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企业需在世界广拓“油”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6 03:0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向峰

   近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宣布,考虑到日本和10个欧洲国家已经“大幅度”减少伊朗石油的进口,美国对这些国家免予制裁。根据奥巴马总统去年年底签署的这项法案,任何与伊朗中央银行进行交易的金融机构都将受到美国的制裁。由于伊朗80%的外汇来自通过其中央银行进行的原油交易,且伊朗每年要进口价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外国产品,美国的金融“围剿”已经严重扰乱了伊朗的国民经济。在上周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切断了伊朗银行的跨境汇兑交易以后,伊朗与外界的贸易只能通过黄金支付或者以易货交易的方式进行,美元的奇缺已经导致黑市猖獗和本国货币的急剧贬值,伊朗央行近日不得不放宽对外币兑换的限制。

   美国对伊朗实行的制裁已经延续了多年,近几个月围绕伊朗核问题的争端骤然升级,主要是因为被伊朗称作“必须切除的毒瘤”的以色列可能对伊朗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被伊斯兰国家包围的小国以色列已经经历过数次类似的“生死劫”,并曾在1981年和2007年先后对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核反应堆进行突袭还屡屡得手。有鉴于此,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上月初甚至公开警告说,以色列可能在4月到6月之间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手术式打击。在如此千钧一发的节骨眼上,伊朗还没表现出明显的妥协迹象。在近日为庆祝诺鲁孜节(即波斯新年)发表的电视讲话中,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在竭力否认发展核武器的同时,坚定地表示伊朗绝不会放弃铀浓缩计划,并发誓要对美国和以色列可能发起的袭击进行报复。

   事实上双方早已进入“不战而战”的状态:去年10月,美国指责伊朗企图暗杀沙特驻美国大使,进入新年后泰国、印度等地发生的针对美国和以色列的一系列袭击事件也被指称是伊朗人所为。美、以为了挫败伊朗的核计划也频出奇招:以色列情报组织已经成功组织了多起针对伊朗核科学家的暗杀行动;2009年美、以情报机构联手对伊朗核设施发起的一场病毒攻击,导致伊朗某铀浓缩工厂近20%的离心机报废。但是,伊朗的核计划已经重新步入正轨,以色列相信伊朗可能在6个月之内提炼出高品质的浓缩铀,此后只需一年或两年时间即可研制出核武器。问题的关键是,伊朗的核计划将很快进入所谓的“打击失效阶段”,也就是说等到伊朗把敏感的核设施转移到深层地下堡垒以后,美国和以色列即便是狂轰滥炸也将于事无补。眼下以色列军队正在抓紧时间操练,蓄势待发。

   一旦以色列对伊朗开战,美国必定会卷入其中。先不说美国的情报和武器装备对以色列来说不可或缺,在亲以情绪一边倒的国会和民意的压力下美军参战更是责无旁贷,而把美国和以色列并称为“大、小撒旦”的伊朗也会毫不犹豫地对游弋在波斯湾上的美国军舰开火,并试图封锁波斯湾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美国正在努力劝说以色列不要贸然行事,这不仅是因为奥巴马政府担心高油价会冲击到经济复苏,从而危及他当选连任的前景,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情报部门已经认定伊朗目前还只是处于旨在提高其核能力的探索阶段、尚未决定研制核武器,美国对通过压缩伊朗的国际空间来迫使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还抱有一线希望。美国政府在宣布第一批豁免名单的同时还警告说,包括中国、印度和韩国在内的12个国家如果不在6月底以前大幅度减少进口伊朗原油的话,就将面临美国的制裁。作为回应,3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中方一贯反对一国根据国内法对另一国进行单边制裁,更不会接收将单边制裁强加于第三国的做法。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时候油价高涨,除了供应的问题之外,海湾局势是最主要的诱因。时下布伦特原油标价已经超过每桶120美元,随着海湾局势的进一步恶化,油价接着往上涨的趋势已成定局。南非和韩国等伊朗石油的重要出口国都在大幅度减少伊朗石油进口以便获得美国网开一面。作为伊朗石油的大买主和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自然也是美国和以色列的重点争取对象。1月在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访问中国不久,美国国务院即宣布对中外合资的三家与伊朗有石油贸易往来的企业实施制裁。以色列外长利伯曼上周在北京就反复重申以色列有权自卫,并强调将于4月初重启的新一轮核谈判是避免战争的最后机会。预计本周末在首尔举行的核安全高峰会上,中美将会就伊朗核问题进行讨论。

   目前情况纷繁复杂。中国在尊重伊朗和平发展核能的权利的同时,旗帜鲜明地反对伊朗研发和拥有核武。伊朗的核武化不仅为美国和以色列所不容,而且也受到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在内的阿拉伯世界的普遍抵制,也违背了各方一贯主张的核不扩散体系。另一方面,沙特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原油来源国,并已经承诺在必要的时候增加25%的产量;1月中旬,温家宝总理出访沙特等海湾地区三个国家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加强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中国减少伊朗石油的进口,不是因为美国的胁迫,而是主动避险的需要,也符合中国在中东的长远利益。反过来看,鉴于南苏丹和利比亚等国因为国内局势动荡导致对华的石油输出不畅,中国企业在全世界广拓“油”源的同时,也需要大力加强对政治和战略风险的评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