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发展的小虎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6 01:2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林小昭
俗话说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而言,不用三十年,各地之间的经济发展就会发生很大变化。上世纪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本世纪初苏州很耀眼,到“十一五”后天津最为迅猛。而近几年来,除了天津,中西部的几个城市无疑成为星光闪闪的“小虎”。
其中,除了鄂尔多斯、榆林这些城市因为资源丰富而“一夜暴富”之外,更多的则是像重庆、成都、武汉、长沙、合肥这些直辖市或者省会城市,因为良好的基础,加上近几年沿海产业转移等因素,迅速崛起。
以“星城”长沙为例,5年前的2006年,长沙经济总量为1790.7亿元,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位列第28位。到2011年,长沙的经济总量达到5600亿元,在全国的排名也上升至第18位。
另一个中部城市合肥的经济总量尽管在全国不算靠前,但近几年的发展速度亦十分惊人。2006年合肥经济总量在全国仅位列第56位,但到2010年,合肥已上升至全国第38位。去年在“三分巢湖”后,合肥的总量进一步做大。2011年,合肥经济总量达到3636亿元,排名一举上升至第32位,紧逼东部的福州。
随着产业转移加快,尤其是富士康、惠普、华硕等巨头的落户,西部的成渝兄弟发展“比翼齐飞”。2006年重庆市的经济总量仅为苏州的72.3%,到2011年,重庆经济总量已达到苏州的95.3%。
成都上升的势头也很明显。5年前,成都位列第14位,到了2011年,成都超越青岛、佛山,挺进全国前十。去年成都双流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2907.4万人次,同比增长12.7%,超过深圳机场82.85万人次。实现货邮吞吐量47.77万吨,同比增长10.5%,增幅排名国内十大机场第二,总量超过上海虹桥机场。由于上海拥有两座机场,从旅客吞吐量上看,成都已经跃居全国第四大航空城市。
相比之下,东部的一些城市可谓“节节后退”,最明显的以东莞为代表。2006年,东莞经济总量排在武汉、大连等城市之前,居全国第15位。但这五年间,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东莞的排名已经下滑至全国第22位。
专家指出,一些沿海城市被东西部的一些城市超过,很正常。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仍然主要依靠土地、人力、投资等要素驱动,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中西部城市在吸收对劳动力成本特别敏感的产业具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