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民念活“种地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4 05:03 来源: 经济日报“去年俺的玉米大丰收,平均亩产550多公斤。眼下最要紧的是把小麦管理好,争取有个好收成……”3月15日上午,河南省舞钢市尚店镇李楼村种粮大户王东海看着丝丝水雾从水管中喷涌而出,信心满满地诉说着今年的打算。
“现在是小麦的营养生长期,应该注意保苗、生根、促棵早发,及时分蘖、促苗早壮,打下丰产架势……”说起种地,王东海打开了话匣子。去冬低温来得早,今年春季又持续低温干旱,使得小麦生理进程比往年要慢一个星期左右。面对持续的干旱,王东海有些坐不住了,自3月5日开始浇灌小麦,现在已浇灌近300余亩。
王东海一边干活,一边聊起了自己的故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打工经济”的逐步兴起,农村中大多数劳动力走出家门,外出务工创业,使得大片田地因无人管理而几近荒废。时任村民小组组长的王东海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萌发了把闲置土地集中起来搞规模经营的念头。“多亏市里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坚定了我的信心和决心。”王东海说,2005年他流转了村里12户74亩土地,开始规模种粮,如今已发展到1000多亩,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除了要有市场经济意识,及时了解政策导向,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几年来,王东海积极与农业部门、农业科研院所紧密联系,及时引进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不断摸索、总结适宜本地的种植技术。他的耕地全部采用了秸秆还田、深耕,同时全面使用有机肥、种子包衣等一系列先进农艺措施,粮食产量由初期的亩产350公斤上升到去年的550公斤左右。
“现在不仅政策到位,政府服务也好。去年冬季市里帮俺打了3眼深水井,配置了水泵和电线,解决灌溉难题,为粮食高产丰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眼下我已经与王东、后岗等村的群众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今年夏天,我的夏季玉米种植面积将达到1500多亩,”王东海说,“为了增加种植效益,我与河南一家著名食品加工企业签订了小麦种植合同,与郑州一家饲料加工企业签订了玉米种植合同,届时每亩地可增加收入2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