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民币国际化 变压力为动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7 07:5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目前来看,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对中国境内最大的影响,是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这一影响今年会逐渐显现。

  人民币国际化的模式是独一无二的。货币国际化第一步是要将货币输出,美元国际化一开始是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将美元输出到境外。人民币则是通过跨境贸易的方式得以输出。

  中国已经实行了RQFII制。RQFII指的是,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可将获批准额度内的外汇结汇投资于境内的证券市场。人民币的回流,一部分是通过贸易结算,另一部分就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和这个RQFII。前者是在经常账户下,后者是在资本账户下,这里就存在“错配”,即人民币是通过经常账户输出,又通过资本账户输入。人民币通过资本账户回流,很难捕捉,将对货币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RQFII的起步金额为200亿元,今年还会继续加大。尽管其规模还不大,但是外商直接投资使用人民币的规模已达900多亿元。随着今后的发展,资本项目下回流的人民币会越来越多。这将导致境内流动性增加,加大央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难度,也会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造成一定影响。虽然这样的影响目前从规模上看还比较小,但它逐渐形成对中国央行的一个挑战。

  这种离岸市场的倒逼在历史上是有先例的。日元国际化时,日本企业融资可以选择境内和境外两种方式。如果境外利率更低,日本企业就选择境外,这对日本国内银行形成很大的冲击。本来这应当形成促使日本银行改革的压力,但日本银行却开始炒房地产,结果日本经济泡沫破裂。这是一个失败的例子。

  中国的大企业现在开始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融资发债,融资成本确实低于内地,中国国内的银行失去了这部分大企业客户,这同样形成了促使境内银行改革的压力。现在中国在推中小企业融资,就是很好的举措。银行可以将业务更关注于中小企业,这将有利于中国经济更加平衡发展。倒逼的压力借用得好了,可以有力促进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

  (作者为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分析师)

  本报记者 王慧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