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为尼日利亚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0 07:1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图为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R交接现场。
本报记者 殷淼摄
3月19日,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附近的卫星地面站内彩旗飘扬,气氛热烈。中国长城工业有限公司向尼日利亚通信卫星有限公司在轨交付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R(简称尼星1R)的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尼两国代表约100人出席了交付仪式。
尼日利亚拥有的第一颗通信卫星
上午11时许,尼星1R交付仪式在尼日利亚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尼信息技术部部长助理费斯图斯·达乌答宣布交付仪式正式开始。当中国长城工业有限公司总裁殷礼明把《尼星1R在轨运行合格证书》交到尼日利亚通信卫星公司总经理鲁法伊手中的时候,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鲁法伊高兴地说:“这是尼日利亚自己拥有的第一颗通信卫星。尼日利亚通信卫星公司从今天起将接手并承担起尼星1R运营及管理的责任,今天的仪式也意味着尼星1R正式开始投入商业运营。”
殷礼明在致辞时说,尼星1R是中国航天为尼日利亚重新建造的一颗替代星。该星不仅安装有28路转发器和7副天线,同时还加载了除C、L、Ku、Ka四个波段之外的Ku波段的中国喀什波束,具备为亚洲和非洲大陆同时提供商用通信服务的能力,商业运营前景非常广阔。
中方用实际行动履行了承诺
尼日利亚科技部部长巴锡·埃瓦告诉本报记者,中国研制并发射的尼星1号4年前因太阳能帆板驱动机构故障在轨失效后,中方果断采取应急技术措施,并迅速做出了在不增加尼方额外成本的基础上,为尼重新研制和发射一颗替代星的决定。他认为,中方高效的应对举措充分说明了中国是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尼日利亚通信卫星公司工程技术部经理阿卜杜拉西·阿达贾说,去年12月20日,尼星1R由长征三号乙火箭送入太空。目前,该星在太空飞行3个多月,在轨测试阶段已经完成,性能稳定、状态正常。
一同在现场进行采访的尼日利亚《今日报》记者奥勒因卡说,尼星1号失效确实曾引发过尼媒体和社会各界的质疑和非议,但如今,中方用实际行动履行了自己的承诺,证明了中国企业对客户高度负责的诚意,开创了发展中国家在高科技领域诚信合作的范例。
在阿布贾街头售卖电话卡的小贩阿里克斯对记者说,尼日利亚的卫星是中国帮助发射上天的,尼日利亚有了自己的卫星,就不再需要花大价钱去租用其他国家的卫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通信成本,普通老百姓将会从中获得实惠。他说:“尼日利亚人喜欢中国,因为中国不仅拥有高科技,并且还能够生产各种价廉物美的商品,中国帮助非洲是实实在在的。”
后续合作项目稳步推进
尼通信卫星公司市场部经理阿比姆波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尼星1R投入运营将改善尼日利亚国家相关基础设施,满足尼日利亚在通信、广播、宽带多媒体、导航服务、实时声像安全监控、远程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她说,尼日利亚邮政系统、国家电视台,以及因特网和电信服务运营商们将成为该星的首批客户。此外,邻国加纳的客户已决定租用卫星的两个转发器。刚果(布)和加拿大的电信代理商业已开始就卫星租用业务与公司进行接洽。
据悉,尼日利亚通信卫星将为尼日利亚提供超过15万个与通信有关的就业机会,卫星提供的双向高效宽带,预计可以为尼方的宽带用户每年节约超过9500万美元,为非洲用户节约电话中继和数据交换业务费超过6.6亿美元。
尼卫星委员会主席特纳宣读了尼总统乔纳森对尼星1R顺利交接的祝贺信。乔纳森说,从尼星1号到尼星1R的航天合作,对于中尼双方来说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高科技贸易合作是中尼在政治、经济、农业、文化和教育等众多领域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尼星2号、尼星3号通信卫星等中尼航天后续合作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他表示相信,尼星1R的成功交付将强化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助力中尼两国在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持续发展,实现共赢。
(本报阿布贾3月19日电)
>> 点评
黎文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人员):中非科技合作这几年的特点是平等、主动、全面和深入。科技部主办的中非科技合作论坛为非洲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启动了“非洲民生科技行动”项目,鼓励和推动中国先进适用技术向非洲国家转移,与非洲国家分享中国在推动科技园区发展方面的经验,提升非洲国家的创新能力。
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与非洲更接近。中国的科学技术非常适应非洲目前的发展阶段,“对接”得非常顺利。中国科学技术的“性价比”更吸引非洲人。
中国在制造业方面有着丰富的技术储备,中国的技术正好适合非洲的发展。目前非洲青年劳动力很多,如何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是非洲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非洲急需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实用的民生科技解决就业问题。
中国的科学技术实用性强,非常适合非洲的中小企业和家庭作坊的发展,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中国的农机产品在非洲就非常畅销。中国通过在非洲建科技园,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相对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转移到非洲。同时,中国拥有的高精尖技术(如卫星发射技术)还满足了几个非洲大国科技发展的需要。
(责任编辑:袁志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