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江城体育用品市场苦熬寒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5 06:38 来源: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本报记者曹磊 施鹏 实习生闻期翼
1999年的时候,王梁(化名)的体育用品商店里每天顾客盈门,销售额过万元,而现在店里平均月利仅2000元左右。其实,这不过是江城体育用品行业这十多年的一个缩影。
现状:销售额直线下降
记者采访国内多家大型体育用品公司获悉,2008年过后,库存压力过大,销售愈发不景气,个体商家更难生存。“2008年前后,店里日销售额达2000元。”侨丰体育用品专卖老板谢先生介绍,如今降了九成,放假时期不开张也正常。在这条位于洪山马家庄的体育用品一条街上,云集着各大国产运动品牌和一些小型体育用品商铺,由于网络代购和国外品牌降价促销的冲击,这些店铺的销售相比三年前多是一落千丈。
在滔搏运动城马家庄店某国产品牌专柜工作近5年的林女士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销售额不到1000元,很多同事都拿不到奖金。
原因:拼不过网店和折扣
王梁用15年的销售经验总结了两大原因:一是网店冲击,二是大卖场的折扣。
“商场里一上架就标7折,我们根本拼不起。”王梁说,网店店主又往往拥有低价货源,不管是正品还是仿品,都能给出比商场和实体小店更高的折扣,还能随时配货快递。
王梁介绍,他开的网店已经分流了50%以上的客户。而没有触网的商家,则主要是靠大客户的团购求生存。同样在新华路开店的胡女士手上握有三家以上的大型企业资源,几乎已经放弃了零售。这三笔大单,足以让她继续经营自己的老店,“开店只是为了守着关系户上门。每年5月和10月的旺季,能通过关系做成几个大单,扭亏为盈。”
把脉:差异竞争求生存
位于汉口新华路的滔搏体育运动城内,经营着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的体育运动服饰,该运动城主管王芳介绍,正开始向一般休闲服饰方向转型。
经营一家体育文化用品公司张亮(化名),则将重心放在承办体育活动上,承办一次大的活动项目,往往连服装和器械都一同承包,才会有赚头。
不过,一些专业项目店铺依然还有“钱景”。王先生的羽毛球专卖店日销售额就有上万元。“羽毛球在武汉白领圈中一直十分流行,相关装备价格不菲,球拍动辄就上千元,一天有10个客人销售就破万了。”王先生说。
武汉十佳创业导师程战淮分析,若要涉足体育用品该行业,必须要差异化竞争,不能都是千篇一律的衣服鞋子一把抓,选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才能长久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