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压垮了那个美国大兵的神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0 11:01 来源: 中国经济网![MSN财经](http://stimgcn1.s-msn.com/portal/health/content_v2/buffer.jpg)
新华社特稿(徐超)涉嫌在阿富汗枪杀16名平民的美军士兵罗伯特·贝尔斯身份公开后,外界得以了解更多可能导致他行凶的原因。经济窘迫、升职遇阻、重回战地,贝尔斯行凶前所受的多重压力让一些美国民众将矛头转向美国政府,但不少人依然认为这些因素不足以让贝尔斯的杀戮行为得到部分宽恕。
多重压力
根据美国媒体所掌握的公开信息,现年38岁的贝尔斯生于俄亥俄州,初中时期是学校美式橄榄球队核心球员。2001年“9·11”恐怖袭击发生后,贝尔斯应征入伍,加入美国陆军,2003年以后3次在伊拉克服役,其间多次获得奖章。
2005年,贝尔斯通过网络结识并迎娶妻子凯瑞琳·普利茅。两个孩子出生时,贝尔斯均在伊拉克服役。
2009年再次前往伊拉克前,贝尔斯遭遇财务困境。《纽约时报》18日报道,贝尔斯在奥本的一处住所因未能及时偿还贷款而面临拍卖。
另据一家地产经纪商证实,枪杀阿富汗平民事件发生3天前,贝尔斯的妻子曾以经济压力为由致电经纪商,希望卖掉位于西雅图附近的一座湖景公寓,标价22.9万美元,较先前购买价低大约5万美元。
伊拉克服役累计超过3年后,贝尔斯一直渴望的升职机会2011年3月破灭。
根据律师的说法,被军方告知此后服役派驻地不会涉及战争地区后,贝尔斯一度希望能到德国、意大利或者夏威夷服役,但去年12月的一纸通知却宣告他仍将被派往战地阿富汗。
“可以说,一夜之间就变了,”路透社援引辩护律师约翰·亨利·布朗的话报道,“我可以这样说,再次回去(战地),他(贝尔斯)和家人并不开心。”
形象反差
获悉枪杀平民事件及行凶者身份,不少认识贝尔斯的美国民众震惊,一个深爱妻子和孩子、不抱怨为国家做出牺牲、甚至被看作“好人”的士兵竟犯下如此罪行。
“我有些同情他,4次被派往(战事地区)那里,”贝尔斯的邻居博·布里特告诉美联社记者,“我能理解他可能受到沉重精神打击……希望在法庭上一些事情能得到理解。”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贝尔斯在美军2009年一份宣传刊物上曾以作为美军士兵为豪。2007年,贝尔斯所属部队在伊拉克城市纳杰夫执行任务,为营救坠毁直升机而与武装人员对战,最终全身而退。
“我们还帮助了那些三四个小时前准备杀死我们的人,”贝尔斯提及美军救治武装人员,“这就是美国人和坏人的区别。”
然而,本月11日,贝尔斯涉嫌在阿富汗南部城市坎大哈不远的潘杰瓦伊地区两座村庄杀死16名阿富汗平民,包括9名儿童和3名妇女。
伊战老兵反对战争协会主管阿伦·休斯经由网站发表声明,认为枪杀平民事件“并非事关‘一个坏苹果’的单一事件”,而是“无人机空袭、夜间突袭、直升机打击等一系列美国军事政策的结果”。他呼吁美国“结束在阿富汗的占领”。
宽恕争议
尽管所受压力被解读为可能导致贝尔斯行凶的原因,但不少人坚持,那不应成为贝尔斯逃脱惩罚的借口。
退伍陆军中校弗雷德·韦尔曼认为,10年多的战事让美军备受压力,但枪杀16名平民的行为难以自圆其说。
“(压力大的说法)对一些人管用,他们不了解我们(美军)的生活,”韦尔曼说,“他(贝尔斯)会受到军事法庭审判……也许有人遭遇不幸,接连服役战争地区,或者失去同事,但没有人可以擅离职守、杀死16个人,我们无法接受这种解释。”
曾在伊拉克服役的海军陆战队退伍兵本杰明·布施说,他和同事们不愿意认同贝尔斯“在战争中失去理智”一说,因为这会给任何一名士兵以借口,“在任何时候变得疯狂”,夺取他人性命。
长期从事谋杀案研究的专家詹姆斯·艾伦·福克斯认为,一些美国人轻易为贝尔斯寻求开脱,是因为枪杀事件并非发生在美国本土。
“尽管遇害者是平民而非士兵,不少美国人仍疏远这一案件,因为它发生在很远的外国土地上,”福克斯说,“虽然美国人以其发生于特定军事状态中而认为有所不同,但这依旧是场屠杀,是一个个体公民谋杀其他个体公民的行为。”
(责任编辑:杨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