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祭奠战友十二年如一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4 05:50 来源: 东南快报

  本报讯(记者陈木易通讯员陈燕吴国棋林若野文/图)每年临近清明节,在闽侯甘蔗县城“万安山(今称樟山)抗美援朝纪念亭”,总会有几十位来自福州市区和闽侯县当地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聚集在一起,带着他们的思念,深切悼念已逝的221位战友。而今年已是他们第十二年来到这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老战士们情不自禁地哼起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些从战火硝烟中走过来的老战士们的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了六十多年前的那段记忆中。

  体检不达标“走后门 ”当志愿兵

  年近80的周祯荣身材稍显单薄,皮肤黝黑,脸上布满了皱纹,虽然行动不是很方便,但是老人的精神依然不错。1951年中国刚解放不久,闽侯县里的土改也刚刚结束,过去的穷苦农民都有了自己的土地。在得知美帝国侵略朝鲜侵略我国东北领土后,闽侯全县各界人民都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许多热血青年纷纷报名参军。“我们这些穷苦人家刚刚分得田地,刚过上当家做主的好日子,当然不能再让美帝国破坏掉了。”周祯荣老人说道。

  当时17岁的周祯荣也毅然报名参了军。“那时报名参加的人很多,包括福州新店、洪山、马尾在內的人都來了。”周祯荣说,当时他个子十分瘦小,才1米5几。由于担心自己可能会达不到体检的标准,他只好“投机取巧”,在体检前足足喝了六大碗的粥。“当时肚子都快撑破了,可是体检的时候体重还是只有86斤。”周祯荣乐呵呵说着。眼看就要没戏,他只好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独自跑去找当时的部队营长求情。部队营长看周祯荣长得十分机灵,就“破例”收下了他。因为这次“走后门”,周祯荣成为当时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24军属下2030名闽侯人中的一个。

  在这次缅怀已故战友的过程中,周祯荣他们还受到一位名叫黄嫩妹的女士的嘱托,替她祭奠她的丈夫陈光钟。由于近些年黄嫩妹身体行动不是很方便,无法前往纪念亭,只好把清明祭奠的事情托付给周祯荣他们。

  各界自发捐建纪念亭先烈往事被编辑成册

  抗美援朝志愿军福州地区联谊会筹备组负责人杨学清老人告诉记者,2000年,在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的时候,闽侯县县委、县政府牵头,社会各界人士自发捐款在樟山公园兴建了“抗美援朝纪念亭”。如今,樟山的“抗美援朝纪念亭”也被作为闽侯县青少年教育三大基地之一。后来,他和周祯荣一起走访,并通过自己和那些先烈后裔的回忆,把已故战友的个人经历编辑成文,先后录入至《闽侯抗美援朝纪念册》里。在闽侯县关工委的支持下,纪念册还被存放在闽侯县的各大中小学的图书馆内,供学生们阅读。

  如今还在世的他们都非常怀念已故的战友,每年临近清明节或者10月25日的抗美援朝纪念日,他们都会自发聚集在这里,瞻仰老战友,抚慰他们的英灵。临行前,前来祭扫的老战士们告诉记者,他们希望下一代的青少年们不要忘记革命先烈,并表示要把革命先烈们的革命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