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新股发行制度 只改未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5 23:29 来源: 21世纪网

何漪 许茗 2012-04-05 23:29:45  

  核心提示: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并不合理,改革方向是深化市场化改革,减少审批制,减少行政干预,但目前的改革完全没有涉及审批制。

  21世纪网讯 4月1日愚人节,证监会进一步公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一出引起多方争论,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认为意见稿充满了改革的精神。同时,他指出,征求意见稿存在一个缺陷,总的是防止定价过高,但是如果给市场这样一个印象,将来投资者认为定价可能会偏低,于是炒新问题又出来了。

  这场未了的改革究竟剑指何方?

  改革的退步

  此次征求意见稿从强化信披、调整询价范围和配售比例、加强对发行定价的监管、增加新上市公司流通股数等入手,直指新股高定价问题。

  然而,其中未涉及审批制、与市场化方向不符等弊端也引发了各方强烈的争论。

  正如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所说,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并不合理,改革方向是深化市场化改革,减少审批制,减少行政干预,但目前的改革完全没有涉及审批制。

  目前,市场的现状是一二级市场 不平衡,而意见稿的规定有利于一级市场、发行人和券商,中小投资者的地位将更加被动。取消三个月的锁定期,将进一步有利于机构投资者,但老股东套现又增加 了市场的融资压力。

  改革有一定遏制新股炒作效果,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同时提出质疑,实际上新股定价与二级市场是相关的,现在两个市场定价都不合理,根本是让二级市场定价合理。

  对此,新华社也发文指出,新政策对发行市盈率的规定有行政干预价格之嫌,恐使新股定价重回“窗口指导”时代。

  此外,独立财经撰稿人皮海洲也发表文章批评,“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没有积极意义,纯粹只是一种‘做秀’。”他尖锐地批评称,这既不能改变询价机构询价结果主宰作用,也不代表广大大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受到保护。

  需待完善

  “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对于将询价对象首次扩大至个人投资者,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发表微博(http://weibo.com)称,新方案8大亮点相对利好股市。“如果运用得当增强谈判能力。”

  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从三方面建言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一是加强信息披露;二是进一步市场化;三是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此外,广发证券对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同为乐观看好。

  4月5日,广发证券发表微博称,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价将加速中小市值股票去泡沫化。

  同时,广发证券还提出了新股发行改革方向,需参考行业平均市盈率、提高网下配售比例、取消网校赔手个月锁定期、推动部分老股向网下投资者转让。

  尽管短期存量发行增加股票供给,对二级市场会产生负面影响,但就中长期来看,广发证券认为,完善发行制度对于降低发行价和首日涨幅是极大利好。

  除此之外,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晓蕾还建言下决心推进退市制度。退市制度的停滞造就中国资本市场上众多怪现象:垃圾股被当做地方政府“壳资源”而引发的注资怪局、ST摘帽间的运作空间等。

  在她看来,“应该让此类上市公司直接裸退,缓冲地带的设置实际上导致垃圾股往往在没有根本性质改变情况下就又卷土重来。”(21世纪网 何漪 许茗)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