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到 卖不动 "法国制造"难圆支持国货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7 07:4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布鲁诺生活在法国的上阿尔卑斯省。每个周末,他去超市采购一周生活用品需要的时间都比一般人多,因为他有一个消费“原则”:“买法国货”。
有包装的商品,他一定要看到“法国制造”的字样才放进购物车。对于鲜肉等没有包装的产品,他会要求售货员出示法国原产地证明。这样苛刻的消费习惯无疑要花更多的钱,但布鲁诺每次付款时都有很大的“成就感”。他说,自己这是在尽“公民义务”,坚信“买法国货”能促进法国的国内就业。
迎合时尚政客集体秀爱国
布鲁诺在法国消费者中绝对不是个例外。在法国的一项民意调查中,20%的受访者称自己购物时尽量买法国产品。另一项调查显示,在消费成本不超过5%至10%的前提下,绝大多数法国人都选择“买法国货”。
难怪法国M6电视台在最近一期专题节目中称,买法国制造的产品已成为法国消费者追求的一种时尚。
为迎合这一时尚,今年法国总统大选的各党派候选人纷纷提出一些类似的政治主张。他们在很多国内和国际问题上立场是针锋相对的,唯独在支持“法国制造”这个问题上,其态度是罕见的一致。
右派候选人萨科齐提出,要效仿美国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出台一项“购买欧洲货”条款,希望通过此举支持“法国制造”和法国的“再工业化”。
左派候选人奥朗德极力提倡“工业爱国主义”。中间派候选人弗朗索瓦·贝鲁称,法国的“再工业化”一直是让他关注的事情。
极右派候选人玛丽娜·勒庞承诺,一旦当选,她将出台一项“买法国货”的法律,并称这项法律在未来5年将在法国创造50万个就业机会。
《费加罗报》有篇报道称,这些候选人还没当选,已经开始履行他们支持“法国制造”的承诺。该报说,法国各政党为竞选集会订购的体恤衫,大都来自位于布列塔尼地区一家名叫Armox Lux的企业。这家曾到上海世博会参展的企业,已向法国各政党卖出1.7万件T恤衫。该企业负责人称,直到5月6日总统大选第二轮,他们的生产线都要开足马力运转。该企业卖给法国各政党的T恤衫价格是5.5至7欧元,而同等质量的中国制造产品只需要1.2欧元。
“法国制造”难保真是法国货
法国不少专家认为,在“买法国货”这个问题上,像政客这样为了竞选偶尔做做样子是可以的,但一直坚下去就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使命”。除了价格因素之外,还因为需要耗费精力找到“法国制造”的产品。而且,即使产品包装上有“法国制造”的字样,也难保是真正的法国货。
法国商店里产品包装上关于产地的标注五花八门。一些产品标注“法国研发”或“法国设计”,不细心的消费者会以为是法国国内制造的产品。有的产品清楚地标注“法国制造”,实际上其原材料和部件也是在国外采购的。
在巴黎一家装修精美的厨房用品商店里,产品包装上标注着“法国设计和研发”。很多消费者都以为在这里买的是法国货。但只要仔细一问,售货员就会无奈地承认这些产品来自印度尼西亚。
这些产品对于产地“模糊化”的标注,并不违犯法国的法律。
于勒是特鲁瓦市附近一家知名家具品牌厂家的老板。他对记者说,该厂制造床垫需要的弹簧钢丝、布料、木头都来自中国、西班牙以及北欧等国家和地区。从其工厂出去的沙发,其布料裁剪都是在突尼斯、罗马尼亚等国完成的,他的法国工人只负责最后的组装。但这不影响于勒将其产品都打上“法国制造”的标注。
法国法律对“法国制造”的要求并不严格。一件产品只要45%的生产成本产生于法国国内,就可以标注“法国制造”。这一点,大多数支持国货的法国消费者并不清楚。
近几年,为迎合消费者买国货的需求,一些号称专卖法国产品的购物网站应运而生。这些网站的名字非常醒目,如“买法国货”、“法国产品”、“法国大道”等。但其中不少网站卖出的产品并非真正的“法国制造”。在被消费者识破的情况下,这些网站往往会表示邮寄产品时出现错误并返还货款。
成本高昂纯“法国制造”卖不动
“买法国货”难,还有一个客观原因:“法国制造”也的确很难卖。
尽管法国一些全球知名的奢侈品牌能做到本土制造,但绝大多数厂商由于生产成本的原因,即使想努力为本国创造就业机会,最终也难以完全做到。一些坚持“法国制造”的厂商,往往面临严重的生存困难。
让-皮埃尔是巴黎郊区一家制造室内装饰品的小企业的老板。他是“法国制造”的坚决拥护者。因为以前工作过的不同工厂陆续外迁到其他国家,他曾3次遭到解雇。
让-皮埃尔立志:只要自己创业,就要坚持“法国制造”。他曾设计了一款造型独特的小桌子,原料、生产、包装、运输费用全算下来,每张桌子的成本是90欧元,而“中国制造”的成本仅为30欧元。
他坚持在法国生产出一批桌子之后发现,没有商店愿意卖他的产品。店方明确告诉他,加上房租、售货员工资等成本,商店要想赚钱,必须以2.5倍的进货价出售产品。这就意味着要以230多欧元的价格出售这款小桌子,但这肯定是“卖不出去的”。
“法国制造”只好重新定义
法国有评论说,就绝大多数产品来说,100%的“法国制造”现在已是“空想的乌托邦”。
鉴于这种现实困难,法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了一些更为明智的做法,既能做到“经济爱国”,同时又保证企业发展。
一家生产智能电子产品的厂家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将企业的研发部门留在了法国,产品生产却在中国进行。其产品65%的生产成本产生于法国,35%产生在中国。
有评论称,也许现在应对“法国制造”重新定义,可以学习美国“苹果”公司的模式——产品研发在美国,组装在中国进行。
本报巴黎3月26日电
(责任编辑:彭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