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泰康人寿销售误导屡触监管红线 投保人晒心痛遭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8 06:5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保监会新任主席项俊波上任以来,采取了一些列措施,严打寿险误导消费,着力提升保险服务质量和水平,并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然而,泰康人寿依然沦为客户投诉“重灾区”,遭到投保人集体控诉。中国经济网编辑特将泰康人寿最近被投诉的案例汇总,以供其他投保人引以为鉴、规避陷阱。

  泰康宽限期未到划走保费

  

  福州的沈女士在某银行理财专柜选购理财产品时,工作人员为其推荐了泰康人寿公司的一款投资型保险产品。沈女士当时就签了购买合同并且支付了一万元。“当时买得比较急,也没向相关工作人员仔细了解该产品的具体信息。2011年10月份,自己收到泰康人寿的短信通知,要求在11月前支付购买投资型保险费用一万元。”

  收到通知后,沈女士翻出当时购买该产品的合同,合同中规定,购买该产品后的前五年,每年都要缴纳一万元,第十年返回本金以及收益。“本想去退保,但是被告知退保后只能拿到5000多元。”沈女士说。2011年10月底,沈女士和泰康人寿协商时,工作人员告诉沈女士这份保单有60天的宽限期,只要沈女士在宽限期前把钱缴纳齐全,这份保单就继续有效。11月16日,沈女士在银行取钱的时候发现自己银行账户的钱被转走了一万元。

  沈女士询问后被告知其当时办理了理财产品的代扣业务,泰康人寿到期直接从沈女士的账户上扣走一万元。“都说好了保单有宽限期,就这么一声不吭地把我的钱给转走。”沈女士说,“保险公司这样做让人难以信任。”

  对此,泰康人寿客服人员表示,沈女士当时办理了代扣业务,只要保单到期,沈女士银行账户上有钱就会自动扣除。

  6000元买泰康理财产品 3年只赚66元

  

  王先生于2008年9月1日有一笔6000元的存款2008年9月1日。想转存三年时,旁边一位泰康人寿(微博(http://weibo.com))的业务员上前,建议他买一份3年期的泰康放心理财经典版终身寿险。因这份保单在2011年9月1日到期,8月底王先生打了个电话查询收益。按照当初5.8%的利率计算,这次至少能拿7000多元钱。可接线人员却告诉他,除去6000元本金,他只能拿到60多元钱,这让王先生很吃惊。“给我办保单的那个业务员早辞职了,他们说那业务员夸大宣传,还说这笔钱受2008年和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缩水了。”

  据泰康客服人员解释,王先生的这笔钱在刚买成保单时,要先扣除9%的初始费用比例,即540元。剩余5460元才是保险金。王先生这张保单三年的收益本该是786.24元。减去保险公司规定的每个月5元的保单管理费,最后剩下606.24元,加上5460的本金,只能得到6066.24元。

  对此,王先生很郁闷,要不是当初业务员“忽悠”,保守的他不会买这份保险理财产品。而保单的条款又长又专业,普通人根本看不明白。“我自己都不知道扣的到底是什么费,扣费也不回访确认,难道被忽悠了就白忽悠,保险公司能就此免责吗?”

  储户被忽悠买泰康保险 退保只能拿一半

  

  2010年11月7日,杨华(化名)到位于邹平县城的农业银行存款。存款时泰康销售员向其推销起了一款保险,“不但年底有分红,而且退保自由”。该保险为泰康人寿一款“金满仓B款年金保险”,每期交费金额为20000元,交费期间为5年,当大概了解完保险的收益情况后,杨华当即缴费买下了该款保险。

  缴费一年后,杨华(化名)琢磨不再继续缴费,而当时的保险推销员却表示,现在退保要扣除5000多元费用。泰康人寿表示,此款保险缴费时间较长,投保时应该慎重。当询问退保扣费一事时,工作人员介绍,当投保人或保险公司解除合同时,保险公司向投保人退还本合同的现金价值。

  对于为什么要扣除如此高的费用,杨华(化名)说她也搞不明白,但感觉自己被忽悠了,“当初她不告诉我怎么退保,也没说有什么风险。”

  房贷变相捆绑销售保险

  去年,有媒体曝光,北京某楼盘房贷均需到北京建行开发区支行统一办理。“现在无论是首套房,还是二套房,建设银行设定的利率都是基准利率的1.2倍”,该支行人员表示。随后,该工作人员又表示,只要买一款理财产品,就能享受建行基准利率优惠,投资不大。据悉,该建行工作人员口中的理财产品,就是“泰康理财”,需要房贷客户连续3年每年投资5000元,每年定期按照理财公司效益分红,10年后能将本息取回,第10年能够拿到的本金加上生存给付为16500元。

  据悉当时一位到建行申请房贷的女士表示,虽然不知道建行这种做法是否合规,但是不能接受买所谓“理财”产品的要求。“这种买卖我完全处于被迫,既不知道是什么产品,也不知道有没有风险,完全不透明。”另有不少申请房贷的客户表示,10年期实在是太长了,这种产品听起来就不靠谱,收益也低得没有任何吸引力。

  泰康人寿业务员骗同村52位老人40多万

  

  2006年至2010年,株洲市天元区雷打石镇铁离村泰康人寿业务员唐利梅以6%-15%的高年利率为诱饵,非法吸收同村52位老人共计40余万元,并私刻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收据专用章”和“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收据专用章”,用盖有公章的收据作为存单。

  2011年1月13日,株洲县人民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挪用资金罪判处唐利梅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相似险种保费高于其他公司

  

  同样是官网销售渠道的航空意外险,同样是保险期限一年,泰康人寿官网上“亿顺航空意外综合保障计划”保额110万,保费是99.0元;另一款“e顺交通工具意外保障计划”中只选择飞机意外伤害保险金90万,保险期限也是一年,保费却为70.2元。两款产品所包含保险责任也是一样的。

  而在16家险企的调查样本中,在合众人寿官网上有“空中飞人”计划,保额100万,保险期限一年,网上直销保费是57.6元,而在其“世纪安顺交通工具意外险”中只选择飞机意外伤害,保额100万,保险期限一年,保费还是57.6元。

  某险企一位不愿具名的精算师表示,这两种产品都是符合保监会相关规定的,如果仅仅看事故的发生率,那么这中间费用(如运营费用、佣金等)的占比比较大。可能航意险主要针对的客户群体就是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而交通工具意外险针对的客户群体更广,因为大多数人并不是整天飞来飞去的,个别公司一年期的航意险可能定位的就是那些经常坐飞机的人士,那么定价高一点就不难理解了。他认为,这两个产品出现其中一个产品定价高,可能是由于其业务模式、费用成本等问题导致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