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世界经济形势很难说得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9 13:5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当前世界经济,唯一能说得清的就是“说不清”。

  屡败屡战的美国在胶着状态中扑腾。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房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告破产,揭开次贷危机“大片”的帷幕,也开始了美国屡败屡战的演出。随着金融危机达到高潮,美国又是紧急贷款,又是注资,又是降息,又是出台经济刺激计划。

  几经“扑腾”,美国经济状况有所改善。然而,美国经济形势总体仍难言乐观。从产出水平看,去年第四季度才勉强恢复到雷曼倒闭前水平,4年时间里美国经济增长几乎为零,这比二战以来美国历次经济危机后复苏情况都要糟糕。另外,美国今年1月份全部制造业新增订单环比下降1%,贸易逆差环比增长4.3%,显示其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美联储正在继续观察形势,不排除屡战屡“扑腾”,也就是年内再度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的可能。

  屡战屡败的欧洲在胶着状态中越陷越深。2009年底,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引爆了欧债危机。2011年以来,欧债危机不断恶化。今年3月初,经过无数次谈判,吸引全球眼球的希腊债务重组终于有了结果,史上最大规模的主权债务重组就此展开。但债务重组只能暂时缓解财政支出的流动性困难,无法恢复财政收支平衡。

  欧债危机的第一阶段是主权债务危机,现正步入第二阶段,即债务重组后银行盈利和融资能力下降的银行业危机。第三阶段将是实体经济危机,欧洲银行业将不得不紧缩信贷投放并最终伤及实体经济。为了经济复苏大局,一向稳健的欧洲央行长时间将基准利率维持在1%的低水平,并在今年2月底向欧元区银行体系提供超过5000亿欧元的3年期低息贷款,希望以此促使商业银行更多地向实体经济放贷,提振濒临衰退的欧洲经济,还积极购买意大利、西班牙等欧元区国家债券,以降低这些国家的融资成本。尽管如此,在导致欧债危机的深层次矛盾未能彻底解决以前,欧洲各国的努力改变不了屡战屡败的命运,只能是在胶着状态中苟延残喘。

  新兴经济体在“三面夹击”中前进。在全球经济增长趋缓、特别是发达国家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不约而同地受到稳增长、防通胀和调结构的“三面夹击”。新兴经济体已由危机以前的“高速”增长换挡为“中高速”甚至“中低速”,巴西从前年的7.5%大幅下降至去年的2.7%左右。在全球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美欧不断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的后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普遍存在物价水平上涨、资产价格居高不下现象,抑制资产泡沫、控制通胀压力不小。防通胀、保增长的关键还是调结构,特别是深度挖掘内需潜力、实现产业延伸和升级。

  需要指出的是,还有三大不确定因素影响甚至左右着世界经济走势。一是政治因素。今年是大选之年,美国、俄罗斯、法国、墨西哥、韩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均要举行大选,5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的4个要发生首脑更替。二是社会因素。“阿拉伯之春”至今仍在发酵,北非、西亚各国各种动乱仍在持续,叙利亚武装冲突激化,伊朗局势走向尚不明朗。三是自然灾害频发,极端天气愈演愈烈。

  当下,世界经济唯一能说得清的只能说是“说不清”。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一方面要以静制动,“冷静观察,发展自己,保持主动,积极应对”;另一方面,要在内部切实坚持稳中求进。“稳”是前提。千稳万稳一句话就是可控,就是不出事。“求”是手段。稳定不是固定,“求”就是要深化改革。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大的动就是最大的稳,最大的稳也就是最大的动。“进”是目的,是效果。在稳的前提下,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靠前进解决。( 作者: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 唐双宁)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