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服务采购操作短板如何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5 20:53 来源: 中国政府采购报

  评审专家匮乏、项目操作人员经验不足、采购人了解程度较低----

  服务采购操作短板如何补

  本报记者 贾璐

  “项目不多,难题却不少”这是某政府采购部门工作人员对本地服务类采购的评价。实践中,由于服务类项目具备范围较难界定、需求标准不易把握等特性,如何对服务类采购进行监管和操作成了让部分地区政府采购部门较为头疼的问题。

  解决各方当事人的短板

  “部分服务类项目较为冷门,本市、本省此类专家比较少,且大部分集中在一个专业科研机构或院校,不能满足项目评审的需要。” 江苏省徐州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处处长韩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评审专家匮乏是服务类采购操作过程中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而记者了解到,在服务类采购中,缺乏专家并不是偶然现象。

  “为更好地做好服务类采购,建议进一步完善服务采购专家库,与就近几个县市协商成立区域专家库,形成市本级、就近区域、省等各级专家库,根据项目要求方便抽取。” 浙江省余姚市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邱伟平认为,应通过专家区域共享解决专家匮乏问题。而韩松则认为,应建立包括专家库在内的全国统一的政府采购信息管理平台。

  除了评标专家资源匮乏外,项目操作人员的经验不足也是实践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许多服务采购项目都是“新面孔”,多个地区的集中采购机构工作人员都向记者反映,组织此类项目时常有无从下手之感。

  对此,江苏省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龚云峰认为:“应努力提高集中采购机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工作,不断积累服务类项目的采购经验。” 韩松和胡紫峰也认为,应当通过组织服务类项目政府采购的业务培训从整体上提高政府采购专业操作人员和专家队伍的能力和素质。

  相比采购机构专业操作人员,采购人对服务项目的了解程度可能会更低。对此,部分地区把解决问题的策略放到了宣传上。

  江苏省无锡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处处长华静娴表示:“做好宣传是必要的,应当将政府采购政策宣传到每个采购单位,督促每个单位组织实施好服务类项目政府采购。”而据韩松介绍,对于社会影响面大的重要服务类采购项目,徐州市会及时形成信息报市相关部门,宣传政府采购取得的成效,不断提高采购单位的参与意识。

  此外,华静娴还提到,完善服务类采购,还需要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引导,通过引导企业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强化企业在政府采购公共服务中的作用,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等共同提供公共服务的合作机制,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完善采购链条

  相比货物类采购和工程类采购,服务类采购范围较难界定、需求标准不易把握的特性也是其身处困窘之境的重要原因。

  采购需求较难明晰,是服务类采购项目操作过程面临的第一个“拦路虎”。针对该问题,安徽省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姜毅认为,应加强对服务类采购项目的研究,采购执行部门进行上门服务,科学制定采购文件,精心研究评标办法和标准,切实做好服务类项目。邱伟平认为,应尽量加强服务类采购需求审查,开通网上征求意见渠道,必要时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评标标准和方法是服务类采购过程的另一大难题。受访者一致表示评标办法应认真推敲,力求科学合理。邱伟平认为,应当根据项目情况,科学合理设置价格权重。黑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服务采购处处长胡紫峰则认为,应当进一步统一服务类集中采购的服务标准、资质条件等,推进服务采购操作执行的规范化、标准化。

  除了注重执行过程外,部分受访者还表示,应通过“事后算账”来倒逼服务采购规范操作。

  龚云峰认为,应系统地看待服务类项目,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体系,促进采购结果与合同履约的无缝对接。华静娴认为,应制订公共服务绩效目标,相关部门围绕绩效目标的实现、资金使用、服务质量、协作状况等实行绩效考评,并提出改进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建议,绩效考评的结果作为今后安排经费的依据。而胡紫峰则表示:“应强化采购人、采购监管部门、采购代理机构、采购服务对象的衔接配合,对采购预算、采购计划、采购实施、履约验收、集中支付等诸环节进行系统管理,研究建立公共服务采购效果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