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买不起房炒作还是警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2 08:1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本期嘉宾
万安凤:润灵环球责任评级机构市场与公共关系总监
蔡融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市场调查方向研究者
全球知名的民意测验和商业调查咨询公司盖洛普日前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与过去相比,中国最底层民众在吃住方面显然比过去有所提升,但富人却比过去更买不起房。盖洛普调查中的“富人”指占中国收入最高的1/5人群,并称其中有14%的人存在买不起房的问题,在2009年时这个数字仅为6%。究竟这一调查结果是否可信?选取的指标是否存在误差?昨日,南方日报邀请相关专家对此进行解读。
调查样本合理吗?
南方日报:盖洛普的这次调查是基于对约4000名中国人电话访问和面访,调查时间从2007到2011年。样本选取方式是否要存疑?
蔡融融: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需要进行多方面考虑,包括比如此次调查的样本具体是如何选取的;是进行了严格抽样,还是没有严格取样规则而随机选取样本;电话访问和面访的样本选取方式是否一致等这些问题都要考虑。我认为面访方式可能影响样本选取。如果面访是以街头拦访的方式进行,则很难具有代表性;如果面访是入户访问,则可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万安凤:准确的调查方法应采取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而且样本的同一性很重要。从时间跨度上看,如果2007年到2011年选取的是同一批对象进行跟踪调查,那样就会比较严谨。随着经济的发展,或者说每个时期的大环境和政策有变化,人们的观念可能会存在差异性。
富人真买不起房?
南方日报:盖洛普定义的高收入人群占中国人口1/5,这个对富人定义的门槛是不是比较低?是不是高房价真的使中国的“富人”都买不起房了?
蔡融融:盖洛普定义的“高收入人群”是否“门槛偏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出这类人群的情况前,盖洛普应该先说明他们是如何定义“高收入人群”的,比如他们将月均收入或年均收入多少及以上的人群定义为“高收入人群”,这一收入是个人收入还是家庭收入也需要考虑其中。
万安凤: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待指标,存在误差是难免的。比如说月收入一万元,在三线城市可能就是高收入了,买房买车都不在话下,若是放在北上广这种消费高房价更高的城市,在扣除了个人所得税后,剩下的钱要去买一个再普通不过房子可能就会显得太不实际了。
买不起自己想要的房子并不代表没有经济能力买上一套房子。我觉得从严谨的角度来看,还是需要具体定义下什么才算是富人。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古代有个富人被偷了,失去了所有的金银细软,但仍有几十处房产。可这个富人觉得自己太穷了,于是上吊死了;有个穷人,在路上捡了几吊钱就兴高采烈,认为自己富有了。这个故事有现实的参照性。任何一份调查,没有严格定义和严谨操作,获得再多的样本或者给出再耸人听闻的结论都是枉然。
富哭穷别有用心?
南方日报:尽管从这一组数据对比中,盖洛普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大城市这些年来房价上涨过快”,但是不少网友对“富人也买不起房”是诧异的。你怎么看?
蔡融融:这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调查结果,在没有了解更多这项调查的具体情况之前,我们不能妄下评论。这其中需要盖洛普说明如何定义“买不起房”。主观上的暂时不愿意买房(比如这段时间的流动资金不够)和客观上的经济能力无法支付房价是不一样的。而后者还需要考虑是将无法支付首付视为没有买房能力还是将无法付全款(但其实是可以通过贷款买房)视为没有买房能力。
南方日报:在房价走势还不明朗的情况下,有声音说富人哭穷,说自己买不起房子存在其他意图,甚至有人说限制富人买房,你怎么看?
蔡融融:需要对富人买不起的“房”做一个分类,到底是哪一种房子买不起,而不该一概而论。这只是一份民调。我们制定政策的目的不是要限制某些人买房,而是要让需要买房的人买得起房。甚至这也不是最重要的,我们的目的应该是让需要房子的人有房子住。如此一来,政策就有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考虑如何让人们能放心地通过租房解决住房问题、让必须买房的人有能力买房等。
万安凤: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感知反应,认为富人哭穷有持币观望等待给楼市抄底的可能性。前段时间华尔街富人说自己日子不好过,也被人鄙视。其实还是各自站的角度不同,看是和谁比,和自身的哪个阶段在比。比如对楼市的调控一紧,就连开发商也会哭穷。说到限制富人买房,现在我们已经有了限购令,这可以说是最严厉的调控办法之一。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初衷是为了惠及更多的人。正如有人说要放开对豪宅的限购,我也是不同意的。在呼吁公平的同时要避免盲目仇富。总之,限购也好,放开也好,都不要误伤刚性需求。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杨春
中产阶级生存状况也不容乐观
美国调查机构盖洛普有关中国社会民众生存现状的调查无论是根据宏观的舆情表现,还是微观的事件观察,都反映了一定的客观状况。网友“刘朝晖”认为,“最富的1/5人口约2.8亿多数在大城市,大多数不过是中产阶级而已,谈不上是富人。”回顾近年来重大社会事件中的舆论反响,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社会各阶层焦虑情绪日益凸显,不仅底层民众利益诉求日趋强烈,中产阶级的生存状况也不容乐观。
对于“富人买不起房”这一结论,很多网友则表示质疑,尤其是普通网友的批评声音较为强烈。有网友认为“要说中间的买不起我相信,最高的说买不起,真不信!”相对理性的网友尽管也认为该调查不够科学,但对结果还是较为认同。
抛开“富人是否买得起房”这个命题,当下中国社会中产阶级的普遍焦虑却是不争的事实。“中等收入很丰满,中等消费很骨感”仍然是多数中产阶级的生活观感。尤其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中产阶级生活压力与日俱增。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产阶级的焦虑也是全球普遍现象,牛津字典公布的2011年年度最热门的年度词汇,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阴影下,受挤压的中产阶级(Squeezed Middle)成功击败其他字词获选。
人民网总裁兼总编辑廖玒在总结官民舆论场的对峙和分歧越来越大的原因时,提到以下四点:即底层社会上升通道堵塞、中产阶级的被剥夺感、富裕阶层的移民倾向、特殊利益集团的末日情结。而此次盖洛普的调查结果,无疑从侧面反映了当前民众对底层的关怀情结和对中产阶级的纠结心态,无论是底层民众还是中产阶级,他们的心态都暗含了当下社会的危机。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何小手
(责任编辑:郭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