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银行将面临资产质量的考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0 02:3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丁玉萍 李振华

   作为我国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最年轻者,成立于2006年的渤海银行发展历史并不长。

   但这6年,对中国银行业来说却是非常特殊的时期:2008年经历金融危机;2009年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导致此后三年信贷激增超过25万亿;2011年货币政策微调,监管部门对银行实施规模扩张限制、各种表外业务的大整改。

   而2012年两会期间,我国GDP增长目标首次下调至7.5%,伴随而来的,是市场对实体经济下滑的担忧,银行业整体经营环境、监管政策趋于复杂,亦成必然。

   作为后来者,渤海银行如何看待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新的经济形势和监管环境?市场定位、产品策略又有何变化?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渤海银行行长赵世刚。

   赵世刚在采访中多次提到“风险偏好”。他认为,未来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考验就是资产质量的考验。经济出现问题时,哪个银行抗风险力强,受到的影响就小。所以渤海银行选择了趋紧、从严的风险偏好。

   截至2011年末,渤海银行全行实现税后净利润18.38亿元,不良贷款率0.14%,拨备覆盖率1227.50%,资本充足率11.77%。

   表外业务风险控制在终端

   “表外业务的风险,最终还是要盯住客户。管产品不如管客户、管终端。”

   《21世纪》:中国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采取了很多经济刺激政策,使如今的利率环境、企业经营环境都发生很大变化,你怎么判断今后几年的市场环境?

   赵世刚:中国的金融改革从2004年国有银行股改开始,到现在有了很大提升。尤其是金融危机后,我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规范化经营方面取得很大进步,国际化程度也在提升。首先是抗风险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审慎的理念和风险控制的手段上,包括资本充足率、拨备率、杠杆率、流动性四大监管新工具的推出。其次,银行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也在提升,并更侧重于发展战略。再次,治理机制发生很大转变。

   这些年我们面临很严峻的挑战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压力。最重要的挑战是资本约束。金融危机后,为控制风险,银行的资本约束变得更加重要。第二个挑战是资产质量的考验。4万亿计划后,超量的信贷投放必然带来不良或包袱,将来必定给银行带来损失。资产质量的考验不仅体现在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上,还包括一些特殊行业如钢铁、造船等,下一步甚至可能是汽车,这将对银行造成很大冲击。第三个挑战是风险管理,表现在银行的内控能力、风控能力、操作风险等,包括银行职员的思想行为、职业操守。

   除了这三个直接挑战,银行还将面临宏观经济下滑的挑战,因为以往推动经济增长的条件如投资、消费、出口都受到很大影响。

   《21世纪》:金融脱媒近来成为一种趋势,银行传统的优质大企业客户被资本市场迅速分流,这对公司业务是很大的挑战。中小银行如何应对金融脱媒?

   赵世刚: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宏观调控确实给银行管理、经营模式带来很大转变,具体表现在金融脱媒、影子银行和表外业务。

   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因为宏观调控后,国家对贷款规模有了明确限制,每个银行都按一定的规模去执行。完全依赖贷款走不通了,但银行又想快速发展;客户需要的也不仅是贷款,而是完整的服务,包括一些特殊的解决方案,银行必须联合信托、租赁、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来提供相应产品。所以表外业务、影子银行的趋势是现实和正常的。

   但同时,影子银行、金融脱媒发展过快,也给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很大挑战,表外业务环节多,与贷款比,风险状况更为复杂,增加了监管难度。所以发展表外业务不要紧,但银行要提升自己的风险管控能力。

   如何提高?我认为,不管产品怎么演变,要找到最终谁在使用这个产品。只要控制住终端客户的风险,就能控制住整个流程的风险。

   《21世纪》:谈及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监管部门要求银信合作要入表、要计提拨备,但很多人认为这种措施操作起来不太可能,也似乎不符合会计准则和拨备计提政策。具体实践中,是否可行?

   赵世刚:中国的银行业监管确实存在这个问题。以德国为例,德国的银行总量比我国大,而银行监管当局人手很少,对银行的检查一般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发现特殊问题时会聘请专业的会计师和其他一些机构进行专项审计,专项审计的费用非常高且由银行支付,银行会非常慎重。德国这样的监管方法,是比较有效的,当然他们也要求银行内部审计。

   我们的现场检查完全依靠监管部门,机构数量和业务产品都太多,监管部门人手再多也忙不过来。所以一方面要加强商业银行自律,另一方面可采用市场化运作,如聘请一些专业的公司进行现场检查。

   从监管角度看,怎么控制表外业务风险,我觉得,银行要自律,但也不能把路完全堵死,因为在客观上市场存量已经有了;如果某一产品总量过大就叫停,也不行,商业银行总是在不断地创新产品;都让它们进表内也很难操作,应该循序渐进消化解决。

   总体而言,表外业务的风险,最终还是要盯住客户,盯住后续管理,盯住资金的流向、用途,管产品不如管客户、管终端。只要把资金流向看清楚,风险控制是可以做到的。

   渤海银行表外业务管理有三个基本要求:第一,监管红线不踩,不能做的坚决不做;第二,同业没有做过的不率先做;第三,总量控制。任何一个产品,我们首先要做市场评估,看能做多大,因为我们承受风险的能力肯定不如大银行。

   但我觉得为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肯定是方向。现在银行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贷款上,还体现在产品上,产品带来存款,产品带来效益,产品维护客户。

   金融脱媒也好,影子银行也好,表外业务也好,我们要面对现实,考虑怎么解决存量,怎么控制增量。我们可以在存量的分类上重新设定一些要求,比如对某些业务提高风险权重,还可以设定一个杠杆率来限制表外业务存量等。

   资产质量力求稳定、真实

   “实事求是地说,渤海银行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然后才是发展的问题。”

   《21世纪》:最近我们关注到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政策有些变化,如对铁道部的贷款、土地储备贷款都有一些松动,这可能是因为地方政府有现实的融资困难,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还很强烈。你怎么看待平台贷风险?对于当前平台贷款展期的态度是什么?

   赵世刚:这个问题有两个层面。第一,国家应该严格限制、规定哪一级政府可以举债,是名单制,而不是让银行自己来决定谁给贷谁不给贷。名单制内的地方政府要有一定的财政偿还能力,这样就不会出什么问题,顶多就是延长还款期限。

   过去平台贷出问题,就是因为一哄而上。该贷的不该贷的都贷了很多,现在我们应该从存量和增量上来控制风险。

   存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第一,必须允许符合条件的存量平台贷款进行展期。原来的思路是不准还旧借新,不准展期,现在允许展期,形势所需。第二,银行自己要有主动的风险管理意识,即商业银行的决策和风险偏好应该有一个界定。2009年开始,渤海银行对所有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都用名单制管理。第三,存量平台贷款可以通过展期缓解一部分压力,有问题的,政府和银行也得买单。

   关于存量,银监会正在做调整和安排,总体看应该不会有系统性风险,顶多有一些县级或条件比较差的市出现延期还款。相比存量,最重要的还是控制增量。对于新增量原则上要严格控制,不能再盲目扩大。

   《21世纪》:渤海银行自2006年开业以来已进入第二个五年规划,你们如何定位自己,未来哪些业务是重点?

   赵世刚:银行的战略定位和特色化经营主要取决于金融环境。现在的金融环境对银行特色化经营有很大制约,好多政策都有限制,另外,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很重要。

   渤海银行追求的目标是12家股份行中一流的银行。什么是一流银行?一是服务。客户需要的服务是多元的,不是简单的贷款。二是产品。怎么对客户提供好的产品,这涉及到银行的产品研发能力。产品的研发既要控制好风险,又要符合客户和监管的要求。

   三是风险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要经过几个标准的检验,其一,贷款分类的准确性、可靠性,我们现在贷款分类已经从五级分类改成九级分类,更加精细化;其二,不良资产控制的水平。资产质量的稳定性决定利润的稳定性,资产质量的真实性决定利润的真实性,这一点非常重要;其三,拨备计提充足,这也是风险偏好决定的。

   渤海银行特色化管理虽然都是建立在这些标准的前提下,但银行成立时间较短,各方面的竞争能力、管理能力、人才素质、文化的磨合都需要时间,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我们只做什么,不做什么,只能说我们做优质客户。

   实事求是地说,渤海银行首先解决是生存问题,然后才是发展的问题。

   以渤海银行存款业务为例,去年底我们坚决不同意冲时点,到今年1月底,全国12家股份行的存款只有我们和深发展实现了正增长,渤海增长了2.3%,我们有6家分行的存款增长在当地12家股份行中排名首位。我们69%的存贷比也是12家股份行中唯一一家低于70%的。

   《21世纪》:提到资产质量稳定性,银监会现在要求商业银行做实五级分类,但基层为了满足标准,分类时往往可以往好的方向去靠,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激励制度有关。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渤海银行会采取什么措施做实资产质量?

   赵世刚:这一点涉及银行的风险偏好。渤海银行的风险偏好总体来说是偏紧偏严的。首先从审批权限上,不管是产品还是贷款的审批条件都更严格。与别的银行不一样的是,渤海银行对分行的审批权限原则上没有授权,所有的审批基本上在总行和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审批中心进行,仅给予分行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授权。而且我们在分行的风险总监和风险管理团队的考核在总行进行,所有的工资待遇也都在总行,和分行没有关系。

   其次,我们的贷款分类都集中在总行最后确定,从五级分类细化为九级分类,更加体现夯实资产质量。第三,绩效考核上,资产质量的权重非常大,其他指标再好,只要资产质量出问题,基本上是一票否决。这一点逼迫分行去控制资产质量。

   风险偏好紧当然也会有很多矛盾,比如流程慢、效率低、市场竞争力差等,但这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企业的发展是追求快还是追求好,在特定的阶段总要有所侧重。风险偏好决定发展模式,现在我们风险偏好从紧,是基于对整体经营环境和企业情况做出的判断。

   风险偏好也跟宏观经济形势有关。未来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考验就是对资产质量的考验。当经济出现问题时,哪家银行抗风险能力强,受到的影响就小。

   由于风险偏好控制,我们今年对分行下的考核指标都很客观,不像以往那么高。比如总资产增长的目标是最多不超过10%。我们给董事会提交的一些预算也很客观,下调了很多。今年银行经营的思路是稳,稳中求进。“稳”是规范、审慎,“进”是创新,只有规范了才能讲创新。

   资本补充“两手抓”

   “银行上市肯定是一个明确的目标,因为股东增资的速度跟不上银行扩张的速度。”

   《21世纪》:渤海银行的全国网络布局情况如何?这两年来银行规模扩张受限,对中小银行跨区经营也有所约束,中小银行生存环境更加不易。渤海银行设立分行的策略如何?

   赵世刚:渤海银行不是限制跨区经营,而是有一些策略调整。调整是因为要均衡发展,业务发展的同时,网点设立要匹配,不能过慢也不能过快,过慢影响发展,过快没有资源。

   2006-2008年,我们建了7家分行,2009-2011年建了6家,共13家分行。支行再根据分行的情况和需求设立。但今年开始我们有意识地放缓了设立分行的进程,主要有三方面考虑:资源支持、资本约束,以及管理水平提升。放缓并不意味着不做,条件成熟了还要设立,但不会那么快,要跟银行的发展相匹配。但作为全国性股份行,我们还是要有基本的网点布局,未来信贷和监管政策放松了,我们的速度会加快一点。

   《21世纪》:银行对资本的渴求越来越大,因为资本多少可以决定发展规模和速度,过去银行可以通过发行次级债,也允许互相持有来补充资本,但现在监管趋严。这种情况下渤海银行如何建立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

   赵世刚:资本补充要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提升内生性资本能力。我们这一年没有增资,都是靠内生资本支撑,包括利润留存,减少分红,发行次级债等。二是,尽量多做一些低资本消耗的业务和产品,保证资本充足率。如做一些代客、代理业务,托管业务等。渤海银行过去一分钱托管业务都没有,而去年一年我们做360亿,收入接近2个亿,一分钱资本金也不占。另外还要根据产品占用风险资产的权重和期限来调整结构,尽量多做风险资产不占或少占的产品。

   为鼓励分行、引导业务条线多做这些产品,我们在内部实行EVA(经济增加值)考核,追求资产增值的最大化。哪些产品占用资本少,创造效益高,绩效考核的得分就高。当然我们也得考虑股东增资,进行阶段性资本补充。相信过了今明两年,随着盈利水平的提升、业务结构的改善,加上发展规模的放缓,渤海银行核心资本会得到一些调整和补充。

   此外,银行最终还是要市场化,上市肯定是一个明确的目标,因为股东的增资跟不上银行扩张的速度。

   《21世纪》:最近两年会不会考虑IPO,或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赵世刚:不一定通过公开市场,可以通过私募方式,比如扩股的时候引进新股东。但这要经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批准,股东愿不愿意引进新股东,愿意引进什么样的新股东,愿意引进多大比例,这些都需要博弈。

   另外也不排除IPO,但是否能上市不仅取决于财务指标、监管指标、治理机制、管理水平,还取决于很多因素。

   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也只是一种探讨,我们今年准备向监管部门申请在香港设立代表处,因为香港规定代表处满三年后才能设立分行,这是渤海银行国际战略的一个部分。我们考虑比较多的还是发行小企业金融债,这个已经在准备和审批过程中。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