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汽车出口海外风险日益加大 国际化战略准备不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9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11年,中国汽车国内销量增幅不足3%,汽车出口却实现了49.45%的大幅增长,创历史新高,其中轿车出口同比增幅达107%。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海外建立了组装厂,以K D方式出口,其所占的比例进一步提升。

  日前,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凤英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尽管中国汽车出口大幅增长,但我们仍须看到,目前中国汽车的国际化发展还缺乏统一的战略规划和行业引导,企业对国际化的理解、定位、战略目标和行动策略也有较大差异,表现在海外则是各干各的、互相之间难以形成良性的互动支持,这直接导致中国汽车在海外发展的风险日益增大。

  国际化战略准备不足

  《经济参考报》记者:中国汽车在海外发展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王凤英:具体表现为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中国汽车出口品质鱼龙混杂,影响中国制造整体的品牌创建。国家有关部门在汽车出口的整体组织引导,出口结构协调方面力度不够,导致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同室操戈、恶性竞争,中国汽车“低价低质”的低端形象难以扭转。

  二是企业在海外的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目前中国汽车境外营销网络大部分依靠海外经销商,而这些经销商往往同时代理多个企业的品牌,加上我们的品牌弱势,导致了中国汽车企业议价能力弱,经营质量差;此外,由于售后服务网络建设的整体滞后,进一步损害了品牌形象,形成恶性循环。

  三是中国汽车业在海外的价格竞争优势逐渐削弱。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价格竞争优势正在逐渐削弱。

  四是企业出口的战略和理念明显滞后,在海外市场的经营质量堪忧。很多企业缺乏足够的海外发展战略支撑,在海外市场的经营理念更是严重滞后。一些企业由于没有充分的海外市场调研,缺乏对出口市场的前期了解和准备,甚至对出口产品基本不做目的地的适应性改进,在营销服务网络和品牌建设方面都缺乏规划,凡此种种,使得中国汽车的海外经营质量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

  五是研发能力不足导致 走出去缺乏持续性。由于研发能力不足导致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成为制约汽车企业走出去的瓶颈,使得一些企业在海外市场多半只能成就一时繁荣,没有持续性可言。

  六是海外并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并购风险越来越大。近年来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并购的案例逐渐增多,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些企业甚至把并购一个洋品牌当作实现自身品牌高端突破的捷径,在缺乏足够的并购工作基础准备的情况下盲目出手,使得并购的成本、风险都在加大。

  七是因关税、技术贸易壁垒以及专利标准等原因导致的贸易摩擦增多。仅汽车零部件方面,我国就已受到10多起国外反倾销调查,产品涉及刹车盘、汽车挡风玻璃等。下一波国外反倾销很有可能将集中在中国的整车出口问题上,如果不能未雨绸缪,中国汽车很有可能会被迫从已经占领的海外市场退出。

  八是发达地区市场进入难度日益加大。西欧、北美等发达地区汽车市场,排放、安全、技术等标准要求门槛越来越高,更新越来越快,且企业进入的认证过程耗时长,程序繁杂,费用高;同时,这些地区的市场饱和度较高,品牌结构比较稳定,中国企业在市场开拓过程中面临众多困难。

  谋求建立响当当的汽车品牌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经历了最初试水海外发展阶段后,摆在中国汽车业面前最紧迫的课题是什么?

  王凤英:品牌建设。品牌的弱势地位始终是制约自主品牌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发育逐步成熟,竞争日趋白热化,自主品牌企业纷纷认识到,没有品牌附加值就没有持续的市场竞争力,就难以保障企业可持续的经营质量,就谈不上国家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模式。没有自己在国际上响当当的品牌,就谈不上汽车强国。在未来的全球汽车产业竞争中,中国汽车要想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在全球打响中国汽车的整体品牌。国家整体品牌的打造离不开企业各自品牌的打造,更有赖于那些优秀自主品牌企业的带头突破。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国汽车的强国梦想,实现中国汽车国际化整体竞争实力的有效提升。这就需要国家从产业政策引导和配套环境建设方面,给予企业以必要的方向上的指导,在政策和产业环境营造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推进中国汽车企业稳步“走出去”,最终实现健康、快速、良性发展,在全球建立起几个响当当的中国汽车品牌。

  走出去要制定整体战略规划

  《经济参考报》记者:围绕中国汽车走出去,您有哪些建议?

  王凤英:对中国汽车走出去主要有以下的思考和建议。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中国汽车整体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对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行统一、有效的行业协调和规范指引。只有有了统一的战略指引和行动计划,才能有效避免企业间各行其是。

  建议国家对主要的汽车出口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进行总体协调指导,使每家企业的国际化运营举措符合我国整体汽车品牌形象的共同利益。出口汽车不仅仅是把产品卖出去,更要做好产品售后服务,甚至是有规划地建厂、建海外配件中心,还应考虑到当地政府、民众、社会的需求,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当地的资源,实现本地化发展,并且处理好与当地媒体和政府的关系。

  建议政府将汽车出口政策由贸易导向转向投资导向。采取海外建厂等方式加速海外扩张,既能规避整车出口的高税率,取得较好的成本优势,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开放政策和市场环境拓展海外业务,对于占领国外市场、提升利润率和提升国际化水平,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加大对出口市场秩序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出口产品结构的协调管理。对故意扰乱出口市场,恶性价格竞争,以及极端不负责任的企业要有惩罚措施,以维护中国汽车的整体形象。除此以外,对企业出口目标市场的渠道、服务网点数量进行行业约束指导,必要时进行硬性限制,比如要求建立直接或特许授权的零部件供应和维修体系,对于达不到一定销售和服务体系规模的出口企业,取消出口资质。

  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业务指导和相关的信息咨询服务支持。对于企业在海外进行投资建厂、兼并重组,政府除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外,建议有关部门定期发布细化的境外投资指南,协会组织也可联合发布境外市场动态和投资信息,及时提醒投资风险。

  尽快出台提高汽车出口资质门槛的措施,以国际化的考核标准加强对汽车出口企业的资质审核,促使汽车企业增强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建议设置准出门槛,对一些出口量大、具有规模优势的出口主体进行扶持,淘汰出口量小、实力弱的出口企业。除此以外,对企业出口目标市场的渠道、服务网点数量进行硬性规定,要求建立直接或特许授权的零部件供应和维护体系,对于达不到一定销售和服务体系规模的出口企业,不予批准或取消出口资质。

  加强行业经验交流、业务研讨,引导企业实现真正的国际化发展。国际化是一个大的概念,不仅指海外走出去,还应包括企业在经营管理、人才建设、技术研发、资本运作等各个方面与国际接轨。

  鼓励引导国内企业在海外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对于国内企业在海外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机构,建议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只有把各企业的创新研发实力提升起来,中国汽车的整体产品技术与质量水平才能更有保障,才能整体提升中国汽车的整体品牌技术含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