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保健食品审批制遭遇空前挑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30 10:4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2年春天的暖意一天天渐浓,但是保健品行业的寒冬却好像一直没有过去。自从3月以来,保健食品行业的审批制度因为一系列事件的影响,开始成为全社会机构、媒体、消费者等多方关注的热点,一时间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据2012年3月22日第三届中国国际健康产品展览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健康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5600亿人民币,生产企业有近1700家,另外销售企业约有25000家,总体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900亿元人民币。但是,随着近年来保健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问题也从未间断,如很多保健品牌为了获得最大利益开始出现:虚假申报,无证生产,套号生产,夸大宣传、违法添加违禁成分、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价格虚高、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标准不完善、品质控制不稳定等等。

  今年3月以来,媒体接连曝出《完美等保健品被指夸大治病疗效销售》、《保健品闷声发大财:食品变“神药”》、《金奇仕下架多个幼儿保健品下架躲避风头》和这两天发生的《绿A汤臣倍健等8品牌螺旋藻铅严重超标最高达820%》等事件。更是给保健品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而这一系列的问题归根结底都将矛头指向了现在保健品行业的审批制度。

  事实上,在今年两会期间,两会代表委员就不约而同地递交关于保健食品监管的提案,把全社会的目光吸引到了保健食品强化管理、分级管理、营养素补充剂由审批改备案等话题。业内专家表示,这将有利于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

  其中,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夏绩恩如此建议:“建议尽早出台《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完善保健食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部门对保健食品的监管职责,确保监管工作有法可依,并将利用宣讲等方式推销保健食品的行为纳入监管范围。”

  政协委员、北京西苑医院副院长史大卓关于《保健品行业重审批轻监管亟待改善》的提案则更有针对性。他在提案里指出,保健食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面临的种种问题也愈发突出且屡禁不止,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利益,损害了整个行业的信誉,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现行监管体制“重前置审批,轻后市监管”。因此,通过改革现有体制以解决根本问题,势在必行。

  史大卓分析原因说,目前我国保健食品监管面临的问题并非法规缺失,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监管不力,最终引发了我国保健品市场常见的几个问题: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中“保健食品”的定义容易被混淆。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造成国家资源浪费,重复审批;国家实验机构疲于应付;重复检测、行业的科研专家疲于审批;保健食品的审批成本过高,申报时间过长。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重审批轻监管,造成行业混乱,既误导消费者,又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负担。

  因此,他建议,如果药监部门可以从原料审批、膳食营养补充剂备案、声称特殊保健功能食品注册、厂商备案、广告备案和做好标签、产品质量、不良反应、广告监测,对保健食品进行监管,同时执行《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将大大促进保健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为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健康效应,为国家降低巨额医保成本。

  业内人士表示,相信保健食品一刀切式的审批制度改革如果顺利实施,将从从根本上改善目前保健品行业重审批不重监管的现状,让保健品行业在有利的监管下朝着健康美好的明天发展,使保健品行业越做越大,重新受到消费者的信任。(李涛)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