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油价过“百”:通胀输入须警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3 07:50 来源: 金融时报

  杨洋

  记者杨洋北京出租车司机老王,今年已过50岁,每日工作时间却超过12小时。他告诉记者,由于油价多次上调,与一年前相比,每月加油费增加近千元,只能尽量延长工作时间。

  老王说他现在最担心两件事情:堵车和涨价,而后者对收入的影响更为直接。2月7日,国家发改委通知,自2月8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300元,这也是国内成品油价格自2009年以来的第11次提价。

  国内油价多次上调与国际油价持续走高有直接关系。就在3月9日,国际油价又一次上涨,到当天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82美分,收于每桶107.40美元。而在去年2月前,人们还在为油价是否能闯过每桶100美元大关争论不休,仅仅一年后,人们却“习惯”了油价百元时代。

  国际油价上涨是否会增加我国的通胀压力?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25378万吨,同比增长6%。虽然这一增速较2010年原油进口17.5%的增速相比,显著下滑,却丝毫不能改变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的现实。此前,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透露,2011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5%。因此国际油价的上涨将会增加我国的通胀压力,同时,也应看到,所谓输入型通胀因素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因素。

  央行发布的2011年第4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68.7%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不少居民反映“收入跟不上物价上涨水平”。去年以来引致我国通胀水平走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国内农产品、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二是非食品价格上涨。有专家认为,输入型通胀是推高非食品价格通胀的一个重要因素。更为重要的是,非食品价格上涨具有一定粘性,不会在上涨之后很快下降,油价便是最好的佐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除提出了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外,还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要控制在4%左右,并指出要综合考虑输入型通胀因素、要素成本上升影响力。今年影响我国物价实现调控目标的一个重要不确定性因素就是输入型通胀问题。也有专家表示,非食品价格是判断未来通胀形势的重要风险因素。

  2012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食品价格回落被认为是2月CPI“破4”的主要原因。从最高的“6.5”到“破4”,数据上的缩水可以证明国家调控效果明显。今年对作为牵动CPI走势的食品价格,国家继续采取了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的态度和措施。在部署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时,温总理强调,“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同时采取“增加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降低成本”进行控制。高度的重视、得力的措施也让人们更加相信,食品价格可以控制好,不过这更加大了油价这一输入型因素影响通胀走势的明显作用。考虑到近年来石油输出国局势动荡,增大了石油价格面临突然变化的可能性,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这一变化将会迅速传递到国内,影响我国居民整体消费需求,并引发物价总水平的波动。

  其实,油价飙涨已经令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对通胀加剧的担忧。2011年上半年,利比亚危机造成的油价上升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沉重的下行压力,并造成了显著的通胀压力。

  如何解决输入型通胀压力?国内有学者建议提高人民币汇率减少输入型通胀的影响,这一办法仍值得商榷。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联储就曾通过大幅度提高利率来控制油价上涨带来的通胀效应。结果,由于利率增长太快,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降,失业率快速上升,带来了1973年和1981年的经济萧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彭森曾表示,虽然当前中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有不确定因素,但政府已经构筑了多重防线,不会任由输入型通胀带动国内物价高涨。据记者了解,目前“防线”包括加息、调整进出口战略、外汇储备战略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