的官员之前也有资金存于立人集团赚利息,“金额几百万起。”

   一名参与债务登记的人士私下透露,债权人中,确实有一些乡镇干部。至于是否有更高层级的官员的资金,无法确定。

   “债务登记中,我们没有特别区分官员身份,也没法区分。他们可以用配偶和子女的名字混过去。”他说,“目前情况推测,官员可能有一定涉及面,当地不少村镇的领导都申报了。但我们听到一些申报人说,部分官员不肯来申报。”

   固定债权申报点设立在泰顺县罗阳镇新城区帝豪商务宾馆,温州中源会计师事务所和浙江光正大律师事务所受当地政府委托,共约百人的团队联合开展申报登记等有关工作。当地警方人士透露,董顺生目前被监视居住,很可能牵涉集资诈骗。

   随着侦查的深入,立人的集资模式和集资款的构成越来越清晰。

   事发前,立人集团旗下已有学校、公司等共36家,分布在内蒙古、江苏各地,经营范围涉及教育类投资与建设、房地产开发、矿业投资等。

   债券登记工作小组一成员告诉记者,立人集团旗下几乎各公司都各自集资。比如,立人旗下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中董事会、高中后勤部、淮安国康、淮安立人投资、鄂尔多斯立人投资、鄂尔多斯矿区、佰泰置业等。

   “一般存一年期,年初存入,月息一般2分,有的2分半。”一名债主介绍,在泰顺县城洋心街,立人集团办公室、育才高中财务室,在当地人眼中如同“取款机”。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集资款并未完全脱离银行系统。

   “我也有钱放入,大部分是找人借的,或是银行的。”债主林先生称,他借给立人的600来万资金款中,有180万是房屋抵押贷款所得,其他来自亲友集资,“利息基本是4分左右,跟银行利息收益没法比。”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