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别再妄谈“亚洲世纪”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3 08:5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站3月13日发表题为《别再妄谈“亚洲世纪”》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随着经济实力从西方向东方转移,“亚洲世纪”的说法再次甚嚣尘上。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在新国防战略报告中把亚太地区作为重点,不过是突显了这种趋势。

  美国显然希望确保“例外论”能够使自己在亚洲地区继续发挥领导作用——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亚洲将会成为全球经济的重心。此类想法是愚蠢的。没有哪个地区或者国家会主宰21世纪。下一个世纪不会是亚洲世纪,也不会是任何地区的世纪。

  无论谁在今年的美国大选中获胜,美国似乎都会决心继续沿用使其在20世纪获益匪浅的军事、经济和政治手段。但这些将不足以应对本世纪的挑战。其中的原因在于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对资源的需求。去年全球人口数量突破70亿。本世纪中叶全球人口将增长至90亿-100亿左右,到2100年将在120亿至150亿间的某个水平达到峰值。

  全球资源已不堪重负。自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以来,一个又一个国家登上世界舞台,掠夺全球的土地和海洋,同时污染了空气,无论是在本国还是通过殖民、投资和贸易在他国实施。如果亚洲复制西方的发展模式,21世纪最终不会是任何人的世纪。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世界管理资源的方式。亚洲可以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亚洲人口将在本世纪中叶达到50亿,他们不可能像美国人那样消费。

  亚洲各国领导人必须拒绝此类增长模式,打造这样的经济体:通过对环境影响的合理定价,对资源的使用形成约束。这需要一种节制的资本主义——这种理论仍鼓励人们追求繁荣,但必须在一个不同的框架下。

  必须通过税费手段,提高能源、渔业、森林、水、土地等各类资源的价格。

  企业可以继续目前的活动——开发和生产人们需要或想要的商品和服务,但这些活动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必须被正确定价。这意味着把所有环境都包含进来,从资源开发和废物处理到制造成本,在交通方面重点建设公共交通而不是发展小汽车。水资源不应再被视为免费的公共产品。

  要想满足所有亚洲人的需求,亚洲也不必放弃资本主义,但必须重塑资本主义。必须限制消费,对“外部效应”定价,必要时限制某些资源的使用。只有到那时,经济的运行才能确保所有人都能公平地获得所需的资源。这可确保大家在21世纪以后还能拥有未来。(程子俊译者/何黎)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