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中国建筑的内在逻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2 01:0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张杰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古代建筑思想进行解析,其新著《中国古代空间文化溯源》给中国当代建筑学研究提供了诸多启示
苏娅
“今天的中国,太多西方走红的建筑师的‘签名式建筑’(Signature Architecture),这些建筑与具体的环境和人的活生生的现实没什么关系,只是一些设计师早已想实施的一个图纸。”这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对当下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中某类现象的评析,而其背后所指涉的是“人与自然结合”的建筑传统原则的失落。从另一方面讲,为回应西方建筑理论的单一性,尤其是伴随着近年来重建传统文化价值的强烈诉求,在探索中国特色的建筑这一命题方面,中国的建筑师往往流于对“概念”的追求,或片面强调细节装饰,以致谈论中国建筑必然回到对上世纪50年代盛行的“大屋顶”或“天圆地方”这些表面形制的追求上。建立中国古代建筑空间内在逻辑的阐释体系,成为张杰最近二十年研究的重要内容。
谈论建筑设计,张杰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它要表达的东西,或者说设计需要表达的东西。最一般的把握是,设计应该贴近生活,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原则。如果我们从感情上、理性上相信这个判断的话,我们的认识就会发生变化。我们对一个东西不能仅仅是从形象上去认识,而是真正认识到它为什么好,这是最根本的东西。”基于这样一个认识起点,张杰从古代天文学、文化地理与山川模式、礼文化与制度、器物与空间考古、传统绘画、堪舆理论等多角度出发,对中国古代建筑思想进行解析,在其建筑学新著《中国古代空间文化溯源》中,对中国古代空间文化的源流、概念、内涵、现象、特征与规律等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抽丝剥茧的论证,为中国当代建筑学研究提供了诸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