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史贵禄代表:西部地区GDP仍将保持高速或达15%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4 18:3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3月14日讯(记者 安娜)全国人大代表、陕西荣民集团董事长史贵禄在接受中国经济网、和讯网联合访谈时表示,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GDP增长指标降至7.5%是科学合理的,但在文化产业、中小企业、西部地区经济等经济增长点的支持下,预计今年全国GDP增长仍有望达到9%,西部地区增速甚至可能达到15%以上。

  对于地产调控的实施,史贵禄认为,西部地区的房价基本处于合理范围,地产调控应该分区域对待,一刀切的做法,可能使欠发达地区雪上加霜。

  此外,史贵禄表示,政府应该是服务型政府,还应继续加大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企业也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西部GDP增速可达15%

  

  对于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未强调GDP保八,史贵禄认为,把全年GDP增长目标定在7.5%的科学合理的,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速度肯定得慢下来。

  史贵禄认为,改革开放30年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但同时遗留下许多问题,首先是贫富差距加大,20%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其次是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半数人口仍在农村,其人均收入仅占到城市居民的1/4;还有三十年飞速发展造成对生态环境欠债太多;最后,过去的经济发展方式注重数字的增长,而忽视了品牌、质量,消耗了资源、人力、环境的巨大代价。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以7.5%的增长为目标是更加科学的。

  尽管7.5%的增长目标显得更为合理,但是史贵禄依然相信,2012全年GDP增长仍然可能保持在9%左右。

  史贵禄相信,文化产业、中小企业、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都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1年,文化产业对GDP贡献为3%,文化产业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基础,预计今年这一数字可达到5-6%;国家对于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高度重视,新36条细则若能出台,将成为经济增长又一亮点;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在经历了多年的低速发展之后,今后在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领域将存在很大的增长空间。

  “农村的经济增长已经连续两年高于城镇,我认为今后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将成为趋势,西部省份年均增长还可以达到15%以上。”史贵禄说,农村人口就近转入中小城镇也将成为经济主要增长点。

  地产调控不应一刀切

  

  去年以来,针对房地产的调控也对史贵禄的企业带来严重影响。

  史贵禄认为,国家对过度上涨的房价的调控是正确的,但具体调控中也存在一些不科学性。

  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相比,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20年以上。而西部地区的房价也基本处于合理范围内。如西安这样千万人口的城市,7000元/㎡左右的房价是很正常的。

  地产行业本身及其下游的70多个行业都面临着人工成本、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目前西部地区的房价并没有下降空间。史贵禄说,“地产调控应该分区域对待,一刀切的做法,可能使欠发达地区雪上加霜。”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支持以房产税支持保障房的建设。对此,史贵禄也表示认同。但他认为,房地产业贡献40%的GDP、70%的地方财政收入、解决40%以上的就业,同时拉动下游70多个行业,对经济发展仍有着重要意义,根本上还是要解除调控,还需要国家出台专门的《反暴利法》,这样才能保证房地产业乃至整个经济更加健康、合理地发展。

  服务型政府应更支持中小企业进步

  

  史贵禄此前还提出了“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7岁”的问题,这一数字与日本12.5岁、美国8.2岁的数字相去甚远。究其原因,史贵禄认为,国家的支持力度依然不够。

  史贵禄指出,目前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太高,建议把国有企业的下游放开由民营企业来做,不仅就活了民营企业,也对做大做强该产业有利;中小企业太短命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来自资金链断裂,“银行钱多放不出去,中小企业没钱花”的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建议尽快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中小企业自身同样存在问题,这就要求地方政府成立相应的培训机构,提升企业素质、传达方针政策、引导企业选择行业、培养企业创新意识。

  政府应该是服务型的政府,企业之所以借高利贷,就说明政府的服务没做到位。史贵禄认为,在“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指导下,未来1100万户中小企业的快速增长,在未来20年,将带领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强国。

  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社会责任

  

  作为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常务理事,史贵禄同样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在过去10年间,荣民集团坚持帮助定边县海则梁村进行新农村建设。

  在变“穷民”为“富民”的五年规划中,史贵禄更注重帮助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良种引入、基地建设、建立产销协会等环节的投入,最终帮助村民从吃不饱饭到现在人均纯收入达到3.5万元。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规划在建的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园,史贵禄希望能在2015年解决2万人的就业,令人均增收1万元,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

  (责任编辑:王岩)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