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县:农家书屋“富”了群众生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6 08:29 来源: 商务部网站“我们村的农家书屋每天都挤满了看书的佤族群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佤族同胞也开始找科技、文化、卫生、养殖、儿童读物等图书看了,并用书本知识发展经济、发展产业,农家书屋真是‘富’了群众的生活。”联合村党总支部书记、农家书屋管理员马兴到高兴地说。
近年来,沧源自治县以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为载体,采取“上级补助一点、县财政配套一点、挂钩部门帮助一点、乡镇整合一点、村级自筹一点、群众投工投劳献一点、社会资金支持一点、县管党费列支一点”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按照统一建筑标准、统一设计图纸、统一项目标志的原则,在全县建起了93个规划设计到位、民族特色突出、阵地作用明显的“农家书屋”。
为把“农家书屋”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主阵地,成为传播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的殿堂,丰富文化生活的“精神园地”和群众受欢迎的“农村党员之家”、“农民群众之家”、“妇女之家”,该县把活动场所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将活动场所建成“党员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村民议事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信息集散中心”六位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室。在完成11个乡镇(工委)使用面积均达3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站业务用房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等问题,完成了82个村级文化室及93个“农家书屋”的建设,并为文化室、书屋配置了33.25万册,涉及生活、法律、计生、农业科技、种植、养殖、农村实用技术知识等方面的书籍、资料和党报党刊,丰富了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农家书屋的建成,既“富”了佤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推动了佤山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佤族群众思想意识从“要我发展”转变为“我想发展”、“我要发展”,并积极投身到产业发展中,目前,全县累计发展竹子61万亩、核桃51万亩、橡胶14万亩、茶叶12万亩、杉木等5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