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产业资本狂按收银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8 04:04 来源: 信息时报

  

产业资本狂按收银机

  本月上市公司亿元以上大单减持此起彼伏,大小非套现金额重上百亿

  数据

  同花顺统计显示,3月份以来大小非共计净减持约12.55亿股,净减持市值约115亿元。而在此前市场筑底的1月份,重要股东出现月度净增持2.35亿股,净增持市值约21.62亿元;即使是在2月份重回净减持通道,重要股东净减持也仅有2.92亿股,净减持市值约45亿元。

  WIND资讯统计显示,按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的月份来统计,今年1月累计减持1.91亿股,为增持量的53%;2月累计减持量2.83亿股,是增持量的1.8倍;3月的减持量则大幅骤增至7.46亿股,为增持量的20多倍。

  同花顺数据统计,来自82家公司的200多位高管在3月对自家公司进行了减持,累计减持量约为1.62亿股。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徐岚

  A股走势疲弱,产业资本再度按下了自己的“收银机”。3月以来,上市公司亿元以上的大单减持络绎不绝,大小非共计套现市值约115亿元,重要股东减持量更是增持量的20多倍。从创业板、中小板到主板,从高管、公司到个人投资者,从金融、房地产到绝大多数行业板块,产业资本的净减持迅速蔓延。就连此前逆市增持的高管也在本月明显转向,不仅净减持数量暴增至1.62亿股,高管减持千万股以上的案例也频频出现。而理由,有的是“为了孩子上学和改善住房条件”,有的则是“为了给上市公司筹钱”,看得投资者瞠目结舌。

  产业资本的疯狂减持引起了机构的高度关注,多家机构认为,靠存量资金运转的A股市场,或在产业资本的大幅减持下进一步振荡下行。

  3月大小非狂减逾百亿

  还在为被迫终止90亿元再融资而窘困的中国铝业可谓雪上加霜,它们迎来了其第四大股东建设银行的大单减持!公司公告显示,建设银行在2010年11月11日至2012年3月21日期间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总计4958.8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7%。若按减持期间股票均价10.28元计算,建行此次从中铝身上套现的金额达5.10亿元之巨。而这对于中国铝业的打击不言而喻,在高调扭亏为盈之后,中国铝业90亿定增方案在3月9日刚刚宣布二度流产,公司重新推出规模80亿元的定增募资计划。由于建行背道而驰做起了“减法”,二级市场上的中铝股价陷入了四连阴,截至昨日累计跌幅为7.11%。

  蹊跷的是,三个月前刚刚投身矿产资源的正和股份,也在“矿恋”揭盅前夜遭掌门人凶猛减持。3月以来公司第一大股东广西正和8天内减持逾9%、套现高达7.66亿元,而正和股份也以重要股东本月减持8.41亿元的市值高居A股减持榜次席。“涉矿-股价拉抬-大股东减持”,这一幕也曾发生在去年的多伦股份身上,而这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都是赫赫有名的资本玩家——陈隆基,究竟是为了筹钱买矿还是重演金蝉脱壳,正和股份再度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可以看到,3月份大小非的表现与之前两个月大相径庭,3月份以来大小非共计净减持约12.55亿股,净减持市值约115亿元。除中国铝业和正和股份之外,海康威视、深国商等18家公司被产业资本减持金额也均突破亿元大关。其中金融板块成为“重灾区”,在上述18家公司中,华泰证券、宁波银行、太平洋、广发证券就独占四席,减持金额合计超过12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正值年报发布期,按理说高管增减持变动应该会消停很多,但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相对前两个月高管纷纷增持,3月份高管的转向表现得十分明显。来自82家公司的200多位高管在3月对自家公司进行了减持,累计减持量约为1.62亿股。不仅数量暴增,高管减持千万股以上案例同样频现,如南洋股份的高管兼控股股东郑钟南3月中旬以来累计减持了1025万股,累计套现的规模5800多万元。

  高管减持是“为了供孩子上学”?

  高管减持的理由有的令投资者瞠目结舌。比如恒泰艾普的高管给出的理由是——“减持主要是为了孩子上学和改善住房条件”。自3月14日至3月20日,恒泰艾普四名高管减持公司股份约256万股,合计套现6200多万元。对于高管着急套现的原因,恒泰艾普副总经理兼董秘杨健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高管是公司创业时的元老,辛苦创业的过程中为公司付出很多,工资也不算高,减持主要是为了孩子上学和改善住房条件。”

  然而翻阅恒泰艾普资料可以发现,这四位套现高管其中三人为恒泰艾普的董事兼副总经理,另一人也为副总经理,年薪均在50万左右,让人实在是很难与“改善生活”直接挂起钩来。耐人寻味的是,恒泰艾普3月8日刚刚公布了1.85亿启动两笔股权收购计划,受此刺激公司股价短短9个交易日上涨近三成,就在此时高管选择套现6200万,有网友调侃,“不知道可以供多少个孩子上学,更不知道可以买多少平方米的房子了。”这不禁让人想起了2010年马云减持华谊兄弟套现数亿元时留下的语录,有媒体称马云是为了“改善生活”,不过后来马云表态称,“我不需要这点钱来改善生活。”

  除此之外,还有公司高管减持给出的理由是“为了给上市公司筹钱”。排名3月净减持榜首位的华丽家族就是如此,继公司实际控制人去年11月以来多次减持套现后,3月15日公司董事、总裁曾志锋,董事、副总裁狄自中及董事陈志坚合计减持4856.5万股,累计套现3.4亿元,而根据WIND资讯数据,华丽家族重要股东本月减持已经超过1.62亿股,市值高达12.01亿元。有意思的是,华丽家族3月16日当即公告称,上述董事和高管将向公司提供2.5亿元借款以支持公司业务拓展,借款利率不高于银行同期同档利率。这种“减持”+“借款”的支持方式在A股市场着实少见,而华丽家族3月21日再发公告,公司二股东皙哲投资有限公司也加入了“股转债”的行列,将连同公司部分高管提供5亿元的免息借款,而同花顺数据显示,此次提供借款方自去年以来靠减持华丽家族股份累计套现约3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华丽家族股东的做法和大元股份颇为类似,去年3~4月大元股份大股东上海泓泽投资也曾减持公司股份2000万股套现6亿元,并称减持是为“支付购买珠拉黄金及大漠矿业股权”和“代偿1.6亿元款项”筹措资金,谁知珠拉黄金的收购最终只是一个“烟雾弹”,此后上海泓泽也将持有的大元股份分设两家公司持有。

  机构论市

  产业资本净减持

  引发机构高度关注

  在大盘上攻无力并陷入持续振荡回落之际,产业资本的疯狂引起了机构的高度关注,对大小非减持的趋势分析屡屡出现在近日研报中。

  方正证券表示,最近董监高及其相关人员仍然以减持为主,增持行为只是零星出现,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董监高及其相关人员的交易行为更是十分活跃。“作为对上市公司经营情况了解最直接的一类群体,董监高及其相关人员明显的减持行为是市场风险的提示信号。”

  而华泰联合证券态度更是悲观,研报称,连续两周的大幅减持反映出产业资本对市场态度趋于谨慎。“虽然近期机构、散户入市资金维持较高位置,上周解禁规模亦有下降,但上述情况对资金面的实际改善空间有限。在当前既要防经济硬着陆又要防通胀死灰复燃的背景下,产业资本在上周仍出现大规模净减持,而增持规模却仅有2.75亿,这种背景下,我们认为市场仍将延续近期的振荡下行趋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