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欲破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困局 证监会广纳贤才响起“前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7 07:18 来源: 金融时报

  王璐

  资本市场成立二十多年来,我国人才整体水平与发达市场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与市场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目标还不适应,表现在人才规模不足、人才效能较低、专业化程度和国际化水平不高、人才流失加剧、执业合规和诚信意识不强,各类各专业人才发展不平衡、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等方面。

  记者王璐一场规模空前的人事改革正在席卷整个证券监管层。

  26日,沪深交易所双双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探索建立选人用人新机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为交易所创新发展服务,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面向国内外市场公开选聘高级经营管理人员。

  “如此大规模并由交易所主导面向全市场公开选聘副总经理,在全市场和全行业都是第一次。无论是对推动交易所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提高服务市场水平,还是增强自身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证监会主席助理吴利军指出。

  十余个副司局职位“虚位以待”

  事实上,上述六大交易所公开选聘副总经理只是证监会启动人事改革行动的“前奏”。据了解,证监会目前正在面向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引进能够促进监管水平提升和工作创新的中高层次专业人才,这批人才由监管系统共同引进,统筹使用。借这次引才机会,证监会还将在行政处罚委员会中拿出4个副主任审理员职位,面向国内外市场及监管系统公开选聘,符合这次引才条件和处罚委工作要求的市场业界法律或会计专业高层次人才,可以直接被聘任为副主任审理员,享受副司局级工作待遇,同时也享受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

  长期以来,在我国金融界,无论是监管当局,还是主要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选,普遍仍是以组织选拔为主,市场化的相关机制还远未形成。虽然此前也有央企副总的职位面向全球招聘,但从结果来看,由于招聘的职位并不太高,而且没有统筹权,舆论的关注度足够,成效却并不显著。

  而证监会推出的招聘,职位至少是副司局级。如此高的级别,如此大的规模,在整个证监系统尚属首次。“经济金融领域的工作往往有较高的专业要求,在选拔干部方面也应与一般的政府和企业区别对待。”市场人士表示,在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均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更是需要有能力有魄力的专业人才,而通过市场化的机制选拔,能让更多经历过市场历练的有识之士走向金融管理的高级岗位。

  人才制约行业持续发展

   从公开招聘交易所副总经理,到增加副主任审理员设置,“人事”这一词几乎成为证监会最近两个月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何证监会要如此“久旱逢甘雨”般的广纳人才?“证券行业的人才队伍无论从质量上、结构上,还是素质上都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并日益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抓好证券行业的人才建设工作,为市场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人力支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吴利军日前就指出,在资本市场成立的二十多年来,虽然人才总体质量具有一定优势,但整体水平与发达市场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与我国市场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目标还不适应,表现在人才规模不足、人才效能较低、专业化程度和国际化水平不高、人才流动频繁流失加剧、执业合规和诚信意识不强,各类各专业人才发展不平衡、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等方面。

  以基金行业为例,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艳日前就表示,行业的快速发展给一大批年轻人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成长平台,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成长的烦恼”:一是人员储备明显不足,具有经验的人才尤其短缺;二是无论是基金经理还是高管,都呈现高流动的特性。“更令人担心的是,不仅仅是流动,而是流失,因为其中很多人不是在行业内部、公司之间流动,而是流到行业之外。这种流动给行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它让一个公司、一个行业难以有长期规划和相对稳定的预期,也难以形成理念、经验及文化上的沉淀。”

  创新机制破解困局

   困局已定,证监会要如何破解?或许能从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话语中找到蛛丝马迹。去年年底,郭树清曾公开表示,我国证券市场高端人才匮乏,投资银行这样的人才和知识密集的行业,缺乏长期性的激励约束机制,导致证券公司经营行为、激励行为短期化,不注重战略投入,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

  同样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证监会自身。一方面,由于薪酬与工作所需的知识结构和从业经验严重脱钩,已经有大量专业型人才无奈跳槽至证券机构;而另一方面,证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大量的创新业务对人才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市场人士提出,通过激励机制缓解证券期货业的人才流失,不失为顺应趋势的一种尝试。日前,证监会便在刚刚公布的证券期货行业人才发展十年规划中表示,将探索实施证券期货行业高管和员工持股、期权、企业年金等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长效激励机制,增强行业经营机构核心员工的稳定性,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为实现人才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吴利军还强调要建立行业内专业人才管理机制。据了解,针对证券期货行业专业性的特点,证监会正在积极研究加强专业人才管理,在行政处罚委专业职位聘任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监管系统专业性强、业务相对独立的检查类、审核类、审理类、稽查类、研究类等岗位设置专业职位,让监管系统的专业人才安心从事专业工作,集中精力发挥专业特长。同时,证监会也将建立行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和专业职称体系,细化和深化行业专业人才管理工作,鼓励人才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