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国人对在阿杀人大兵感情复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1 08: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针对美国士兵罗伯特·贝尔斯涉嫌枪杀16名阿富汗平民一案,美国舆论出现了多种立场。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同情贝尔斯离家10年屡次被派驻前线的经历,希望能放他一马;另一方面,仍有不少军旅人士对其“精神崩溃最终残杀平民”的说法不屑一顾。

  “顾家好男人”

  2001年“9·11”恐怖袭击发生后,贝尔斯加入美军为国效命。曾和他在伊拉克出生入死的上尉亚历山大赞扬他是最优秀的士兵之一,认为贝尔斯没有精神疾病,且在参军时对当地平民甚为关心。

  在贝尔斯一家之前居住的社区,邻居们对他的评价也非常好。波瓦特是一名按摩师,与贝尔斯夫妇曾有过交往。他说,贝尔斯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贝尔斯看起来很干练,很有军人范儿,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大兵。当你跟他说话的时候,你会感到他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波瓦特认为,贝尔斯涉嫌枪杀平民,在一定程度上应归罪于美国军方,“他们完全不应该第四次把他送到战场。”

  倾斜的同情心

  此事刚发生时,公众和媒体一致将愤怒和谴责之辞发泄到嫌犯贝尔斯身上。人们认为,能有如此残忍行径的人,一定是“狼心狗肺之徒”,希望对其进行“迅速、绝不留情面的惩罚”。然而随着对贝尔斯本人背景和经历的挖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渐渐同情起贝尔斯来。

  就目前的舆论形势来看,许多民众和媒体都愿意相信这样一种假设——这个服役近10年的老兵被4次派往前线的经历拖垮了,深受创伤后应激障碍折磨得他最终崩溃。现在人们质问的焦点已经转移到这场战争和美国政府身上:是不是对美国士兵要求太多了?

  众多老兵不买账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士兵都同情贝尔斯。美国弗吉尼亚州弗雷德里克斯堡的退伍陆军中尉就对所谓“10年军旅生涯让贝尔斯崩溃”的说法不屑一顾。他说,这的确会让人精神紧张,但这个人悄悄潜出军营,杀害16个人,事后却还能立即找来著名刑事律师为其辩护,这不能不让人起疑。

  “民众可能会对贝尔斯心生同情,毕竟他们不了解我们军人的生活。但是,贝尔斯要上的可是军事法庭,面对的是同样上过战场的军人,他们中也有人被派往前线三四次,也有人失去过战友,也有人看到战友在自己面前被炸死,他们可没在崩溃了之后跑去杀掉16个人……这套说辞太简单了,我们根本不会买账。”

  上过两次伊拉克战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老兵本杰明·比施近日撰文,提醒公众警惕“精神崩溃致杀人”一说,因为“一旦认可了这种说法,那就意味着每一名士兵都‘被允许’在可能的时候发疯,每一个深受战争之苦的老兵都神经紧张到一触即断”。

  西北大学著名刑事学教授詹姆斯·福克斯也对此案表示担忧,他认为,民众更愿意为贝尔斯一方找借口,因为这场残杀毕竟没发生在美国国内。“美国人倾向于将他们自己与这起案件撇开,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屠杀。”

  (责任编辑:彭金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