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业呼唤新工艺革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6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本报记者童芬芬
随着国家“限酒令”等不利因素影响,以及高端白酒价频繁上演价格竞相飙升的“戏码”,使得我国白酒行业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剧。
与此同时,资本频频抢滩白酒业,以资本为导向的白酒营销战已悄然打响,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中国白酒业或将迎来一个巨大的变局。那么,在此背景下,我国白酒企业应如何寻求自身的生存之道,在逆境中寻求突破?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劲牌公司副总裁王楠波,试图从保健酒行业的创新突破中寻到新的思路。
寻突破:企业亟待打破传统工艺桎梏
市场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我国白酒行业传统的高成本生产方式已成为无数白酒制造企业难以突破的发展瓶颈,这使得白酒企业纷纷面临生产方式转变压力,那就是白酒酿造的生产方式正在逐步从传统走向现代。
纵观我国白酒行业,酿酒工艺自古以来就离不开“人”,手工制作、人工控制,生产效率低下,能源消耗巨大。在消费需求旺盛、市场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这种传统的高成本生产方式已成为无数白酒制造企业难以突破的发展瓶颈。
据王楠波介绍,我国传统的白酒酿造由多道工序完成,主要由人工控制,各工序之间缺乏严格的连贯性和统一性。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许多生产上的缺陷,成为整个行业前进的壁垒。
首先,工序的繁冗必然导致人力成本的增加。传统工艺中,各个工序对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比如温度、湿度等要素都需要严格把控,这些都需要企业人力的投入。
其次,传统酿酒工序的不连贯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酒质的不稳定性,这也是困扰了白酒行业多年的一个顽疾。传统工艺主要靠人工把控各环节,有太多难以统一调配的变量,除了温度、湿度这些自然因素,还有一些人为因素,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酒质的统一稳定性,从而导致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
除此之外,传统工艺还存在着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问题。工艺设备简陋,不合理的程序设计等等,都会造成大量的粮食原料、水电汽等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严重,而与此同时,出酒率却保持较低的水平。“可以说,传统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已经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王楠波表示。
如何来打破这一瓶颈?王楠波认为:“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要想取得新的突破,白酒行业就要在继承传统工艺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新工艺:或为行业树立自主创新标杆
虽然长期以来,白酒行业为攻破传统生产工艺的难题不遗余力,但事实上,生产工艺的革新在不同厂家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在王楠波看来,白酒生产工艺绝大多数的技术改革还是停留在各工序阶段,亦即局部的工业化。
在这一点上,作为保健酒行业的翘楚劲牌公司的经验或许值得借鉴。据王楠波介绍,为了突破行业发展瓶颈,劲牌耗时近5年,在消化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累计投资10亿成功研发出小曲酒低压蒸粮技术。
“这项技术使整个酿酒生产过程从蒸煮到糖化、发酵,实现了全面机械化,所有物料全部不沾地。此小曲酒新工艺使得整个酿酒生产线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是整个酿酒流程的全面革新。它不再是过往分散的、阶段性的生产工艺革新,而是上升为统一的、全面的生产方式的升级。”王楠波表示。相比较传统工艺,小曲酒新工艺不仅能够解决工人的劳动强度问题,还能解决传统白酒卫生问题以及实现节能。
而小曲酒新工艺的最大亮点在于酒质的提升。“一般来说,酒行业进行机械化和自动化改造,可能会对酒质产生影响,这也是整个行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瓶颈。王楠波介绍说,劲牌公司经过长期的生产试验,对照应用新工艺前后酒质情况,由于新工艺采用‘低温长发酵’技术(恒温发酵),而且全工序采用自动控制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环境对酿酒过程及酒质的影响,酒质有非常明显的提升。”
王楠波表示,小曲酒新工艺在节能降耗方面也显现出了优势。低压蒸粮技术工艺中蒸粮工段采用压力旋转灭菌锅,通过0.1MPa低压初蒸、0.05MPa二次复蒸使原材料高粱快速糊化,同时减少一次闷水工序,从而大幅降低蒸汽和水的能源消耗,其中降低煤耗39%以上,降低水耗41%。与此同时,还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工艺上的创新,无疑为劲牌赢得了市场认可。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秘书长赵建华表示,“劲牌公司开创性地实现了酿酒的全面机械化,这是酿酒行业里程碑式的突破。”作为保健酒领军企业,小曲酒新工艺成为劲牌公司开创机械化酿酒新时代的助推剂。它不仅打破了传统工艺的桎梏,发挥了科学的工业化生产优势,还使劲牌公司成为引领整个行业生产工艺全面革新的领路人和推动行业工业化进程的贡献者,为行业后来者树立了自主创新的标杆。
不均衡:保健酒市场发展缺乏合力
近些年来,保健酒渐渐活跃在酒类市场,成为酒类消费的另一大选择,然而,纵观整个酒行业,保健酒所占比例相对还是非常低,这也使得有人提出质疑,整个保健酒行业的发展前景是否堪忧?
根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白酒和啤酒两大酒种占了整个饮料酒市场近90%的份额,包含有保健酒的“其他酒”仅占2.84%。虽然保健酒在“其他酒”中占绝大部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保健酒目前仍还属于一个小酒种。
尽管如此,对保健酒的行业的未来市场前景业内却普遍看好。王楠波表示,保健酒市场经过短短二三十年的发展,目前饮用率已达到40%多,可见保健酒确是蕴藏着巨大的潜在需求,并且这个需求在进一步挖掘和显现,保健酒市场的渗透率还会继续提高,前景喜人。
“蛋糕”虽大,但整个行业壮大发展的脚步始终缓慢,也折射出这个行业正面临困局。“其中,最为突出的难题便是保健酒市场发展不均衡,缺乏合力”。
王楠波告诉记者,目前属于全国性的保健酒品牌甚少,多为区域性品牌或地方性品牌。年销售额过亿的保健酒品牌也甚少,预计只有七八个,且多在10亿元以下,年销售额近50亿元的劲酒遥遥领先于其他保健酒品牌。
“可以说,保健酒市场发展极不均衡,虽在局部市场保健酒竞争激烈,不分伯仲,但是整体而言,劲酒呈现一枝独秀的状态。虽然劲酒在保健酒市场中所呈现出来的这种竞争地位和形势,让我们劲牌人为之欢喜,但是从行业整体发展的角度而言,难于取得行业更大更快的规模性发展。”王楠波说。
王楠波对记者这样说到:“所谓独木难成林,仅凭劲酒一个品牌的发展,也难以拉动整个行业的成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行业发展得更好,旗下的品牌才有更好更多的机会发展。因此保健酒行业的发展还需要各个保健酒企业的努力和坚持,一同合力打造,将保健酒打造成中国的‘第六大酒种’。”
除了缺乏合力外,保健酒市场结构单一也是制约该行业发展的一大因素。王楠波告诉记者,“偏低端化的品牌形象,且市场结构单一的模式将大大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品牌高端化则是保健酒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王楠波表示。由于当前保健酒还属于小酒种,规模较小,消费者对保健酒的认知、价值认同也还不够高,基础积淀尚不深厚,高端化发展将较为缓慢。保健酒行业还需要众多企业一起持续引导和培育,渐进式向高端化发展。
大变局:企业需“内外兼修”以应对
资本频频抢滩白酒业,已经成为近期白酒市场上最“独树一帜”的现象。如联想整合湖南武陵、河北乾隆醉、入股安徽迎驾,华泽收购陕西太白、贵州珍酒,海航集团收购贵州怀酒厂等一系资本动作,这些无不表明,白酒业已经成为当前战略资本抢滩的重点。由此,引发的白酒行业或将面临巨大变局的说法也不胫而走。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一个有着巨大消费潜力及高利润的传统产业,2012年白酒业依然会有资本不断地涌入,而越来越多的地方酒企的产权改革也将被陆续推向资本市场,这些将导致资产重组、股权并购、联合经营等资本操作模式愈演愈烈。
在王楠波看来,资本的逐利性,使白酒成为当前风投的投资方向之一,这也成为公认的事实,与此同时,白酒行业正处于区域割据状态,品牌集中、规范化运营已成为一种必须,其中借助资本运营是一种促进措施之一,但是就当前的现状来看,由于选择不当和经营理念的差距,运营失败的案例很多,因此,白酒企业要慎重。
除了选择与资本“亲密接触”外,中国白酒企业将目光还投向“借船出海”来抢占海外市场,如水井坊与世界烈性酒巨头帝亚吉欧的“联姻”。
白酒企业“走出去”是否就意味着前景一定光明?在王楠波看来,从长远发展来看,随着中国国力、中国国际地位及影响力的提升,作为中国的传统产业之一,中国白酒“走出去”将是一种趋势,但最终能否被国际市场接受和认可,还需要一个过程。
能否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中国白酒企业还需作出努力。一方面,产品的品质是否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要整合行业或协会力量打造中国白酒的品牌文化和影响力,当前中国白酒文化输入、品牌影响力打造比“销售”更重要。
无论白酒企业选择与资本“拥抱”,还是“借船出海”,在王楠波看来,白酒企业在面临着一种转型局面时,要应该清晰地认识现在的市场现状,不能盲目,中国白酒“走出去”是早晚的事情,但在“走出去”的同时,面对变局,企业更要踏实下来修炼好“内功”,坚持创新,以此增强竞争力。
首先,要坚持走品牌之路,品牌是产品价值的灵魂,其能使产品与竞品形成有效区隔,并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很好的占位。其次,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变化,坚持走差异化路线。不能同质化,品质要做到“好”而不同;品牌价值和诉求有“个性”。劲牌公司保健酒战略、健康白酒战略、小曲酒战略莫不如此,此外,要加快产品结构升级。