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首创股份:打造水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2 05:24 来源: 经济日报

  “水务企业不仅是处理污水,更要为人们提供质量越来越好的水。这是水务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我国未来15至20年的城镇化进程中,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有待建设,水务市场的潜力巨大。”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光说。

  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运营管理领先、产业链布局最完善的水务龙头集团性公司,水务业务遍及34个城市,共计41个项目,水处理能力每日近1300万吨,服务城市人口超过2500万。

  创新模式

  水务企业的布局由覆盖单个城市向覆盖一个省份的流域布局迈进,这是首创最突出的亮点。

  2007年12月,首创与湖南省就污水处理项目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流域布局的大幕由此拉开。目前,首创已投资运营了湖南的株洲、张家界、益阳、娄底等地共8个污水处理项目,投资达10亿元。市场化机制的引入大大加快了湖南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也有力改善了湖南的环境质量。2009年湖南省超额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年度目标。

  在此基础上,首创不断加大流域布局的力度。2009年9月,首创又与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步,首创还将在淮河流域、黄河流域继续推行这种模式,这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战略方向。”刘晓光说,“水的流域治理是一个整体概念,如果仅治理一个点,那么还会继续污染。因此,首创在湖南提出的是一揽子综合治理的解决方案。”

  北京首都创业集团董事副总经理潘文堂告诉记者,对水务行业实行流域化和区域化的集团管理,也是国际上水务改革先行国家的成功经验。这一管理模式在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供水安全、预防与治理流域性水污染事件、维护公众利益、提供优质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首创作为上市公司有着雄厚的资本运作能力,但技术的“短板”也始终是企业的一个遗憾。“首创不仅要有投资的能力,也要有水治理的核心技术能力。目前仍然是国外掌握着污水治理的核心技术,国内的技术差距很大,未来首创的突破点将锁定设备、技术方面。”刘晓光告诉记者。

  拓展产业链

  生活垃圾处理是近来崛起的新兴市场,投资热情很高。2011年,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城市综合环境运营商的首创也开始进入这一领域。

  2011年3月,首创通过收购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新能源环保,很快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重要城市拥有了固废项目业绩,并获得了厌氧处理等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和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目前,首创新能源是国内惟一一家同时拥有焚烧和厌氧处理技术的公司。

  刘晓光告诉记者,首创为新环保成功注入了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并加强了投资拓展、工程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同时首创的介入也为新环保能源注入了一定量的现金支持,其融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除了新能源环保,在湖南,首创的固废处理业务也发展得很快。湖南首创先后签署了吉首台儿冲垃圾填埋场、醴陵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场等垃圾处理项目,处理总能力为900吨/日。

  “尽管湖南首创的总量规模不算大,但对我们锻炼提升自己的固废处理能力、培养自己的技术、管理人才队伍意义很大。目前,我们在餐厨垃圾、电子废弃物、土壤修复等许多固废领域的新业务已经初步形成了技术储备,正蓄势待发。”刘晓光说。

  “首创的固废业务将成为首创环保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十分有信心首创在固废处理领域也同样能发展成为国内的领军企业,通过不断延长产业链,将价值整合起来,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刘晓光说。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公用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化进程。水务行业的根本特征是垄断性、公益性的服务行业,虽然目前水务方面收益率并不高,市场模式也不够清晰,但是水作为战略性资源,是一个长线稳定的行业。要推动水务行业良性发展,当务之急是创新商业模式,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价值模型。”刘晓光强调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